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同住,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大队书记也前后来了几次,
问王永衡厂子怎么样,永衡都是说:「先养活工,转起来再说吧」。
书记点点:「永衡啊,慢慢来,你不能跨大步啊,一下招这么多工
要付
工钱的」。永衡说:「知道了书记,工以后招难,现在好招,虽然不赚钱,
但这些工就是将来厂子里的希望啊」。书记满意的点点
走了。
其实王永衡,第一批已经赚了不少,三个月下来,王永衡的订单越来越多,
产品供不应求,上海很多大的国企都跟王永衡订货,ZF采购也开始找王永衡,
村里看到王永衡的厂,丝毫没有关门倒闭的迹象,反而显得非常忙碌,还开了
两班,有好奇的问王永衡:「永衡啊,你厂子的生意好的了,一定赚了不少吧」。
王永衡哼哼一笑:「那有啊,现在混饭吃啊,只要不倒闭就阿弥陀佛啊」。
王永衡的这些话被村里一传,立即变成了:永衡的厂现在是勉强过的去,硬撑
着。而这些话正是王永衡要的效果。
王永衡的父亲突然出现在儿子的厂里,看厂库,看门卫,看进料,看出货。
这让村里很是不解,王永衡父子曾经闹的很僵,怎么老
子愿意去看大门,帮
儿子。
原来王永衡在接受厂子半年的时候找到了父母,当儿子把一个沉甸甸的包递
给父母的时候,差点吓坏了两个老,那里面是八十五万的现金。「儿子啊,你
哪来这么多钱,是偷的还是抢的?厂子开不下去不要紧,可不能违法的事
啊」。
永衡的父母急的额冒汗。「爸爸,妈妈,这些钱是儿子赚的不是偷的也不
是抢的」。王永衡看着紧张的父母笑了。「啊,半年的时间儿子你赚了这么多
啊,那你为什么还不把借村里的十万还掉啊。」永衡妈妈疑惑的问道。「妈,你
不懂,不能让别知道我赚了钱,
家要眼红的,何况大队的钱又不要利息,不
用白不用,什么时候大队问我要,我再还,现在去还,不是告诉别我赚了大钱
吗?」王永衡很得意。
看到原来老实的儿子竟然做生意这么
明,老两
笑的合不拢嘴。「爸
爸妈妈,给你的这些钱千万不能存在大队信贷员哪里,要存到市里大银行里,名
字就用你们两个的。」王永衡吩咐满脸笑容的父母。
第三章。
永衡的明。
王永衡坐在村书记的办公室里(大队改村了)。
「书记啊,我要再贷点款,大队帮我做担保吧,我保证年底的时候能还,我
想把厂房翻建一下。」王永衡对书记说道。「啊,永衡啊,你要贷多少啊?我看
你不能这么急啊,现在还没赚多少钱,等有钱再翻盖吧」。
书记很担心,因为村里的十万王永衡还没还,现在又要借贷款。「书记啊,
其实那十万元,我可以还你了,但是,现在不能还,我要扩大生产,我在上海有
个外商要到我厂子里来看,现在这个烂样子,
家不敢和我做生意的,书记啊,
我厂子做大了,你不是脸上也有光吗,也是你的领导的结果啊。」王永衡说完站
起来从包里掏出一条红塔山香烟,另外还有伍佰元的红包。
「书记,一点小意思,你帮助我,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实话,书记,这半年
多我已经赚了十多万了,现在再借五十万就够了,土地,建房的手续就麻烦书记
你了」。「好,年轻有
劲,我支持你。」书记会心一笑,香烟和红包快速
的放到自己办公室桌抽屉里。
漂亮的两层楼厂房造出来了,围墙圈好了,原来竹篱笆被拆掉了,门卫焕然
一新,厂子里原来旧的办公室换成了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展览大厅富丽堂皇。
所有这一切让王永衡村子的村民目瞪呆,风言风语出来了:「别看这么风光,
这楼房都是贷款建的,到期还不出来,有他哭的时候」。
当然这些话也传到了王永衡和自己父母的耳朵里。王永衡对父母的忠告是:
「不反驳,不还击,不解释。」,父母当然有数,儿子根本不需要借钱就可以建
起这些房子,两个老记住了儿子的话,夹起尾
低调做事。
果不其然,王永衡的厂子里真来了蓝眼睛,金色发的外国
,还有不少上
海,这让村书记的脸上很有光,因为王永衡把村里的
部找来作陪。村里来的
每个部都拿到了一百元的红包。当然书记的红包分外厚「一千」。
送走客后,书记坐到永衡的办公室,书记的心
很好:「小王啊,快到年
底了,你的贷款快到期了,你可千万不能让我难做啊」。「书记哪里话,我怎
么会让你难做,我哪怕砸锅卖铁也要还的,这是信誉,书记你放心,我不耽误的。」
王永衡很自信。「那就好,那就好,真能还的出啊?」书记还有点怀疑。「真的
能,书记,我上海的朋友答应借我一点,我再凑凑,没问题的。」王永衡笑道。
没到期,王永衡真的去银行把钱还掉了,行长专门给村书记打来电话说:
「你们村的那个小王真的很守信用,提前半个月就把钱还了,你告诉小王,需要
周转,随时来银行,我相信这个年轻」。行长的话让村书记心花怒放,看来
找王永衡接这个厂子是选对了。
而让村里更想到的是,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开来一辆轿车,也是村子里有
史以来的第一辆小汽车。这辆车的主是王永衡。大
孩子都赶来看稀奇。原本
那些风凉话听不到了,赞美,恭维,羡慕全都登场了。
王永衡成功了,大红花,致富模范,劳动模范,青年企业家,杰出青年……
王永衡也出名了,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来采访,王永衡通过一年的磨练,竟然还
能若悬河的演讲了。
后悔药。
王永衡刚接手厂子时候,陈莹莹回来看过儿子,那天王永衡也在家,常言说
得好:「一夜夫妻还百恩」啊,可是陈莹莹看着为厂子奔忙,憔悴的像个叫花
子的丈夫没有表现出一点心疼,还把丈夫冷嘲热讽了一下:「乡下就那点眼光,
以为每个都能发财,也不撒包尿照照自己」。
听着前妻的奚落,王永衡的心都碎了,本来对妻子的那点挂念一点点的在消
失,更让王永衡绝望的是,和陈莹莹分手三个月不到,陈莹莹已经和自己单位的
一个钳工打得火热,王永衡到市里给厂子里买点东西,没曾想陈莹莹手挽手的和
那个钳工亲昵的走在马路上。
王永衡回到家把看到的一幕告诉了母亲,母亲说:「算了,既然离了婚,
家有自己的自由,你就不要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