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甜,柔软得像天上的云彩。那个叫油的东西也是好物啊,
香浓郁,英儿这孩子连吃三个,还偷偷伸着小手,想要再吃。
照儿按住了妹妹的手,劝道:“这会儿多吃积食,晚饭就吃不下了。我跟爹学了几道小菜,等会儿叫你们也尝尝。”
英儿:“爹?”
杨氏也留意到,二儿说话中频频提到
爹
娘,这叫她心里涩涩的。她想,孩子在宫里一定过得很艰难吧,听说有些过得不如意的小妃嫔,都要认位高权重的大太监大宫
做
爹
娘。
这般想着,杨氏的眼圈都红了。她的儿啊,是国公的
儿,本该是金枝玉叶般长大的。如今夫君去得早,她也无用,倒害得照儿要在宫中看
脸色。
连手里握着的小蛋糕,也失去了美味,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照儿看着阿娘的色,非常不解。她握着阿娘的手,高高兴兴地说:“阿娘,你还不知道吧?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收留我当儿,我这段
子陪着他们,过得可好了。还有一个小弟弟,叫大胃,封了做滕王。”
啊?原来太上皇是爹啊?
杨氏被懵了,下一刻,心里就更难受了。她没想到太上皇一把年纪,老心不老,居然
玩这个调调啊。
第106章
照儿本是有些玲珑心肠, 她见阿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便猜到阿娘也许是想歪了。唉,她刚进宫的时候也是那么想,但爹和
娘好得跟一个
似的,哪里能容得旁
进去啊。
娘看着好相处, 也从不为难
。但照儿知道, 一旦自己触及了
娘的底线,
娘肯定会把自己扫地出门的。
更何况, 照儿的年轻气盛, 对还有几分向往。老皇帝有什么好的,她以后还想嫁个白皮貌美的靓仔呢。
“没事儿,我的子好着呢。”她在家
面前转了一圈, 露出了手上的镯子,又指了指
上的簪子,“这些都是太上皇后送给我的, 她把我当
儿养, 我也得孝顺她。我得了
娘的教养,以后说亲事也容易。”
说着, 照儿的脸就红起来了。
她说得这般直白,阿娘总该是放心吧。
英儿没理解到母亲的担忧,她听到姐姐被太上皇后管教, 如此机缘,她替姐姐高兴啊。杨氏听懂了照儿的意思,不再难过, 脸上尽是狂喜。
二儿被太上皇夫妻收养过,那肯定是品貌出众,能迈进了长安的贵族圈里了。以后谁敢小瞧她的照儿,连带小
儿英儿的脸上也有光。
瞧瞧照儿上的发簪,虽是以乌木为簪,但上面镶嵌的猫眼石可是好货色呢!绿莹莹的猫眼石,有指
那么大,看着尊贵却不张扬。还有二
儿手上的镯子,镶嵌着同样的猫眼石,那么多猫眼石可不好找啊。
天生都是喜
首饰的,杨氏和英儿都流露出羡慕的
。
照儿得意一笑,又从礼物堆里取出了两个雕工美的匣子。小的匣子里装着的正是一套碧玉的
面,颜色是
绿色的,在暗处看着不起眼,在阳光下却散发出浓艳的绿色。
杨氏非常惊喜:“这……这……”
照儿点点:“这套是
娘送给您的,阿娘还不戴上瞧瞧?”
少把碧玉项链系在阿娘的脖子上,衬得她的皮肤非常白皙。杨氏保养得很好,论年纪比萧依依还小几岁,看着还是个风韵犹存的美
。一对碧玉海棠花纹金背玉梳
在发髻上,垂下的步摇点缀这玉石,映着杨氏的脸庞,瞧着真是个大美
啊。
杨氏对着铜镜,微微一笑,感满意。
她又叹了一气:“这是我?好久没有打扮得那么光彩了。”
自从丈夫武士彟死后,杨氏的生难得有这么风光了。她是前隋之后,虽然有一些私房,但补贴给大
儿顺儿的嫁妆,去了一些。母
几
进长安的路上,又花掉了一些。
如今她带着小儿过活,只出不进,又花掉了一些。
虽说唐朝玉饰以白玉为尊,但在杨氏眼里,这套碧玉面已经足够华丽了。她对太上皇后心怀感激,娘娘仁慈,不仅愿意抚养照儿,抬高照儿的身份,还送来了那么贵重的礼物。
“照儿,娘娘照顾你,你要好好孝顺娘娘才是。”
“那是自然,娘是个值得敬重的。”
英儿看着变得漂亮的母亲和姐姐,忍不住蹦跳起来。
“那我呢?我有礼物吗?”英儿小声地问,眼地看着姐姐的脸。
照儿打开更大的匣子,笑道:“英儿也有哦,娘说送你几本教材,你先认真学一学,下月能去国子监附属幼儿园报到上学了。”
她拿出了一整套《三年幼儿园五年模拟》。
英儿:“……”
说好的首饰呢,居然要我写作业?
小孩的嘴
顿时就瞥了下来,为什么阿娘和姐姐都得了首饰,只有她得了几本书啊?
照儿摸了摸妹妹的小脸,哄道:“长安城的贵族小姐都是会写会算,还能画画呢。英儿今年都六岁了,是有些超龄。但问题不大,娘说也让你去幼儿园里读几年。”
英儿的小嘴动了动,但还是不大乐意读书写作业。她羡慕其他孩子上幼儿园,以为家是去玩耍的。但是要她读书写大字,她连笔都握不好呢。
杨氏不懂读书的重要,虽知道上学是好事,但在管教孩子上肯定是松散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