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外的月光看清是蔡母。
“娘!”蔡丹直接扑了过去。
“我身上冷。”蔡母拍拍她小脑袋。
蔡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是挺冷的,忍不住搓搓手。
屋里因为没有亮,就没关门,好让月光照进来。
“娘,锅里给你留地瓜了。”蔡四哥直接掀开了锅盖。
蔡五哥揉着眼睛问道,“娘,你咋这晚才回来?不是有牛车么。”
蔡母是真饿了,一边吃一边和她们说,“队上要好些公粮,两辆牛车根本不够,好些
都挑着担子送的粮食,就快不了,到了粮库还得排队,可不就晚了。”
蔡四哥还挺关心大事,“咱队上粮食几等?”
蔡母很是高兴,举起一个手指,“一等。”
她不知道,之所以这么顺利评一等,离不开几盒大前门烟。
宋姑父可一点不古板。
蔡丹拍手,“太好了。”
这样今年她们大队就能分到更多的票,四舍五就是她家能得更多的好东西,开心!
蔡母吃的很快,拍拍手,“太晚了,都去睡觉。二石,你撒泡尿再睡。”
蔡丹差点笑,蔡五哥果然是重点盯防对象。
“娘,我不尿床!”蔡五哥很是羞恼。
蔡母哄他,“别闹,赶紧尿了我也放心,那被都新做的,你再给我尿了。”
蔡四哥拉着他,“我也尿。”
蔡母扭看向蔡丹,“你也去。”
蔡丹:尿尿还得一个不落咋地。
别说,她好像也有点尿意。
蔡丹鼓着脸,“五哥,不是说了不能在门尿么!”
她没看到,但是听到声音了。
就那么懒,不能多走几步。
门尿多了,回
夏天一
味儿。
蔡五哥已经提着裤子进来了,打着哈欠,“我去睡觉了。”
蔡丹翻了个白眼,这家伙简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蔡四哥也回来了。
蔡母推她,“赶紧的,不许走远了,就在门尿。”
蔡丹才不呢,着小短腿跑墙角根去尿的。
她不让五哥尿,她自己尿?
要脸!
蔡母伸手点点她脑门,“不大毛病不小,睡觉去,我关门。”
竖一早,蔡丹揉着眼睛坐了起来,“娘,怎么还起这么早啊?”
“今天分粮。”所以兴奋的睡不着。
蔡丹也立马清醒了,她要凑热闹。
这又没什么危险,蔡母自然不拦着她。
她们全家一起行动。
到了大队部,已经来了不少了。
蔡四哥、蔡五哥都找小伙伴去玩了。
蔡丹没动弹,跟在蔡母身后。
之前她年纪小,现在她是不想哄小孩,所以也没什么朋友。
很快她就后悔了。
“还是你家三丫文静,瞧我家大美比小子还淘。”
“小丫长的随你,好看还白净!”
………
蔡丹心里腹诽,夸就夸呗,嘛动手动脚的,这是第几个掐她脸蛋的。
她还是先战略撤退吧,惹不起这帮“老娘们”。
脸估计都被掐红了。
蔡丹捂着脸蛋跑了,去找蔡四哥他们了。
长的太可也烦恼啊!
倒数
第二十一章
他们第四大队其实
不多,一共才三十多户。
这还是因为蔡姑父让每家多养五只,很多
多的都分家了。
但是分粮速度并不快。
因为这是大事,谁也不敢马虎。
蔡姑父按照户主名先点遍,确认全员到齐。
然后按照工分多少开始喊。
这时候亲爹娘都不好使,必须按照工分排队。
工分多就是荣誉。
第一家毫不意外是蔡根家。
他们家三世同堂,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还一直不分家,大大小小加起来十几,是如今她们大队
最多的一家子。
这年代讲究多力量大。
家里壮劳力多,工分加起来自然少不了。
这几年他们家年年第一。
其他队员都习惯了。
像蔡丹家就一个成年劳力的,直接倒数。
倒也没倒数第一,有刚分家的老两更没多少工分。
蔡丹一看这况,就知道短时间
不到她家,可是她好啊,就跑前边看热闹去了。
别的小孩跑前碍事,肯定被瞪走,她不一样,她懂得找靠山。
蔡丹直接挤进去然后被蔡姑姑搂在了怀里。
近距离围观分粮。
现在在进行第一步,对账。
蔡姑父手里有记分册,个手里也有记分的东西。
别看很多队员不识字,但是记工分却是都会的。
“不对,侄婿,虎
的工分差两个呢,不对数,不对数。”蔡根爷爷皱着眉
,一副“你算错了”的表
。
蔡姑父显然很有经验,也不和他杠,笑着安抚道,“三叔,我记上了,回咱们一天天的对账,保证不少您工分,先对其他
的。”
蔡丹挑挑眉,怪不得说工分是百姓的命根。
差两个工分也是寸步不让。
不过这也正常,每一个工分都代表着辛勤的汗水啊。
好在其他的工分都对上了。
蔡姑父开始大声念,“三叔家一共工分一万二千五百五十六工分,十三,其中成年
八个,小孩五个,
粮……”
随着蔡姑父话落,后边就有开始秤粮食。
蔡根爹娘、叔婶们都拿着筐和袋子去接粮食,顺便看秤。
蔡丹扭小脑袋去看,发现粮食种类还不少。
稻谷、高粱、地瓜、土豆、玉米、黄豆…
除了稻谷算米,其他的都是粗粮。
不过也不能随意分的,都是蔡姑父事先定好的,按照一定比例来的。
好在大家只在乎粮食斤数,并不在乎种类。
“侄婿,差那两工分…”那边粮食分完了,蔡根爷爷还不忘提醒蔡姑父。
蔡姑父保证道,“等分完了粮食,三叔带着本子来大队,绝对差不了事。”
因为蔡姑父一向信誉良好,蔡根爷爷点点,走了。
第一家的粮食才算分完了。
接下来是第二家…第三家…
都中午了才到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