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5月的第一个周末,德国皇室在柏林皇宫为威廉皇储举办28周岁生宴会,五百余位来自德意志各邦的王室成员、军政高官以及外国王公贵族、官员使节受邀出席,夏树也携夏洛特从布洛姆堡赶来。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此时距离两
从塞特福德私奔归来已经过去了10个月,自皇家卫队进驻王子领地、军事谍报局采取反间措施以来,他们的生活便平静下来,英国官方也令
意外地保持着沉默。尽管如此,夏树始终没有放松警惕,此番前来柏林,随行卫兵依然多过于任何一位王室显要,而且不论在任何场合,这对年轻
侣都刻意保持着低调。
在这皇室重地,安全问题无需多虑,周围又多是熟悉面孔,夏树同夏洛特跳了几支舞,又与王公贵族们谈许久,不知不觉已至
夜。就在这时,欢快悠扬的音乐声戛然而止,只见德皇威廉二世突然面色凝重地站在大厅中央,以
沉的腔调向众
宣布:英王
德华七世辞世!
对德国而言,这其实算不上噩耗。作为德皇威廉二世的舅父,
德华七世并没有给予外甥及外甥统治的国家足够的宽容忍让,反而促使自己的国家与法国、俄国联手遏制德国,而且他对威廉二世的评价并不高,甚至在一些私下场合表露过轻蔑之意。
德华七世驾崩之后,乔治王储将无可争议地登上了英国王位。
在许多德国看来,这同样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这位英国王储曾长期服役于皇家海军,
知海权对于英国的重要
,因而支持英国海军不惜血本地同德国展开造舰竞赛。
纵是如此,威廉二世及全场宾客皆低默哀,宴会也即提前结束。
身为普鲁士王子,夏树在柏林皇宫仍有自己的专属房间。宴会散场之后,他们回到房间准备休息,未及更衣,皇家侍从官便前来通知夏树,皇帝请他到书房去一趟。
“我很快就回来。”夏树在夏洛特额上轻轻一吻。
听到德华七世辞世的消息之后,夏洛特同其他在场的英国
一样,
绪低落、寡言沉默,但也未及泪涕涟涟的沉痛伤悲。
出门之后,夏树问侍从官:“是单独召见么?”
侍从官不便多答,只是说:“皇储殿下和首相阁下正在陛下的办公室。”
在无形气氛的催促下,两很快来到皇帝办公室。除了皇储威廉和现任帝国首相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在场的还有陆军首脑小毛奇、海军首脑提尔皮茨以及外
部国务秘书基伦德,这些
可说是帝国高层圈子的核心实权
物。
能与他们同列,夏树理应感到荣幸。
解开了衣领第一颗纽扣的德皇威廉二世,示意夏树在最后一张空沙发上落座。
“旧的时代结束了。”皇帝以如释重负的吻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属于德意志的新时代。”
威廉二世憎恶德华七世,这在德国高层早已是
所皆知的事
,他甚至曾在一次招待有300多位宾客的宴席上将英国国王称为“魔王”,差点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事实上,
德华七世偏
法国事物,同他母后偏
德国事物一样历久不变。当德国以蒸蒸
上的国力为后盾,制定了一项野心勃勃的海军计划,英国
顿感如坐针毡,意图用他们一贯奉行的大陆均衡策略制约德国,法国是最理想的拉拢对象,可英法之间的旧愁新恨让政治外
家们无从下手。在这种
况下,
德华用他的魅力铺平了道路1903年,他不顾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将会遭到冷遇的忠告径往
黎。到达时,法国民众面带愠色,默不作声,有
还奚落
地叫喊了几声“布尔
万岁”和“法绍达法绍达万岁”(苏丹地名,位于白尼罗河左岸,现名科多克,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此引起冲突事件),但
德华七世毫不介意,他继续从马车上向群众点
微笑。在法国,他抛
露面4天,在万森检阅了军队,在隆尚观看了赛马,参加了歌剧院的特别演出盛会,出席了
丽舍宫的国宴和外
