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借着街道两边民居的影,迅速往城中飞驰而去。
她虽已卸任兵马大元帅之职,但久在军中,熟知军规,那巡哨之岗,每隔一个时辰便要岗。
等到下一拨哨兵去接时,定然会很轻易地发现那五具尸体,她的行踪迟早
露。
因此,她必须在敌发现她之前,尽快找到更多有利的证据。
进城便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与顶上的汴梁御街一般无二,简直就是复制了汴梁城。
不,应该说是汴梁城复制了地下的这座前唐故城。
穆桂英一边前行,一边查看着街道两边的民居。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却吓了一跳。
这哪是民居啊?分明就是兵营。
但见床铺、兵甲一应俱全,里面满满当当地住满了士兵。
「想不到,这地下汴州,满城都是锐之师!」穆桂英依据着地上汴梁城的大小,粗略地估算着,要是这些民居、店铺都住满士兵的话,足足三十万之众。
这么多的叛军,如果突然出现在汴梁城,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定然会束手就擒。
幸运的是,现在已是夤夜,民居里的士兵大都已然睡。
要不然,穆桂英必定无处藏身。
她不敢久留,径直往皇城大内方向奔去。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地上的大内皇宫,在地下并没有被复制。
「也是了,前唐汴州并非京城!」穆桂英自语道。
前唐都城在长安,汴州自然不会有宫邸存在。
「那便去寻汴州府治所在!」包大的开封府设在汴梁城的西南,想来穆桂英已是走过了
,便又调
折返回去。
忽然,穆桂英见到有几座石塔一般的建筑,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排列。
但却无法预测石塔有多高,因为塔的顶部也完全没顶的泥层之中。
「怪,这些石塔不像是旧物?」穆桂英道。
确实,这些石塔像是刚刚建好不久。
穆桂英见石塔的门没有上锁,便推门进去。
黑暗中,一阵凌厉的刀风迎面扑来。
穆桂英无暇细想,急忙拔出钢刀迎了上去。
只听一声惨叫,一「噗通」一声,中刀倒地。
穆桂英急忙取出火折子打亮,只见地上躺着一名士兵模样的汉子,想必是守塔之。
她忙将尸体藏好,打量起这石塔。
却见这石塔之内,并无摆设,只有两条宽大的木梯,通往上层。
穆桂英心怀好,几步便登上木梯,却见二层也是空无物,仍是两条木梯,直通上层。
穆桂英一连登了几层,皆是如此。
此时,她已身处泥层之中,只在中空的塔体之内攀登,塔内灌满了泥土的腥臭味。
忽然,穆桂英的顶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忙用火折子去照。
只见那塔的顶部,是一块平整的石板。
穆桂英用手去推那石板,不料竟被她轻易地推动了。
揭开石板,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原来,这塔是直达地上的通道。
穆桂英翻身上了地面,只见眼前的景象很是熟悉。
「啊!这竟是天波府!」穆桂英惊道。
她根据那四座塔的方位,推测出竟是天波府的四面外墙。
「原来,老贼早有准备,要将天波府一网打尽!」呼家已丧,现在汴梁城内,只有杨家才是庞集的心大患。
发动兵变,谋朝篡位,首先便要控制住杨家。
「若是今不进到城里来,又怎知天波府大难将至!」穆桂英越想越有些后怕,急忙返身下塔。
要与庞集对抗,不管是杨家还是大宋王朝,都已失了先机。
擒贼先擒王,她要找到前唐汴州府治的所在,也就是庞集在地下的府邸,方能出制胜。
待穆桂英赶到地上开封府所在的地方时,确实找到了前唐汴州府治,只是那里已成了一片废墟。
「庞集究竟会在哪里呢?」穆桂英忖道,「对了,庞府地下!」既然前唐汴州的府治没有被重建,那唯有在汴梁城里庞府的地下,才是庞集的藏身之所。
穆桂英又调往庞府而去。
庞府与天波府毗邻,也就是方才那四座塔所在不远。
穆桂英又按着原路返回,寻到了庞府。
果然,在那四座塔的边上,有一堵巨大的墙,皆用黑石砌成,如城堡一般。
只是通体漆黑,与地下的暗融为一体,方才穆桂英竟没有留意。
穆桂英绕着墙走去,终于寻到正门。
只见门前,有数十名卫兵在把守。
「不成,若贸然杀进去,必然惊动府内之。
届时警铃一响,全城的士兵便被唤醒了!」就算穆桂英再怎么能力通天,也无法和满满一城的士兵对抗。
况且,她要手擒庞贼,不能打惊蛇,要是搞得不好,还会
得那老贼提前兵变。
穆桂英又摸着墙转了回去。
堂堂庞府,必有后门。
何况按着庞集老巨猾的
子,也怕事
败露,会留着后门逃跑。
摸了一段,果见有一道黑漆门,门上铁将军把关。
穆桂英二话不说,取了钢刀,一刀砍断了铁锁,推门进去。
地下的庞府,比地上更加富丽堂皇。
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不说,还引了地下水,修了一个大湖。
沿着湖边,尽是阁楼。
一顶虹桥跨湖而过,连接这对面
的一座如宫殿般的府邸。
穆桂英看得惊,这庞集俨然成了一位地下皇帝。
她急忙沿着湖心的小径,快步通往府邸去。
府前并无兵士把守,大门却紧闭着。
穆桂英将钢刀门缝,切断了门后的木栓,推门而
。
此处想必是地下城的禁地,除了太师和几名重要的将军外,其他一概不得
内。
穆桂英放眼望去,四周的厢房都是黑漆漆的,彷佛无居住,只有一座房内,亮着灯火。
她高抬腿,轻落脚,匿行到屋前,却听里有谈话声。
穆桂英用水沾湿了窗纸,挖了一个小孔,向里张望。
屋里放着一张巨大的桌子,太师庞集坐在正中,两边站立这李飞熊、周国用、阮泰等几名羽林军将校。
有一名武将打扮的,坐在太师的对面,背朝着大门,看不清长相。
只听太师道:「如今万事俱备,老夫手握三十万重兵,想必一发难,这天子的龙椅,十拿九稳!」那北朝着大门的武将道:「此事还需谨慎,东海十五万大军,已经行至黄河北岸,不料却遭呼家大军阻截,不得京。
不如待大军一到,再行发难不迟!」太师道:「你有所不知。
黄河汛期将至,今年主修黄河的乃是浑天侯穆桂英,此要另开河道,从老夫在城外的庄园贯穿而过,且已得到了天子的认可。
老夫十之内便要搬离庄园,到时一开河道,这地下故城之事,早已曝于世
。
怕是已等不到东海之兵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