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这是我在这十几天找
投胎的时候学会你们这个时代的话语,用得还算贴切吧。”老道的脸上,竟然有了孩童一样的得意之色。
“做一条蛇也没什么不好,做也好不到哪里去呀!”我随
应到。
青衣老道愣住了,过了半天,才对我说:“我在恩师的钓钩上时,恩师正是说的这句话,当他把我从钓钩上把我取下来,再放到地方的时候,我已经被他点化成为形了。但却不完全,我仍然有一条蛇的尾
,后背上还有发痒的鳞片。”
“是吗?你自己跑到姜太公的鱼钩上去的,还是他把你钓上来的?”我问青衣老道。
“当然是我吕青龙自己跑到姜太公的鱼钩上去的。愿者上钩嘛!”青衣老道说。
“可是,从推理上来说,要是姜太公不愿意钓你,那么,就是你愿意上钩,只怕也上不了。”我随又说了一句,不知道今天自己怎么变得如此多
多舌。
青衣老道吕青龙认真的看了我半天,然后,长长的叹了一气说:“说实话,本来,我很轻看你的,但你这几句话一说,让我服气了!天外有天呀。当时,我在恩师的钩鱼钩上活蹦
跳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要是我当时,象你现在这样想,那么,也许我的那条蛇尾
,也不会跟着我三千年了,后背上的鳞片,也不会不时的痒着,折腾我三千年了。”
“哪里哪里!常识而已,常识而已。”我没想到,原来自己还是个高!是不是这个青衣老道有什么要求我,来给我灌迷魂汤呢?我暗暗的提高了警惕。但青衣老道吕青龙却没玩什么花样,只是讲他的故事。
“也许,对你们在回里打转的
类来说,这些道理只是常识,可是,我怎么又能用一条蛇的思想去看
这些呢?
恩师到钓鱼台钓鱼的时候,他是垂钓的方式很独特,是背水肩竿,直钩粗浅,距水三尺而钓。一农夫笑他不懂钓技。他笑而答曰:“老夫垂钓,意不在鱼。吾宁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专钓王与侯‘。
我听到上山挖药的山民讲这个笑话,心里想,一定又是一个官迷!所以为以为意。但是,后来,我的神识在飞翔的时候,发现恩师钓鱼台的上空,云蒸霞蔚,紫气翻腾,就不敢小看恩师了。
那时候,我已经有三百年的修行了,已经基本上不受身的限制,神识在方圆三百里之地可以到处飞翔。我一打听,原来,恩师不是个普通的官迷。
恩师在壮年时曾做过殷纣王的官。
这个,这个殷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因商朝的国都由盘庚迁到了殷(在今河南安阳),所以,后习惯上称商朝称为殷商。到了殷纣的父亲帝乙时,又将都城迁到了朝歌,但
们仍称商为殷商,称纣为殷纣王。
如果殷纣王是个贤明君主的话,恩师很可能是个治世之能臣,完全可以在殷朝做出一番事业。
但殷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君,在这样的昏君
君手下,
子特别不容易。不用说建功立业,恐怕能不能保住
命还是个问题。
举些例子吧:纣王昏,天天不理政事,只知饮酒
乐。他曾大兴土木,建造苑台,在里面以酒为池、悬
为林,使男
体相逐其间。又喜欢与他宠
的美
妲己为长夜之饮,荒
无度。
殷朝本来也有几个忠直之士,但在殷纣的威之下,或死或逃,或缄
不言。能够有资格进谏的,也只剩两三个皇亲国戚了,如微子、箕子、比
,皆曾劝谏过纣王,无奈忠言逆耳,纣王视其三
如同寇仇。
比是殷纣的叔父,正直得有些迂腐,说:“为
臣者,不得不以死争。”傻乎乎地再去进谏,纣烦了,说:“吾闻圣
心有七窍。”竟将比
的心剖了出来,看看这个“圣
”的心到底有没有七个
。
纣的另一个叔父箕子见状,知殷纣已不可救药,乃装疯以图保全命。纣
乐起来无
无夜,时间一长,竟忘了
期。问左右,左右也不知今夕何夕,便派
去问箕子。箕子对其学生说:“为天下主,而一国皆失
,天下其危矣!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乃“辞以醉而不知”。
与比相比,箕子还不那么认死理,但也难为殷纣所容,到底还是被捕
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