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三自我的监督,她可以用一种纯透明的理智心态来审视自己与易青的这段感。由于她和易青的拍摄段落其实就是她自己的
感经历改编的,等于是本色表演,所以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又是重合的,这种体验效果更加增强了。
通过一个月的闭关和反复讨论,整个电影的拍摄大方向和实验方法,以及第一段落的拍摄方案终于敲定。易青和杨娴儿一起在小小的摄影棚里搭起极富象征意义的内景,拍摄终于正式开始了虽然这部探索电影是不准备送审公映的,但是易青他们也并不是私贴钱做。资金回收的问题,易青早就已经盘算好了。
21世纪之前,国内能够嘟噜拍摄一部成功的有实验结果的探索电影的工作室,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家。
对目前国内的观众来说,探索电影基本是一个绝对陌生的领域。在国外,特别是欧洲,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了电影分级制度和多层次的院线制度。除了和我们一样的商业放映院线之外,还有贵族院线、纯艺术院线、实验院线、高价院线等等。
在中国,是越花俏越烧钱的电影卖得越贵;而在欧洲,则是艺术含量越高,能看懂的越少的电影票价越贵。中国青年艺术家们的一部实验电影,在
黎的纯艺术院线,居然敢卖到几百欧元一张票,法国
还依然趋之若骛。电影诞生地的法国,那里的观众对电影的修养水平就好想我们中国
对文学的欣赏水平一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学生,都能背诵和理解饶
的唐诗,可是欧洲
往往活了半辈子还是分不清什幺是文学,什幺是故事。
因此,中国和各国的青年电影家们,他们没有钱和个背景支持他们去拍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商业大片,他们就自己几个
凑点钱搞低成本的探索电影,然后拿到国外去评奖。要是能拿回一个提名甚至一个实奖。立刻就能在欧洲的纯艺术院线或者实验院线卖到天价,一夜
富。
这在电影欣赏水平还在初级阶段地中国,基本是不为知的。所以易景当然不会打国内的主意,这部探索电影。在拍好后很快会送到罗马参加意大利的一个艺术电影评奖活动,如无意外,应当会在当地卖得不错。至少,几十万
民币地拍摄成本是会拿得回来的。
一般而言,会有一种误区在我们当中如果有谈起艺术片,有很多发烧友就会很自然的提到王家伟。很多
会以为,象王家伟的东邪西毒、2046这种一般
看不太懂什幺故事的电影就是传说中的探索电影,或者叫艺术电影。
但是,这种电影其实是王家伟个发明的一种题材,既能满足香港市场。又能在国外卖到好价钱、拿到奖。这种电影其实应该叫“刚资艺术片”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商业片,只是故事
弱一点。又带有一定的探索
和艺术
而已。
小小的温馨的内景棚里。
道具用雪花在鼓风机地阵风吹动下满场飘扬。这是在模拟易青和依依当初在小汤山上的那一幕。
那是2006年春天北京的第一场雪。易青在光秃秃地孤寂的小汤山上对依依许下了承诺,这是两道路上最为主要的一笔了。
可是此时内景棚里发生的,却和当时的景大相径庭。
在漫天地雪花下面,易青和依依穿着古怪的麻布衣服,表木然。象两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慢慢挪近,然后做着一些非常暧昧亲昵地动作。
两拥抱在一起,身体扭曲成各种吻合的姿势。
在肌肤的摩擦中。易青忽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起了一种微妙的反应。已经和依依几乎可以说是老夫老妻了的他,现在突然找回了当初那种患得患失的妙感觉,一刹那间,如同青春重来这是第一阶段。是杨娴儿为易青和依依心设计的行为艺术动作组合,通过秘的肢体暗示,使他们重新体会当初地那种心境。
“停”易景自己叫停。这一段他已经叫停了三次。
他累了,心累。
“还是明天再继续好了。”孙茹道。“明天跳过去来第二段。”易青闷闷的道。
第二段是孙茹和易青的段落。杨娴儿的设计,是让易青和孙茹一起去完成一项工作,用足量的木料做一张桌子。
这个行为实验易青倒是知道的,那是大艺术家昆布郎当初用来试验与事业的那部探索电影里用到的方法。不同的是,布郎大师做的是椅子。
第三段,是杨娴儿和易青一起过一天家庭生活。这是他们这个秘的摄制组第一次走出内景棚,到社会上去实景拍摄。
杨娴儿在肚子里塞了一大团衣服棉絮什幺的,装扮成一个孕。这个她虽然不是学表演的,但是却曾有切身体验,自然不在话下。易青牵着她的手,早上陪她逛天桥做运动,去天桥下的菜市场买菜,中午在简易的煤气灶上做饭,下午,陪她看胎教的书,读童话给她听这一段是模拟烦琐的家庭生活,务求每个细节都反复五到七遍以上,反复刺激易青对自身社会责任的厌烦和排斥感。
这三段行为艺术拍摄方案,是通过三种特殊的动作及行为体验,分别喻示、事业及世俗生活、家庭责任这三者对
的影响及关系。
这种形,比较不容易理解,为什幺做这些希古怪的动作就可以使
参悟
。打个简单的比方说,这就好象我们做的那些心理测试题。
比如类似这样的心理测试:走进房间你第一眼看见一个东西,吓了一大跳,你认为是什幺然后题目后面给你四个选项,好比是一大束玫瑰花、b是一大滩血、c是自己的和另一个第三者在床上等等的这些答案。然后让应测者来选,选就代表
漫
格,选b就代表悲观
格,选c就代表多疑
格实际上实验电影的
况和
作又要比这种心理测试复杂地多。总得来说,是以参加实验电影的演员对各种行为艺术方案的设置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为依据进行心理思维和
感研究地一种形式。
说到底,艺术其实也是一种秘的形式主义。艺术的起源和最早先的概念,不过是部落氏族时代,们为了祈祷、祭祀、驱鬼而设计的一种巫祝舞蹈。后来
们发现,通过某种仪式、动作、声音能够刺激
内心的某种
感,于是就渐渐的有了艺术。
艺术的本质,是用来表达的
感与
绪、思想的。
是有感
地动物。可是感觉,感
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要想表达自己的感
时。就要用一种看得见、摸地着的形式来表达和传递我们的
感和思想。这种传递和表达的工具,就是把抽象的虚构地“感
”转化成具体的可见的“行动符号”,这种符号,有时是文字、有时是声音、有时是色彩线条、有时是肢体动作、有时是图象所以就有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而探索电影。正式建立在艺术地这种本质特
上的实验手段,把抽象的、模糊的,想不通的东西变成具体,清晰,易懂的某种形式。所以易青才会突发想,要跟三位美
来拍这个探索电影。
短短一个月的拍摄期很快过去。完成了这部电影的主体阶段之后,易青非但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反而感到更加困惑了。
问世间为何物。到底
是什幺呢如果说象他原来所苦恼地,认为依依是纯粹的
象征,和孙茹的感
则和理想与事业糅合在一起;对杨娴儿的感
里有一份责任感道德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为什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易青却感到自己在三段体验中得到了非常相似的感觉呢
难道说,这个实验失败了或者杨娴儿设计的方案根本就有。。。问题
那幺,究竟是什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