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几句话,就让在座的所有城阳王室中人都笑开了怀。
偏殿内的气氛,愈加的融洽。
喵一眼这母子几个,长公主从自己的矮几上取过热饮,悠闲地抿了一口。
虽然曲里拐弯的,但经验丰富的馆陶长公主也看出来了通常,当有贵妇在儿女婚姻上有求于长公主的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出。先抑后扬嘛陈王后在她面前翻来覆去谈论这些,估计是打算把女儿嫁入京都,而不是留在城阳国找夫婿了。
怎么想起把女儿嫁那么远阿娇若是将来嫁离长安,我可是万万舍不得一年都不知能不能见上一次面目光在这对看上去十分亲密的母女间几个来回,长公主感到颇为费解要说是为家族计,有刘则长留京城,还不够么
转视一直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的城阳太子,长公主思量片刻,理解了刘则虽好,但封王的嫡子依例会封侯。晋升为侯爵之后,按汉律刘则应该在封地居住才是。虽说现在侯爵们基本都住长安,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一旦皇帝严厉起来女儿则不同,嫁入长安高门,就成了母家在京都最可靠最忠心的耳目。
一时间,长公主有点儿感慨城阳王刘喜不亏是城阳景王那个老狐狸的亲生儿子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实际呢,步步为营,思虑极密。
“长公主,阿娇呢”此时,城阳王主刘妜向四下里望望,好的问道。
“哦,阿娇呀”长公主随意地笑笑,漫不经心地吐出三个字“宣示殿。”
宣示殿之中,郎官和各级官吏们有人闲着有人忙着。不过,他们忠心伺奉的天子,此时却不在办理公务。
书阁内,阿娇缠着她亲爱的皇帝舅舅,呢呢呶呶,叽叽喳喳。努高的小嘴,泄露了馆陶翁主现在有多么多么的不高兴。
小贵女比较激动,粉嫩粉嫩的小脸涨红了,像朵迎着朝霞摇曳的花蕾;大眼睛里水雾氤氲,满满的全是委屈。
怜惜地揉揉小侄女的额发,皇帝陛下柔声地安慰着安慰着“阿娇,阿大在,无忧,无忧哦”
“唔,阿大,阿大哪”阿娇一头扎到伟大天子舅父怀里,鼻子有点儿发酸还好,还好还有阿大。阿大才不会让她被亏待、被欺负
徐徐拍着小家伙的后背,天子沉沉地说道“阿娇呀,不日梁王叔必召阿娇。”
“嗯梁王叔”阿娇抬头看着皇帝舅舅,不太明白梁王舅舅找我梁王有什么事会找我
天子成竹在胸“因王主姱”
“呃”娇娇翁主满脸的莫名其妙她这边都一直小心翼翼让着这位表姐了,还要怎么样啊
“阿娇,莫忧,莫愁”皇帝笑了笑,低头在小侄女耳边轻轻地述说起来,一边说,还一边解释。
“哦,哦,”娇娇翁主听得直点头“如此,阿大哦”
长信宫的偏殿内,聚会进程已过半。
“太子入京,鞍马劳顿,行程辛苦”看看这位身材修长仪表不凡的城阳国太子,再想想南皮侯家那个矮冬瓜一样的表侄女,长公主嘴角上翘,深觉有趣。
“世子昏礼,延不辞辛苦。”城阳太子刘延谦逊地躬身回话,一举一动,风采翩翩。
“此次入京,太子将亲迎阿缪耶”话是问这个准侄女婿的,长公主的脸却转向城阳王后。
“然也。”陈王后顺理成章地代表儿子回答,看向长子的表情既带着欣慰,也带着复杂才出生时包在襁褓中的模样还历历在目,一眨眼,这么快就要娶媳妇了啊
也就是说,紧接着陈须的婚事之后,城阳国太子的婚礼也要办了。
怪不得陈王后要赶来长安,长子的婚事啊长公主恍然,心有戚戚焉地和城阳王后聊起了办婚事的心得。
两位母亲正相谈甚欢,一个内官走进来,站在门边向蔡女使眼色。蔡女官觉察到了,悄悄地挪过去。后者塞了根短木简给女官,转身就出去了。
蔡女官看了看内容,走向女主人,附在长公主耳边轻轻说了句。
长公主一下子抬头,美目之中睛光大盛“当真”
蔡女官肯定地点头。
城阳王室一家子都好地看过来。
长公主欢乐地笑,示意蔡女官直接说出来。
蔡女官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