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这张琦成蒙蔽了,这些子以来,钦差大
为潞安府上下做的事
,我都是一一看在眼里的,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款,总价高达十数万两银子,钦差大
一文未动,尽数
给了潞安府衙,不仅如此,钦差大
见潞安府
多,担心赈灾粮款不够,这些
子以来更是到处奔走,为我们潞安府百姓筹措赈灾钱粮。钦差大
代天子巡视地方,多尊贵的身份?为了咱们潞安府百姓,竟是不惜到处低
求
!!而今
,为了带领大家灭蝗,更是在天地见证下,愿以一己之力承担天罚!!大家说,这样的官,会是贪官吗?!”
张道全虽然不过是个神棍,但在潞安府的声望却要比张琦成高多了,随着他表明态度,百姓们终于信了,并在张道全的带领下,向着赵俊臣欢呼起来。
“赵大好官啊!!”
另一边,郭麟祥、何曾等晋商,以及刘长安等地方官员,竟也凑趣的跟着喊了一声。
赵俊臣看了张道全一眼,微微点以示赞赏。而注意到赵俊臣的动作,张道全心中暗喜,知道自己押注押对了。
……
而此时的张琦成,却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与普通百姓不同,他虽然没有证据,但通过各方渠道,却是十分清楚赵俊臣根底的,如今见赵俊臣如此愚弄欺骗百姓,只觉得气愤难当,而周围百姓看向他的怪异眼神,更是让他很不舒服。
甚至于,连身边那些一贯与他好的同窗学子,此时看向他的眼神,也多了一些怀疑。
经此一事,至少在潞安府内,他张琦成“莽撞冒失,没有主见,只知道云亦云,连圣
之言都没有读通”的评语,已经算是落定了。
看着周围百姓们正对着赵俊臣欢呼,百官、商、乡绅们亦是对赵俊臣惟命是从,而赵俊臣却冷静的站在祭台之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张琦成的心中,竟是突然觉得有些恐怖了。
“这个赵俊臣,不仅为卑劣,又有如此手段,大明江山,迟早会祸害在他的手中!!”
这般想着,赵俊臣没有恼羞成怒,张琦成反而先是恼羞成怒了,指着赵俊臣大声叱喝道:“赵俊臣,你这个贪官臣!!你以为瞒得了一地之百姓,就能瞒的了天下百姓吗?你以为能瞒得了一时,就能瞒得住一世吗?赵俊臣!你的真实嘴脸,迟早会
露的!!”
他的声音如此之大,竟是压过了周围百姓的欢呼声,传了赵俊臣的耳中。
赵俊臣看了张琦成一眼后,对着祭台下的百姓喊道:“大家静一静!!”
当祭台周围终于安静了下来后,赵俊臣扬声说道:“百姓们,本官知道,这些年来,因为有恶意诽谤本官的缘故,本官在民间的声望并不好,但俗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本官如今就站在这里,大家可以借着这次机会,看看本官究竟是清官还是贪官,此次潞安府蝗灾泛滥,大家颗粒无收,但本官保证,绝不会让任何一位百姓吃不上饭,否则,不用他
来诋毁,本官就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对百姓而言,灾荒年代,没有什么是比“吃得上饭”还要更大的实惠了,所以在听到赵俊臣的保证后,百姓们欢呼声更大了,隐隐间,甚至有“青天”的呼声此起彼伏。
这个时代,清官的门槛极低,只要你能让百姓活得下去,那你就是青天大老爷!!而在百姓们的眼中,赵俊臣已是符合了这个标准。
看着百姓们的反应,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他知道,从今天起,他那满天下的狼藉名声,至少在潞安府境内,就要彻底扭转了。而以潞安府为基点,天下百姓们对他的看法,也会慢慢改善,赵俊臣的目的,总算是初步达到了。
不过,满意归满意,但赵俊臣并不开心,因为他其实并不喜欢愚弄百姓这种作为,毕竟前世他也是芸芸百姓中的一员。但为了扭转自己如今的不利形势,赵俊臣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他如今的名声太差了,如果再不扭转,就当真会“不杀不足以慰天下”了。
满意、愧疚、无奈,或者还带着那么一丝得意,赵俊臣如今的心绪,颇为复杂。
另一边,刘长安见大势已定,心中佩服之余,快步走到赵俊臣身边,问道:“大,这张琦成
坏祭祀,污蔑朝廷官员,罪大恶极,您说该如何处置?”