部的午餐会。他在剧院幕间休息时间同观众打成一片,并在休息室里向一个著名的
演员用法语表示祝贺,大献殷勤,使冷漠的气氛化为笑脸相迎。他所到之处都发表演说,讲得谦和有礼,机智圆通。他谈论着对法国
,对他们的“光荣传统”,对他们的“美丽城市”的
谊和仰慕。他表白说,很多愉快的记忆加
了他这些方面眷恋之
,而他对这次访问的“由衷喜悦”。他对旧嫌的“欣然冰释,不复介怀”,对法英的彼此繁荣、唇齿相依的
信不疑,以及对两国的友好在他的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的信心,也无不增强了他的这种眷恋之
。在这样的努力下,当
德华七世离开
黎时,群众大呼“吾王万岁”。不出一年,英法签署协约,摒弃前嫌共同对抗德国。
英法既成协约,威廉二世感觉受到了背叛和嘲弄,因而怒不可遏。另一方面,他又对德华七世在
黎受到的热
欢迎妒忌不已。喜欢他
吹嘘拍马、迎合奉承的德国皇帝时常出访外国,他非常热衷于在众
的纵
欢呼声中进
外国首都,可是,他最向往的
黎却始终可望不可即。他去过世界的许多国家,在耶路撒冷,为了让他骑马
城,
们甚至砍削了老城门。然而
黎,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都市,无一处是柏林可及的地方,他却始终不得其门而
。他想看到
黎
的顺从,他想获得法国的荣誉勋章,他曾两次让法国知道自己的这个心愿,但邀请从不见来。他可以到阿尔萨斯发表演说,颂扬1870年的胜利;他可以率领游行队伍穿过洛林的梅斯;但是
黎,始终那样遥远……
“即将登上英国王位的,乔治,我的表弟,跟已故英王是截然不同的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
,打心里瞧不起其他国家,也不屑于其他国家为伍,在他眼里,英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对我们来说,跟他打
道虽不轻松,但至少要公平一些。”德皇很有把握地分析一番,接着,他对重臣们说:
“首相的意见是暂时放缓海军建设,以换取英国在我们与法国发生冲突时的中立。”
这个建议的提出者,霍尔维格,去年才接替比洛出任首相职务。颇得德皇信任的比洛之所以辞去首相职务,恰恰是因为同提尔皮茨在海军建设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比洛要求海军放缓建设速度,初衷是因为德国政府为维持海军建造速度而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刺字,但由于威廉二世坚决支持海军扩张,原本支持比洛的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在最后时刻选择了沉默,导致比洛愤而辞职。时任内务国务秘书的霍尔维格也参与了那场激烈的锋,他态度上倾向于支持比洛,但与比洛不同,他的
格更为谨慎。当皇帝抛出话题的这个引子时,他非常谨慎地观察着在场之
的反应,首先是海军国务秘书提尔皮茨,然后威廉皇储和小毛奇,最后才是夏树和基伦德,这种顺序显然不是依据个
职务和地位高低来定,而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权。
只见提尔皮茨神冷淡地说:“我们的要求是一旦法德开战,无论哪一方是侵略者,英国都不能介
。如果英国
答应,我们可以将主力舰的替换时间延长一倍,海军法案的总体规模也可以进行缩减,但如果得不到英国的肯定保证,我们就必须保持目前的海军建设速度,直到我们与英法协约一样强大!”
末了,他又补充说:“英法协约事实上就是一个进攻的同盟。”
霍尔维格连忙解释说:“让英国保持中立是我们的第一步策略,达成之后,我们再寻找机会分裂他们的协约,然后是法国和俄国的盟约,最终孤立法国。只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英国要求我们先裁减海军造舰计划,放缓主力舰的建造,再谈政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