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戒备。
寇仲低声道:”若李密按兵不动,又不派来烧粮仓,我们索
只留五千
在偃师,其它
悉数分水陆两路往攻洛
,趁洛
兵力薄弱,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夺城;然后再从容返回偃师,拖住李密的后腿。李密退,我们便固守洛
,这正是李密胜宇文化骨的方法。”
当时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率军北攻黎阳,徐世绩弃守黎阳西保仓城,而李密则以二万步骑兵屯于清淇。宇文化及占领黎阳后,分兵包围仓城。李密逐与徐世绩遥相呼应,沟高垒避而不战。不过若宇文化及攻仓城,李密就从清淇出兵攻他后方,形成对峙之局。直至宇文化及粮尽,才以先诈和后反击之法,败宇文化及于童山。
寇仲的方法不是行不通,但却必须做到两件事,首先就是要平杨侗的禁卫军,使东都安定下来;其次须切断金墉和河阳的补给线,其中尤以后者难以办到,否则最多也是对峙之局。若待到李密恢复元气,
势便更不妙。
徐子陵怎会不知寇仲患得患失的心,断然道:”放心吧!李密一定会来的。而且快得出乎你意料之外。因为他认定自己真的重创了王世充,而东都则
成一团,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寇仲苦笑道:”没有比你更了解我的心
,竟陵之役只是适逢其会,时间上根本不容你去想。但今趟却是正正式式谋定后动,调车遣将的对垒沙场。如若输了,就算幸保小命,但亦会信心尽丧,以后都不用再出来混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说来好听,大多数
兵败后都一蹶不振,而今次我们更是输不起。若李密胜了,天下就变成两李之争,其它
只能靠边站。”
徐子陵叹道:”担心有他娘的用。我们本是一无所有,最多不外打回原形。正如老杨说的,谋事在
,成事在天。例如忽然来场雷雨,说不定便可将形势完全改变,战场上实在有太多非
力所能控制的因素。”
寇仲默然片刻,见车队已安然渡河,逐与徐子陵拍马登桥,道:”你觉得尚秀芳这美儿如何呢?”
徐子陵愕然道:”原来你尚有闲去想
。”
寇仲笑道:”这就叫做调剂,她本在席间私下约了我去找她,岂知王世充被剌受伤,我忙得昏天黑地下竟把她忘了。”
徐子陵像有感而发的道:”忘了最好。自坐船离洛阳那一刻开始,所有在洛阳发生的与事,都像给拋在后方,变成很遥远和模糊的事物。大战迫在眉睫之际,我连素姐也不敢想。唉!想来又于事何补?”
浮桥已尽,两朝木寨大门驰去,沿途挤满车马兵员,但在沉重的战争压力下,不但没有
谈笑喧哗,更罕见笑脸。
寇仲轻轻道:”不是连师妃暄都置诸脑后吧?”
徐子陵叹道:”师妃暄确是使难以忘怀的奇
子,不过除了也把她忘掉外,还有什么方法?”
寇仲奇道:”陵爷少有这么坦白的。我差点忘了告诉你,她昨天来找过我,劝我退出纷争,给我扯一通的气走了。唉!她确是可迷死任何男
,但又高不可攀的美
儿,弄得小弟也可能患上与你相同的单思症,这叫有祸同当吧!”
徐子陵失笑道:”去你的娘!”
寇仲失声道:”我的娘不是你的娘吗?”
此时两驰
兵寨,门禁森严,未经检查的车辆均不准进
。守门的兵卫见到两
,都态度恭敬,显示出两
在他们心中崇高的地位。
他们在营中与杨公卿和王玄恕共,玲珑娇则去了侦察敌。
席间寇仲趁机向杨公卿请教各种军事问题。
徐子陵亦好奇心起,问道:”我们在南方时,曾见杜伏威强征乡农伍,极不
道,东都的大军又是怎样来的?”
杨公卿呻一热茶,道:”自秦开始,直至南北朝,一直以征兵之法为主,间有募兵,只是辅助之用。所谓征兵,就是成年男子均须
伍,无事时服役若
年,有事时则上战场。但自西魏开始,推行府兵制,平时在家生产,农闲时训练武事。每年要到京师或边地戍卫一月,战时上战场,战罢归家,武器、装备、粮食都要自备。”
王玄恕叹道:”杨广征战连年,使战士长期远戍,今他们难以忍受,不是开小差逃亡,便是叛作反,所以爹改采募兵制。在这时势中,只要粮饷充足,自有勇力者肯卖命,远胜征兵之制。尤其是亲卫兵队,更必须要视之作为终身事业,并甘于高薪厚禄的正规职业军
,否则将成多而无当或尾大不掉的局面。”
寇仲不解道:”凭东都的财力,为何招募的军队反不及李密的多势众?只要变卖些杨广遗下来的珍宝,不是可多召大批
马吗?”
杨公卿笑道:”你没有听过凡兵务不务多吗?李密以数十万大军,扭尽
谋诡计,又趁宇文化及缺粮,仍只落得个惨胜的结局,便知
兵的重要
。古圣有云:‘兵愈多者力愈弱,饷愈多者国愈贫。‘尚书大
正是
明此理,如若无休止地增兵,只会造成冗兵丛集的局面,弄至生产荒废,民不聊生。”
顿了顿续道:”多是没有用的,还要看装备粮饷是否配合得来。所以募兵宜严加选择,淘汰冗赘,以质取胜。李世民之所以每战必胜,便在于选练出一队由千余名
锐组成的‘黑甲‘骑兵,伺机突击,屡建奇功,所向被靡。
数虽少,却无惧敌阵的千军万马,只要对方阵脚一
,己方大军便趁势狂攻,内外呼应,令敌
饮恨沙场。”
寇仲听得眉飞色舞,这才明白‘杨公宝库‘的重要,难怪王世充这二万”小军”,能今李密如此忌惮。
这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寇仲见杨公卿谈兴甚浓,又问起军队内的组织况。
鲁妙子的兵法书虽是说理妙,却欠了杨公卿亲身治军的实际经验。
杨公卿捻须微笑道:”一支军队,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如何将众多马编组成可用于作战的劲旅,只有一个法则,‘治众如治寡‘是也。即是以五为伍,二伍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为军。无论十百千万之数各有统制,一知相应,一气相贯,如亿万丝为一缕,曲绾直引,无不如意,不见一丝之异;此整而不
之兵,而大将总其纲领,达到以简驭繁的成效。全军从将至兵每
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与上下左右间的关系。制定则士不
,那时便有治众如治寡的效果。”
寇仲赞道:”难怪刚才那么多挤在路上,竟没有混
的
况。”
杨公卿道:”无论是伍、火、队、官、曲、部、校、裨、军,又或伍、队、旗、哨、司、营、师,都只是名称不同,但均以什伍为基础,其理一也。另外还要设定号统手、鼓手、旗手、大夫、马夫、认旗手、木匠、铁匠等选,各司其职,组成完善的作战系统,这才有资格到战场与敌
决雌雄。”
寇仲正要说话,外面忽地声扰攘,众
色变时,一名亲兵扑进帐来,气急败坏道:
”报告杨帅,大事不好了。”
四大吃一惊,难道李密的奇兵已杀到偃师来了吗?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