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之前的行程,是巡视贾鲁河新河,但没提巡视旧河这个想法,这突然改变行程,对于安排接待的地方官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本来潘季驯是要视察,朱仙镇下游的周家
,周家
南通江淮,北联山陕,因为贾鲁河新河贯通,

增,成为商业重镇。
当地知州闻知潘季驯要来视察,正是大张旗鼓地张罗着,没料到
家却突然改变了行程,令这位知州吐血三升,一番媚眼做给了瞎子看。
但潘季驯改变行程,突然北上视察,对于归德府地方官员而言,才是更糟心的。唯一比陈州官员'幸运'的是,他们现在仍'蒙在鼓里',对于潘季驯的到来一无所知。
贾鲁河上水波滔滔。
潘季驯及众河南官员的座船在河面上行船十分平缓。
贾鲁河,潘季驯不是第一次前来,而是来了两三次,最近一次是万历七年时。
潘季驯想起他万历七年主治黄河时经历,之前他因政见与张居正不和,在河道总督任上被张居正赶回浙江养老。
但后来张居正知道治水非潘季驯不可,于是又打脸自己写信恳请潘季驯出山治河。
潘季驯答允张居正出山,但条件是治河之事,我一个
说的算。
张居正答应了,潘季驯复出后,向朝廷奏请以'塞决
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溃决'之策治河。
当时潘季驯用了一年功夫,堵塞黄河决
一百三十九处,用夫役不过八千
,工部给银八十万两,他只用了五十六万,为朝廷节约二十四万两。
至此他主修的黄河徐扬河段,再也没有出过任何差池,面对潘季驯的功绩,连目中无
的张居正也是写信来道,百年大计皆仰赖公之英段,公之功不在禹下。
张居正对潘季驯是有知遇之恩的,后来张居正身后遭到清算,潘季驯站出来为张居正说话。
这倒也不是潘季驯感念张居正的知遇之恩报答,他与张居正
没那么
,只是有什么说什么罢了,根本没有想太多。
潘季驯为官之道只有一条,直道而行,不问是非。
最后潘季驯受到牵连罢官,本以为自己从此归老林下,但是申时行顾念旧
,天子也想起他三度治河的功绩,让他重新出山,总督漕河。
官居一品的潘季驯对于仕途上早已没有别的念
,事实上他的身子也已大不如前,他一心只想在最后的任上能治理好黄河,终结大禹后延续几千年的河患。
想到这里潘季驯觉得肩
上有千斤重担,他现在为朝廷漕运,河道最高的官员,可以调动沿河沿漕任何
力,物力,在内天子,首辅又对他十分信任。
前几次治河,朝廷
事肘制,故而自己从未获得如此大的权力,但现在大权在握,但对于治河,结束几千年河患,他却没有把握。
原因在于,
力焉能胜天。
想来想去,潘季驯也唯有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至于这贾鲁河的水
,他再明白不过了。
当年黄河数度夺道贾鲁河,导致新河旧河都淤塞十分严重,所以潘季驯在'塞决
以挽正流'的思想下,就是打算截断贾鲁河的黄河
,让旧河自己淤塞就好了,所以根本没有想去疏通。
贾鲁河只留下新河贯通河南,徐州就好了。
现在林延
重新疏通旧河,一旦大水,河水夺道,将沿着贾鲁河旧河南下,如此徐,淮就危险了。
提及徐,淮又是潘季驯心
一根刺,徐淮不仅是经济中心,而且凤阳祖陵也在那。
对于历任漕督,河督而言,保护凤阳祖陵安危,又高于治河,保漕两件事。一旦凤阳被淹,不说他潘季驯要完蛋,就是天子也必须到太庙里跪求先帝的原谅。
所以对于林延
更改他之前治河主张,疏通贾鲁河,潘季驯心底是十分不满的。
林延
这
他是清楚,年轻,一心要作出政绩,故而开封府官员形容他好大喜功,应该是没错的。
现在贾鲁河旧河已经疏通,他潘季驯必须去看看,看看林延
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若是
坏了他潘季驯治河大计,或者林延
将治河之事,搞得一塌糊涂。
那么潘季驯会直接奏请天子,将林延
罢免。
至于申时行的面子,以及官场上的
事关系,从来不在潘季驯考虑之中。他为官之道只有八个字,直道而行,不问是非。
河水滔滔,潘季驯的座船已是进
贾鲁河旧河河道。
以前旧河淤塞时,两百石以上的船不能在贾鲁河上行船。
但旧河贯通,不说他潘季驯所乘的五百料大船,就是从旧河上游而来的几艘吃水甚
的千石,甚至数千石粮船,也在河上畅通无阻。
潘季驯心知旧河两百余里,若是千石粮船能达到畅通无阻的地步,那么说明贾鲁河已是全线疏通。
据潘季驯所知,疏通贾鲁河并非是朝廷拨款,而是河南省里的藩库支出,听说是从修建潞王府的经费里抠出来的。
还要扣去一半疏通新河之用,这笔钱最后到了林延
手里,只有不到十万两。
用不到十万两的银子,疏通两百多里的旧河,换了一般庸碌的官员没有二十万两打底办不下来。所以不说其他,仅说才
能力二字,林延
称之能吏,可谓是当之无愧。
不过在潘季驯眼底,如此越是有能力,反而越是办坏事,一旦黄河大水,将来大河夺道,就是顺流直下,直接灌
河南,淮徐的腹心之地。
朝廷河工是不怎么样,但好歹面向黄河两岸修了不少大坝,这些大坝能不能挡住大水暂且不说,但至少还能有点用。
但万一河水夺道,就好比敌军有一路
马绕开了我军重兵布防的正前方,而袭击后方的粮
重地。
如此就是能力越大,办的坏事越大,林延
强行疏通贾鲁河的后果,还不如那些贪污河工银的贪官污吏。
想到这里,贾鲁河疏通的效果愈好,令潘季驯皱眉越甚。
潘季驯看到一段河堤上面正有
修坝,对左右道:“停船上坝看看!”
船靠码
停了,一众官员随着潘季驯上岸。单知府等看潘季驯面色
沉,心底都是暗喜。
潘季驯众官员走上堤坝,这几十名河工都停下手,柱起铁锹锄
看了过来。
潘季驯先是问道:“何
让你们修堤的?”
众百姓见潘季驯这样的大官,都吓的不知如何说话,下面官员正要质问。
这时候突然有一
叫道:“这莫非是潘大
吗?”
潘季驯看去,但见一名老者,嘴唇发抖。
潘季驯看了丝毫不记得此
是谁,问道:“你是什么
?竟认得本督?”
那老者抹泪道:“潘大
贵
多忘事,十几年前,堵张家店
子的周驴子您记得吗?”
潘季驯一下子想起那个周驴子,当时黄河决
,河水倒灌,有水淹开封之危。
潘季驯身为河督,当即招募熟悉黄河水势的老船夫,让他们开着几十条载满石料的船,直接沉在决
之处。
当时这周驴子就是他招的老船夫,冒着生命危险,开船堵住了缺
。当时潘季驯大喜下,拿出自己的俸禄赏了他五两银子。
潘季驯想起十几年自己治河的时,轺车所至,更数千里,
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露的
景。他感慨万千,抚须笑着道:“记得,本督怎么不记得周驴子,他可是能伏在水里三天三夜不上岸。”
“哦,你是他兄弟,长得有他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