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烂若明星。王以佛牙 三灌洗香水香末。或濯或焚。务极珍奇。式修供养。
三灌洗香水香末。或濯或焚。务极珍奇。式修供养。
 佛牙 舍侧有小
舍侧有小 舍。亦以众宝而为莹饰。中有金佛像。此国先王等身而铸。
舍。亦以众宝而为莹饰。中有金佛像。此国先王等身而铸。 髻则贵宝饰焉。其后有盗伺欲窃取。而重门周槛卫守清切。盗乃凿通孔道
髻则贵宝饰焉。其后有盗伺欲窃取。而重门周槛卫守清切。盗乃凿通孔道
 舍而
舍而 之。遂欲取宝像渐高远。其盗既不果求。退而叹曰。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起广大心发弘誓愿。上自身命下至国城。悲愍四生周给一切。今者如何遗像吝宝。静言于此不明昔行。像乃俯首而授宝焉。是盗得已寻持货卖。
之。遂欲取宝像渐高远。其盗既不果求。退而叹曰。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起广大心发弘誓愿。上自身命下至国城。悲愍四生周给一切。今者如何遗像吝宝。静言于此不明昔行。像乃俯首而授宝焉。是盗得已寻持货卖。 或见者咸谓之曰。此宝乃先王金佛像髻宝也。尔从何获来此鬻卖。遂擒以白王。王问所从得。盗曰。佛自与我我非盗也。王以为不诚。命使观验像犹俯首。王睹圣灵信心淳固。不罪其
或见者咸谓之曰。此宝乃先王金佛像髻宝也。尔从何获来此鬻卖。遂擒以白王。王问所从得。盗曰。佛自与我我非盗也。王以为不诚。命使观验像犹俯首。王睹圣灵信心淳固。不罪其 重赎其宝。庄严像髻重置焉。像因俯首以至于今。
重赎其宝。庄严像髻重置焉。像因俯首以至于今。
 王宫侧建大厨。 营万八千僧食。食时既至。僧徒持钵受馔。既得食已各还其居。自佛教流被建斯供养。子孙承统继业至今。十数年来国中政
营万八千僧食。食时既至。僧徒持钵受馔。既得食已各还其居。自佛教流被建斯供养。子孙承统继业至今。十数年来国中政 。未有定主乃废斯业。
。未有定主乃废斯业。
 国滨海隅地产珍宝。王亲祠祭神呈奇货。都 士子往来求采。称其福报所获不同。随得珠玑赋税有科。
士子往来求采。称其福报所获不同。随得珠玑赋税有科。
国东南隅有骏(勒磴反)迦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来于此说骏迦经(旧曰楞伽经讹也)。
 国南浮海数千里至那罗稽罗洲。洲 卑小。长余三尺。
卑小。长余三尺。 身鸟喙既无谷稼。唯食椰子。
身鸟喙既无谷稼。唯食椰子。
 那罗稽罗洲西浮海数千里。孤岛东崖有石佛像。高百余尺。东面坐。以月 珠为
珠为 髻。月将回照水即悬流。滂霈崖岭临注溪壑。时有商侣遭风飘
髻。月将回照水即悬流。滂霈崖岭临注溪壑。时有商侣遭风飘 。随波泛滥遂至孤岛。海咸不可以饮。渴乏者久之。是时月十五
。随波泛滥遂至孤岛。海咸不可以饮。渴乏者久之。是时月十五 也。像流水众皆获济。以为至诚所感灵圣拯之。于即留停遂经数
也。像流水众皆获济。以为至诚所感灵圣拯之。于即留停遂经数 。每月隐高岩其水不流。时商主曰。未必为济我曹而流水也。尝闻月
。每月隐高岩其水不流。时商主曰。未必为济我曹而流水也。尝闻月 珠月光照即水流注耳。将非佛像上有此宝耶。遂登崖而视之。乃以月
珠月光照即水流注耳。将非佛像上有此宝耶。遂登崖而视之。乃以月 殊为像
殊为像 髻当见其
髻当见其 说其始末。
说其始末。
 国西浮海数千里至大宝洲。无 居止唯神栖宅。静夜遥望光烛山水。商
居止唯神栖宅。静夜遥望光烛山水。商 往之者多矣。咸无所得。自达罗毘荼国北
往之者多矣。咸无所得。自达罗毘荼国北 林野中。历孤城过小邑。凶
林野中。历孤城过小邑。凶 结党作害羁旅。行二千余里至荼建那补罗国(南印度境)。
结党作害羁旅。行二千余里至荼建那补罗国(南印度境)。
 荼建那补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膏腴稼穑滋盛。气序温暑风俗躁烈。形貌黧黑
 犷
犷 。好学业尚德艺。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
。好学业尚德艺。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 。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数百异道杂居。
。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数百异道杂居。
 王宫城侧有大伽蓝。僧徒三百余 。寔唯彦也。其伽蓝大
。寔唯彦也。其伽蓝大 舍。高百余尺。中有一切义成太子宝冠。高减二尺。饰以宝珍盛以宝函。每至斋
舍。高百余尺。中有一切义成太子宝冠。高减二尺。饰以宝珍盛以宝函。每至斋 出置高座。香花供养时放光明。
出置高座。香花供养时放光明。
 城侧大伽蓝中有 舍。高五十余尺。中有刻檀慈氏菩萨像。高十余尺。或至斋
舍。高五十余尺。中有刻檀慈氏菩萨像。高十余尺。或至斋 神光照烛。是闻二百亿罗汉之所造也。
神光照烛。是闻二百亿罗汉之所造也。
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林中有窣堵波。是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其侧则有闻二百亿罗汉遗身舍利窣堵波也。
