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建木九枝世界层层而上时,虎娃仿佛有种错觉,好似修为境界一层层被削去,待到他登上第九枝世界,又好似重归初境。更多小说 ltxs520.com
若换作一个不能理解这种现象的,会认为这是太昊天帝的神通强大,所造化的九重天仙界能将真仙的修为层层削去。太昊确实修为高超,只要在他所造化的九重天仙界中,飞升至此的真仙,在他面前与寻常凡
也没什么两样。
但虎娃的感悟却与此不同,他的修为境界并未真正被削去,况恰恰相反,每登上一枝世界,便意味着真仙修为更进一重。未成仙之前的修行,有凡
九境,而登上建木九枝,则对应着真仙九重。
登上第九枝世界,修为好似又重归初境,但这初境还是当年的初境吗,他还是当年那个凡吗?初境是什么感受,宛若婴儿来到世上,自我的觉醒,混沌中显现清明。对于妖修而言,也是一点灵智的萌芽显现,它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自身。
修士迈初境的手段,往往从清静中得,或借助某种感观的凝炼,如垂帘逆听,排除外缘
扰去感受自身的存在,进
一种纯净的状态,宛如婴儿睁开了眼睛。不过这双眼睛是能够看清楚自己的,伴随的神通往往如内视,能察知身心的变化与种种微妙的感受。
们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状态,比如哪里出了毛病、哪里不对劲,但迈
初境得以修炼后,首先求证的便是这一点。
用语言很难形容登上建木第九枝世界后,仿佛重归初境宛若凡,是突
了怎样一种修为、求证了怎样一种心境?但可以勉强打个比方。
比如修士突了三境可以御物,能
所不能,这是一种成就;而突
四境可以御器,又是三境修士所不能,这是一种更高的成就。
正是因为这种比较而产生的差异,才会显得某位修士更高明,也正是因为修士的成就是通过修炼获得了他所不具有的神通法力,所以在别
看来才会显得了不起。那么由此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成就是通过与他
比较而获得的吗?
对于间的很多事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句废话。一个
比另一个
挣钱更多、官职与爵位更高、拥有的领地更大,往往就意味着地位与成就更高。再稍微引申一下,甲的修为是五境,乙的修为是六境,当然便意味着乙更高明。
可是在一种无从亦无须比较的状态下,又如何去衡量一个的成就呢?比如无边玄妙方广中一无所有,只有这么一个
,他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成就?换而言之,如果所谓的成就一定要通过与他
比较,便意味着要依靠他
的存在才能获得,那么又何谈大自在超脱?
仙之所以是仙
,在凡
看来,是因为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但假如有这样一个世界,
都是长生不老,皆掌握各种神通手段,在这个世界里他们都显得很平凡,那么他们是仙
还是凡
?
在很多凡看来,假如真有那样一个世界,当然是令
羡慕的,但在这个世界中,无非是一群长生不老、神通广大的凡
,没有因比较而感觉到更超脱。而这种心态或者说心境,就是所谓凡
的桎梏,或者说
回的桎梏。
凡的桎梏往往体现在各种文学想象中。比如
们想象有这样一个世界,有灵气、有秘法可以修炼,比如练剑吧,这里的剑并不是单纯的剑,只是一种修为境界的象征。从普通的剑士开始,层层升级为剑师、大剑师……剑圣、剑帝,然后可以飞升。
那么飞升之后呢?换了幅地图、换了个世界,大家都是剑帝,这个世界里的剑帝就相当于前个世界里的剑士,于是从来吧,剑帝士、剑帝师……剑帝圣、剑帝帝,或者换一种称号,然后又可以飞升超脱出这个世界,神通更广大。
周而复始,似曾相识,还是那样的和那样的事。这是超脱吗?不不不,这就是
回!在自我中
回,在他
中
回,在心境中
回。哪怕是尽
放飞虚构的想象,仍然是在无尽的
回中。
而成仙的真意,就是跳出这样的回、求证大自在超脱,所谓的长生不老、神通广大,不过是脱离
回束缚的一种表像,而不是跳进另一个
回中。
虎娃的修为是回吗?看上去倒是有点像,曾经在
间突
九境,又在九重天仙界登上建木九枝,逐渐求证真仙极致修为。可是虎娃的感觉,却是越来越回归平凡,甚至重新回到了初境,宛若纯净的婴儿。
他并非是那抱在手中的婴儿,仙已是形神一体的存在,所谓的仙
与初境的凡
感知没有区别,只因大道如此、所证与大道相合。
若想求证天帝成就,就必须有踏过建木九枝的修为,境界如此,就没有必要依赖他的存在而获得地位成就。比如天帝,他就是世界。这是大自在,也是跳出
回的超脱。这还是难以去描述,只能去尽量体会,以勉强可以理解的方式。
比如经常有劝别
,或有
如此自我激励我一定要强大,强大到不必在乎什么。但
们怎样才能拥有强大的自我,做到真的不在意,而非
中说说或者硬撑着不在乎,那必须依托于足够丰富的内在。
比如诸位天帝,帝乡神土本身就是自我求证的过程。但这种成就绝非凭空而来,他们最早也是凡,一步步修行至今,最终求证了大自在超脱。
建木第九枝世界中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进这里,体会到的只是内
自在的清明。
建木第四枝世界中好像也是一无所有的,却能随缘而化,但它和最高的第九枝世界又有所区别。虎娃登上第四枝世界时看见的是庭仙宫,那是太昊天帝依照他的仙家神意流转造化而成。
但是在第九枝世界里,虎娃要造化出自己内在的世界,否则他只能离开。没知道这一步的修为境界该如何去求证,每个
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或者永远也求证不了。但这里毕竟是太昊天帝开辟的帝乡神土,太昊还给虎娃留下了一点指引,然后便让他自行随缘造化了。
建木第九枝世界有多大?既是一无所有,当然无穷无尽,虎娃第一眼看见的,只有一盏灯。
这是一盏很古朴、很简单的灯,一个陶碟中装着火麻籽榨的油,一根茎一半浸
油中,另一半伸出碟外,亮着一团火光。这就是虎娃平生所见过的第一盏灯,就这么孤悬于一无所有的世界中,它就是太昊天帝给虎娃留下的一点指引或者说提示。
这盏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太昊天帝又怎会如此了解虎娃的修行缘起?这一点都不奇怪,想想当年的山神理清水是什么来?虎娃最初的修行,对太昊而言并无秘密,他早年所获最大的机缘,也是得自太昊遗迹。
虎娃看见这盏灯,心念微动,随即世界就变了。这样的一盏灯当然不会凭空出现在世界中,它最早是山爷点亮的,然后虎娃就看见了山爷。这个世界中有了什么?有了一间石屋,石屋外是黑沉沉的夜色,石屋中的桌子上却有一盏灯散发着光和热,桌前站着山爷。
虎娃仿佛又重新成为当初那个孩子,其实身为真仙已是形神的存在,境界至此,曾拥有的形容也都是此刻的他,是什么样子倒无所谓。山爷站在灯前,正自言自语道
“世上原先并没有灯,直至有创造了它,然后才有了一种名叫灯的东西。但无论
们清不清楚什么是灯,将碟子、
茎、火麻油这么用,它就会出现,然后可以给它起一个名字,比如叫做灯。
也就是说,在世上根本没有灯之前,其实灯已经存在了,只看们知不知道它,又能不能发现它、点亮它。如此看来,这世上的万事万物在没出现之前,其实都早有其存在的道理,否则它们就不会出现。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