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辫子里。
戴完牵着它去池边,指着水中的倒影哄道:“你看,我只给你编花辫子,好看吧?”
小黑脸总算顺过气来,“咴咴”叫着,用脑袋轻轻地蹭她,蹭得发辫上的梅花掉进水里,随着涟漪飘远了。
随随哄好了小黑脸,将它牵回马厩,回到院中,天已经蒙蒙亮了。
她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院中,盥洗一番,钻进被窝里,将自己卷成一团。
或许她是杞
忧天,如今河朔三镇百废待兴,流民要安置,毁坏的城垣、仓房、民宅都要重建,至少还要忙几个月才能抽身。没准在这几个月里,桓煊能把亲事定下,运气好的话或许都完婚了。
到时候再相见,那点陈年旧事想必都淡忘了。
随随这样宽慰着自己,心下稍定,眼皮发起沉来,不一会儿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
正月一过,随随开始节度使府、兵营两
跑,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到初秋都没能喘一
气。
她一直叫
密切注意着齐王府的动静,奈何如意算盘落了空,直到河朔的事
料理得差不多,也没等来齐王殿下和哪家订亲的消息。
倒是那些找马的侍卫顺藤摸瓜,查到了白家
与幽州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好在他们当初足够谨慎,齐王的
暂且没查到田月容的身份。
随随没等来桓煊娶妻的消息,东宫的消息却是一个接一个传到河朔。
先是太子妃的消息——阮月微缠绵病榻多时,忽然自请去宫中侍奉皇后。众所周知皇后在宫中尼寺带发修行,太子妃去侍奉皇后,自然也要与青灯古佛相伴了。
随随听闻消息只觉不明就里,太子需要阮家的助力,即便因某些缘故厌弃了太子妃,看在阮家的面上也不至于撕
脸。可阮月微自请去侍奉皇后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她与这表妹虽只有几面之缘,但也能看出她对太子妃的位置是很着紧的。
没等她查个清楚明白,太子又出事了。
武安公牵扯出的江南盗铸案,虽则赵峻已被处斩,盗铸案却还没完——江南盗铸成风,朝廷早就想挖了这个烂疮,只不过那些
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查便难免牵连出许多
。这回借着武安公案发,皇帝便派了专使到江南彻查。
查来查去,便查到太子似乎也通过武安公的关系在里面掺了一脚,虽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但太子举荐赵峻,后又替阮夫
母子求
,这是群臣都看在眼里的事。
武安公因
.
进士一事已成了文官和士林的仇雠,太子本来因文采出众、礼贤下士,在士林中颇有名望,与武安公搅和在一起,已是惹了一身骚,又牵扯进盗铸案,更是于名声大有损害。
虽然皇帝没有
究,但对储君的不满溢于言表,将太子严厉申饬了一番,令其闭门悔过。
太子本来奉旨监国,出了这档子事,只能
出监国之权,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从前,甚至还不如从前,那时候他还有文官的支持,储位还算稳固,这次却有些风雨飘摇的意味。
随随这回却是立即猜到,其中定有桓煊的手笔——或许他一直打算争储,布局到现在,刚好是发难的时候,也或许太子亏待他心上
,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随随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但一块大石
总算落了地,不管怎么说她可以安心
京了。
九月,她向朝廷上书请封,一个月后,皇帝派中官快马加鞭送来了三镇节度使敕封。
随随随即开始整装,预备
京出席元旦大朝。
第77章 七十七
萧泠欲
京朝贺的消息传到长安, 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不知道她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河朔名为藩镇, 与朝廷的关系不过羁縻而已, 历来元旦朝贺都是派僚佐来走个过场,萧泠父亲萧晏在世时曾
京朝贺过两次, 不过那是因为他母亲和妻子在长安,自萧晏去世,萧泠接掌三镇兵权,她就不曾
朝觐见过。
事出反常必有妖, 皇帝与群臣如临大敌,但仔细一思虑,她夺回三镇兵权才短短一年,三镇在内
中伤了元气, 正是与民休息的时候, 怎么都不至于犯上作
,遂越发百思不得其解。
桓煊听闻这个消息, 也不知萧泠为何要进京,但他隐约感到应该与他长兄的死有关。
他知道长兄和萧泠
投意合, 曾经暗暗欣羡——那时候长兄还活着,他以为自己会和阮月微相守一辈子,按理说他是不该羡慕别
的, 如今回想起来, 或许他早已知道自己一厢
愿、自欺欺
的感
,根本不能与他们的相知相许相提并论。
不过如今他已不必羡慕任何
,他有了自己的随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