 城东不远有窣堵波。基已倾陷。余高三丈。闻诸先志曰。此中有如来舍利。或至斋 时烛灵光。在昔如来于此说法。现神通力度诸群生。
时烛灵光。在昔如来于此说法。现神通力度诸群生。
 城西南不远有窣堵波。高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是闻二百亿罗汉。于此现大神通化度众生。傍有伽蓝。唯余基趾。是彼罗汉之所建也。从此西北 大林野。猛兽
大林野。猛兽 害群盗凶残。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刺侘国(南印度境)。
害群盗凶残。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诃刺侘国(南印度境)。
 摩诃刺侘国。周六千余至。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殷盛。气序温暑风俗淳质。其形伟大其 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
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 或陵辱殉命以雠。窘急投分忘身以济。将复怨也必先告之。各被坚甲然后争锋。临阵逐北不杀已降。兵将失利无所刑罚。赐之
或陵辱殉命以雠。窘急投分忘身以济。将复怨也必先告之。各被坚甲然后争锋。临阵逐北不杀已降。兵将失利无所刑罚。赐之 服感激自死。国养勇士有数百
服感激自死。国养勇士有数百 。每将决战饮酒酣醉。一
。每将决战饮酒酣醉。一 摧锋万夫挫锐。遇
摧锋万夫挫锐。遇 肆害国刑不加。每出游行击鼓前导。复饲
肆害国刑不加。每出游行击鼓前导。复饲 象凡数百
象凡数百 。将欲阵战亦先饮酒。群驰蹈践前无坚敌。其王恃此
。将欲阵战亦先饮酒。群驰蹈践前无坚敌。其王恃此 象轻陵邻国。王剎帝利种也。名补罗稽舍。谋猷弘远仁慈广被。臣下事之尽其忠矣。今戒
象轻陵邻国。王剎帝利种也。名补罗稽舍。谋猷弘远仁慈广被。臣下事之尽其忠矣。今戒 大王东征西伐远宾迩肃。唯此国
大王东征西伐远宾迩肃。唯此国 独不臣伏。屡率五印度甲兵。及募召诸国烈将。躬往讨伐犹未克胜。其兵也如此。其俗也如彼。
独不臣伏。屡率五印度甲兵。及募召诸国烈将。躬往讨伐犹未克胜。其兵也如此。其俗也如彼。 知好学邪正兼崇。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
知好学邪正兼崇。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 。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百数。异道甚多。
。大小二乘兼功综习。天祠百数。异道甚多。
大城内外五窣堵波。并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无忧王建也。自余石砖诸窣堵波。其数甚多难用备举。
城南不远有故伽蓝。中有观自在菩萨石像。灵鉴潜被愿求多果。
 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障重峦绝巘。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而壑。阿折罗(唐言所行)阿罗汉所建。罗汉西印度 也。其母既终观生何趣。见于此国受
也。其母既终观生何趣。见于此国受
 身。罗汉遂来至此。将欲导化。随机摄受。
身。罗汉遂来至此。将欲导化。随机摄受。 里乞食。至母生家。
里乞食。至母生家。 子持食来施。
子持食来施。 便流汁。亲属既见以为不祥。罗汉说本因缘。
便流汁。亲属既见以为不祥。罗汉说本因缘。 子便证圣果。罗汉。感生育之恩怀业缘之致。将酬厚德建此伽蓝。
子便证圣果。罗汉。感生育之恩怀业缘之致。将酬厚德建此伽蓝。
 伽蓝大 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闻诸先志曰。斯乃罗汉愿力之所持也。或曰。神通之力。或曰。药术之功。考厥实录未详其致。
舍。高百余尺。中有石佛像。高七十余尺。上有石盖七重。虚悬无缀。盖间相去各三尺余。闻诸先志曰。斯乃罗汉愿力之所持也。或曰。神通之力。或曰。药术之功。考厥实录未详其致。 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
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祯祥。 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昔陈那菩萨多止此伽蓝。自此西行千余里。渡耐秣陀阿至跋禄羯呫(昌叶反)婆国(南印度境)。
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遗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闻之土俗曰。此象时大声吼。地为震动。昔陈那菩萨多止此伽蓝。自此西行千余里。渡耐秣陀阿至跋禄羯呫(昌叶反)婆国(南印度境)。
