蝉曰:“贱妾
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也!”允起曰:“允欲将此
献上太师,未
审肯容纳否?”卓曰:“如此见惠,何以报德?”允曰:“此得侍太师,其福
不浅。”卓再三称谢。允即命备毡车,先将貂蝉送到相府。卓亦起身告辞。允亲
送董卓直到相府,然后辞回。
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只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
见,便勒住马,一把揪住衣襟,厉声问曰:“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
何相戏耶?”允急止之曰:“此非说话处,且请到舍去。”布同允到家,下马
后堂。叙礼毕,允曰:“将军何故怪老夫?”布曰:“有
报我,说你把毡车
送貂蝉相府,是何意故?”允曰:“将军原来不知!昨
太师在朝堂中,对老
夫说:‘我有一事,明要到你家。’允因此准备小宴等候。太师饮酒中间,说:
‘我闻你有一,名唤貂蝉,已许吾儿奉先。我恐你言未准,特来相求,并请一
见。’老夫不敢有违,随引貂蝉出拜公公。太师曰:‘今良辰,吾即当取此
回去,配与奉先。’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布曰:“司徒少罪。
布一时错见,来自当负荆。”允曰:“小
颇有妆奁,待过将军府下,便当送
至。”布谢去。
次,吕布在府中打听,绝不闻音耗。径
堂中,寻问诸侍妾。侍妾对曰:
“夜来太师与新共寝,至今未起。”布大怒,潜
卓卧房后窥探。时貂蝉起于
窗下梳,忽见窗外池中照一
影,极长大,
戴束发冠;偷眼视之,正是吕布。
貂蝉故蹙双眉,做忧愁不乐之态,复以香罗频拭眼泪。吕布窥视良久,乃出;少
顷,又。卓已坐于中堂,见布来,问曰:“外面无事乎?”布曰:“无事。”
侍立卓侧。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
。布知是貂蝉,神魂飘
。卓见布如此光景,心中疑忌,曰:“奉先无事且退。”
布怏怏而出。
董卓自纳貂蝉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
曲意逢迎,卓心愈喜。吕布内问安,正值卓睡。貂蝉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
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朦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
转睛;回身一看,见貂蝉立于床后。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姬耶!”唤
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知其故。儒急
见卓曰:
“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
儒曰:“来朝唤,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
,使
唤
布堂,慰之曰:“吾前
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随赐金十
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蝉。
卓疾既愈,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
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后堂,寻见貂蝉。蝉曰:“汝可去后园中凤
仪亭边等我。”布提戟径往,立于亭下曲栏之傍。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
果然如月宫仙子,──泣谓布曰:“我虽非王司徒亲,然待之如己出。自见将
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污,妾恨不即死;
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
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言讫,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吕布慌忙抱
住,泣曰:“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貂蝉手扯布曰:“妾今生不能与
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布曰:“我今生不能以汝为妻,非英雄也!”蝉曰:
“妾度如年,愿君怜而救之。”布曰:“我今偷空而来,恐老贼见疑,必当速
去。”蝉牵其衣曰:“君如此惧怕老贼,妾身无见天之期矣!”布立住曰:
“容我徐图良策。”语罢,提戟欲去。貂蝉曰:“妾在闺,闻将军之名,如雷
灌耳,以为当世一而已;谁想反受他
之制乎!”言讫,泪下如雨。布羞惭满
面,重复倚戟,回身搂抱貂蝉,用好言安慰。两个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
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
后堂
中,寻觅不见;唤貂蝉,蝉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蝉在后园看花。”
卓寻后园,正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
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
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飞奔前
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未知
此是谁,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