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我少说两句。”点点,于大娘倒是没跟于老汉呛声,连连应声。
“爹、娘,你们放心吧!夫君他心里有数的,咱们都要对他有信心。”许小芽的声音并不大,却带着让信服的力量。
“对,都听老四媳的。”于大娘平
里霸气又蛮横,不过真到了大事和正事面前,她也是很有分寸的,从来不会
冒
。
于老汉亦是默默颌首,对许小芽的说法很是认可。他们整个于家,就于书楷最有出息,他也最是信任这个儿子。
另一边,李家娘子其实是想要跟李君懿说些什么的。自打李君懿游学回来,她就觉得李君懿变了好多,不但让她感觉陌生,而且越发跟她变得疏离了起来。
无奈李君懿是真的很忙,李家娘子始终没有找到机会好好跟李君懿谈谈心。眼看着殿试近在咫尺,李家娘子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暂时放弃。
相比殿试,其他的事都并不紧急。她也就只能先行按捺下自己的诸多
绪,默默自己安慰自己了。
李夫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自打她决定再也不管李家大姑娘,她整个
都轻松了不少,对李家娘子也少了排斥和埋怨,连带心
也好了。
而今的李夫想的很清楚了。她所有的心思都只需要放在二姑娘身上。至于大姑娘,左右跟她不亲,她也养不熟,
脆不闻不问反而落得清闲自在。
相对应的,李君懿游学回来之后,李夫也没就李家大姑娘的事
跟李君懿细说。想当初她一度是打算要跟李家娘子硬碰硬,甚至还要拉李君懿拉过来她的阵营呢!
不过李君懿自打回府就忙着科考,李夫确实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好好跟李君懿谈谈,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省事了。
殿试自然是意义非凡的。在此之前,于书楷已经开始着手全家都搬去皇城。好在此事他很早以前就有规划,也已经跟许小芽商定好,并不会一时间急成无苍蝇。
“那我们是马上跟着你一起去皇城?”对于去皇城的事,许小芽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问于书楷道。
“暂时不急。先看看我能在殿试拿到什么名次,再看看圣上准备怎么安置我。如若圣上打算直接把我外派,咱们倒是不必急着搬去皇城了。”于书楷就事论事的分析道。
“会被外派吗?外派到哪里?咱们熟悉的地方?呆过的地方?”许小芽对这些事并不了解,好道。
“如若被外派,肯定是选咱们没去过的地方,也是为了举贤避亲。避免届时我到任后,遇到的都是亲朋好友和有故谊的乡亲,不适宜秉公办案。”于书楷仔细跟许小芽解释道。
“这样。”许小芽了然点,随即问道,“那会不会特意选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让夫君去到任?”
“原本应该是有这个可能的。不过,这不是有老师在嘛!便又不一样了。即便是被外派,我肯定不会被派去最差的地方。”对自家老师的厉害之处,于书楷还是很清楚的。
“那就好。”做都是有私心的,听闻于书楷不会被刻意区别对待,许小芽不由就松了
气。
“你呀,就安安心心在家里等着为夫回来接你就好。”这是于书楷对许小芽的承诺,最真实、也是最真诚的心意。
一如于书楷所预测的那般,他和李君懿的殿试名次并不输会试,甫一露面就成功在圣上面前挂了名。而圣上对他们二的安排,则是留在皇城。
“于兄,这下咱俩真的是共进退了。”同时被留在皇城,又是同期进官场,哪怕李君懿没有抱团的心思,也势必跟于书楷是一道的。
“那是自然。”于书楷不假思索的点点,“接下来就该是回府城去接咱俩的家
过来了。”
“你是准备都接过来?”虽然早就有想过,李君懿还是问道。
“是啊,都接过来。你呢?不接?”于书楷之前并未问过李君懿这个问题,还以为李君懿跟他的打算是一致的。
“暂时不接。”摇摇,李君懿的语气颇为坚定,“等我在皇城站稳脚跟,再提其他的事
。”
第160章 更新
李家的事, 于书楷不便
手,也没有多言。至于接不接李家
来皇城,于书楷相信, 李君懿心下自有成算。
是以最终回府城的, 就只有于书楷了。
“这么快就搬呀!”虽然早就知道自家肯定要搬去皇城, 不过真到了这一天, 于大娘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那可是皇城呀!原来她有朝一也是能够搬去皇城的呢!这般光鲜亮丽的
子,光是想想,就很让于大娘笑在脸上, 开心不已。
“娘,不快了。儿子已经被圣上安排在了皇城, 一个月后就要到任。咱们这个家一搬, 还要回上米村一趟, 估计就剩下不到多少子了。”因着时间有限, 于书楷准备分两路,先让家里的下
带着所有的行李赶去皇城安顿。他们一家
则还要回上米村祭祖,顺道宴请诸多亲朋好友。
“这倒是。仔细算算,一个月的时间其实还太少了。要是能多两个月的假期, 咱们还能在上米村多住一段时呢!”于大娘感叹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肯定要按着朝廷的规矩来,不可以随随便便按咱们自家的意愿随意生事。”于老汉一本正经的回道。
“嗯,当家的说的在理。肯定得听朝廷安排,不能咱们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于大娘也就是念叨念叨, 并不是真的想闹事。再者说了, 如若她真想在上米村多住一段时,也没
拦着她不是?
只不过这样一来,她肯定就没办法直接随着于书楷一家赶往皇城了。
说到底,于大娘还是舍不得小福禄和龙凤胎, 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会跟着于书楷一家在一起。不管是上米村还是皇城,都只看于书楷的安排。
因着时间有限,大家都没有拖拖拉拉,很快就准备启程离开。
而在离开之前,于家先后迎来了两波客。
首先是李家。听闻于家
要搬走,李夫
和李家娘子都来了,同行的还有李家大姑娘和二姑娘。
李家二姑娘还小,尚且不会说话,也不懂得分别,无疑就是来凑数的。相比之下,李家大姑娘就是真的舍不得于家离开了。
如若可以,李家大姑娘很想随于家一起去皇城。反正她爹爹也在皇城,她去了只管跟她爹爹住就行,肯定不会给于家
添麻烦。
然而,她祖母和娘肯定不会答应她独自离开府城。除非,她祖母和娘也能随行一起去皇城。
偏生李夫根本没打算离开府城。对她而言,儿子固然重要,夫君才是她一辈子的靠山。李大
在府城任职,她当然是要陪着李大
一直留在府城的。
再者说了,李君懿才刚抵达皇城,尚且没有站稳脚跟。届时只怕光是各种走动和应酬,就足够消耗李君懿所有的力,哪里来的时间兼顾府院内宅?
换而言之,他们这个时候跑去皇城,无疑是给李君懿添麻烦,实在得不偿失。
至于于家非要挑在这个时候举家搬迁去皇城,原因无可厚非,于家到底比不上李家,无论是家世底蕴还是
后的长远发展,于家
都无需考虑那么多,也不必考虑那般长远。自然而然的,做事也就更加的随
,无需瞻前顾后,是幸运,也是显而易见的束缚。
李夫是这样想的,李家娘子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