对于张琦成,赵俊臣其实并不讨厌,甚至还有些欣赏,毕竟,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像张琦成这样有正气、有勇气的都不多。至少,赵俊臣扪心自问,如果把他与张琦成的位置互换,此时的赵俊臣恐怕就要“穷则独善其身”了。
再考虑到士林间的影响,赵俊臣并不准备严惩张琦成。
所以,沉吟片刻后,待百姓们再次安静下来,赵俊臣对着张琦成说道:“张琦成,你今诋毁朝廷官员,又
坏祭祀仪式,按理说,本官再怎么责罚你也不为过!但本官念你只是受
蛊惑,本身并无恶意,尚
有可原,也不严惩,只夺去你的秀才功名,你可服气?”
赵俊臣之所以要夺张琦成的功名,绝了他后的为官之路,其实还有为张琦成考虑的缘故。
这个张琦成虽然心怀正气,也不缺勇气,但他的正气和勇气,却往往以莽撞冒失的形式来表现,这样的,进
了官场,定然会被玩弄于鼓掌而犹不自知,落不得好下场——就好像赵俊臣今
如此利用他一般。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的绝了他为官之路,让他安心在潞安府当个教书先生为好。
官场之凶险,犹胜战场,像张琦成这种,最好还是不要去参与了。
本以为张琦成会激烈反对,但出乎赵俊臣意料的是,这张琦成先是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周围的百姓,又愣愣的看了赵俊臣良久后,竟是恢复了平静。
“你既然已经这么说了,我再反对又有何用?”张琦成先是面无表的缓缓说了这么一句之后,又大声冲着赵俊臣问道:“既然大
你如此宽宏大量,不知前些
子那些袭击大
的无辜百姓,大
又准备如何处置?如此不审不罚不放,就这么无故羁押着,又哪里能让百姓安心?”
刘长安见张琦成不仅得寸进尺,更是在这个时候还不忘暗中讥讽赵俊臣——“袭击大的无辜百姓”!!既然百姓无辜,那不就是说赵俊臣活该被石
砸吗?——愤怒之下,就准备大声斥责。
然而,还未开,就被赵俊臣摆手拦下了。
只听赵俊臣冲着祭台下的百姓大声说道:“前些子,有百姓掷石袭击本官,按大明律,轻则杖三十,重则当斩,但本官知晓,他们只是受
误导,所以也无意于严惩,虽说把他们关
了牢中,却从没有虐待他们,对于这一点,待他们
后出狱,大家可以亲自去询问他们。本准备把他们再关上一段时间,让他们明白朝廷法纪不可违的道理,但如今灭蝗,正是用
之际,本官决定将他们提前放出来,让他们将功折罪,如果他们在灭蝗期间表现良好,本官就不再追究他们的罪责!”
随着赵俊臣话声落下,百姓之间,欢呼声再起。
“钦差大果然是个好官啊!”
“对袭击自己的老百姓都能既往不咎,就算是宋朝的包青天也做不到吧?”
“这位钦差大看来是真的
护百姓啊!从前竟然有
污蔑这位大
是个贪官,真是心肠坏透了!”
当百姓的话语声传耳中,张琦成明白,这次民意之战,是自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叹息一声,再次的看了一眼正在祭台上接受百姓欢呼的赵俊臣后,将怨恨与不甘藏到心底
处,张琦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的转身离开了。
背影萧索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