 跋禄羯呫婆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咸卤 木稀疏。煮海为盐利海为业。气序暑热回风飙起。土俗浇薄
木稀疏。煮海为盐利海为业。气序暑热回风飙起。土俗浇薄
 诡诈。不知学艺邪正兼信。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
诡诈。不知学艺邪正兼信。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 。习学大乘上坐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从此西北行二千余里至摩腊婆国(即南罗国南印度境)。
。习学大乘上坐部法。天祠十余所。异道杂居。从此西北行二千余里至摩腊婆国(即南罗国南印度境)。
 摩腊婆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据莫醯河东南。土地膏腴稼穑殷盛。 木荣茂花果繁实。特宜宿麦多食饼□。
木荣茂花果繁实。特宜宿麦多食饼□。
 善顺大抵聪敏。言辞雅亮学艺优
善顺大抵聪敏。言辞雅亮学艺优 。五印度境两国重学。西南摩腊婆国。东北摩揭陀国。贵德尚仁明敏强学。而此国也邪正杂信。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
。五印度境两国重学。西南摩腊婆国。东北摩揭陀国。贵德尚仁明敏强学。而此国也邪正杂信。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 。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百。异道寔众。多是涂灰之侣也。国志曰。六十年前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言戒
。习学小乘正量部法天祠数百。异道寔众。多是涂灰之侣也。国志曰。六十年前王号尸罗阿迭多(唐言戒 )机慧高明才学赡敏。
)机慧高明才学赡敏。 育四生敬崇三宝。始自诞灵洎乎没齿。貌无瞋色手不害生。象马饮水漉而后饲。恐伤水
育四生敬崇三宝。始自诞灵洎乎没齿。貌无瞋色手不害生。象马饮水漉而后饲。恐伤水 也。其仁慈如此。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
也。其仁慈如此。在位五十余年。野兽狎 。举国黎庶咸不杀害。居宫之侧建立
。举国黎庶咸不杀害。居宫之侧建立 舍。穷诸工巧备尽庄严。中作七佛世尊之像。每岁恒设无遮大会。招集四方僧徒。修施四事供养。或以三衣道具。或以七宝珍奇。奕世相承美业无替。
舍。穷诸工巧备尽庄严。中作七佛世尊之像。每岁恒设无遮大会。招集四方僧徒。修施四事供养。或以三衣道具。或以七宝珍奇。奕世相承美业无替。
 大城西北二十余里至婆罗门邑。傍有陷坑。秋夏 滞弥淹旬
滞弥淹旬 。虽纳众流而无积水。其傍又建小窣堵波。闻诸先志曰。昔者大慢婆罗门生身陷
。虽纳众流而无积水。其傍又建小窣堵波。闻诸先志曰。昔者大慢婆罗门生身陷 地狱之处。昔此邑中有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历数玄文若视诸掌。风范清高令问遐被。王甚珍敬国
地狱之处。昔此邑中有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历数玄文若视诸掌。风范清高令问遐被。王甚珍敬国 宗重。门
宗重。门 千数味道钦风。每而言曰。吾为世出述圣导凡。先贤后哲无与我比。彼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者。
千数味道钦风。每而言曰。吾为世出述圣导凡。先贤后哲无与我比。彼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者。 皆风靡祖述其道。莫不图形竞修祇敬。我今德踰于彼名擅于时。不有所异其何以显。遂用赤栴檀刻作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等像。为座四足。凡有所至负以自随。其慢傲也如此。时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缕支(唐言贤
皆风靡祖述其道。莫不图形竞修祇敬。我今德踰于彼名擅于时。不有所异其何以显。遂用赤栴檀刻作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等像。为座四足。凡有所至负以自随。其慢傲也如此。时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缕支(唐言贤 )妙极因明
)妙极因明 穷异论。道风淳粹戒香郁烈。少欲知足无求于物。闻而叹曰。惜哉。时无
穷异论。道风淳粹戒香郁烈。少欲知足无求于物。闻而叹曰。惜哉。时无 矣。令彼愚夫敢行凶德。于是荷锡远游来至此国。以其宿心具白于王。王见弊服心
矣。令彼愚夫敢行凶德。于是荷锡远游来至此国。以其宿心具白于王。王见弊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