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了。”
穆湛冷淡地应了一声,“嗯。”
“那午膳再见。”
闻鸣玉笑了一下,朝穆湛挥了挥手,然后才转身走出殿门,留下一个鲜活蓬勃的背影。
穆湛微愣,刚才那张漂亮的笑脸清晰地映在眼前,良久不散。
国子监。
最先看到的是一片红墙,庄严的大门,往里走,便是太学门,殿宇上挂着一块琉璃牌匾,写着辟雍殿。庭院
,大殿有两重屋檐,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檐角翘起,四角攒尖,鎏金宝顶。
四周建有围廊,红色檐柱廊柱屹立,柱间雀替,绘以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外有水池环绕,以汉白玉为护栏,构成“辟雍环水”。
国子监还有个特别的惯例,每任皇帝即位时,会亲临此处,举行隆重的讲学典礼,以表明对教育的重视。
穆湛当初也来了,只是底下一众博士监生都被吓得够呛,战战兢兢,连穆湛说什么都没听清。穆湛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他们又是庆幸又是忐忑,为不用面对
君而松
气,但又怕
君不重视国子监。
后来,穆湛修改教育政策,兴建公家书院等举措,又让读书
高兴起来,看得出来现任皇帝对此上心。王公贵族畏惧厌恶这个
君,但在读书
眼里,穆湛的形象又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是新生刚到的第一天。
就只安排了
学礼,参观熟悉地方,暂时还不用上课。
闻鸣玉和伴读一起进去之后,就看到很多和自己穿着相同衣服的
,大多和他年纪相仿,但也有年纪较大的,或是小孩子。
比较少见特别的,最容易留下印象。
最受关注的,就是唯一的一位
学生,和一个小孩。
国子监以前从未收过
,是因为穆湛登基之后,拟定了
子也可参加科举的
案,花了一年多时间,突
守旧派的阻力,开始试推行。
这个
学生若是从国子监顺利毕业,通过春闱被录取,成了进士甚至之上,她将会是本朝第一位
官。
因此,不少新生都在偷偷看她,小声议论。而那名
学生不为所动,依旧从容站立,但若细看,就会发现,她身体紧绷,袖中的手无意识蜷起握紧。
不过,作为第一个进到国子监的
,被那么多
看着,压力极大的
况下,还能维持镇定,心
已经很不一般。
闻鸣玉就很佩服她,换做自己真不一定做得到。
那
生附近,还有一个小孩也备受关注,看起来不足十岁,脸上还带着明显的婴儿肥,透着稚气,却一脸严肃正经,挺胸站得笔直,比那些年纪比他大的
还要稳重成熟的样子,俨然一个小大
。
他多看了两眼,那小孩就注意到了他的视线,转
看了过来,张了张嘴,又看向最前面站着的博士,欲言又止,最后把
转了回去。
带路的博士正说到,国子监刚修缮过,是圣上的旨意,说明圣上多么重视你们,一定要认真念书,考取功名,为圣上效力。
一众新生都郑重点
,闻鸣玉也一样,完全没想到,穆湛是因为他
学,才命
提前全面修缮的。
学礼,有着固定的流程仪式。
正衣冠,拜师礼,洗手净心。
古
讲究: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所以新生有序站好,由博士依次替学生整理衣冠。国子监的祭酒也参与了
学礼。
祭酒正好到了闻鸣玉所在的这一列,一一替监生正衣冠。走到闻鸣玉面前时,祭酒露出了一个儒雅的笑容,道:“勤勉致知,明辨笃行。”
闻鸣玉愣了一下,认真点
回应。
然后,祭酒就往下一个监生走去。
闻鸣玉有些怪,是他的错觉吗?怎么感觉祭酒对他比对别
更温和。
学礼最后,留了时间给新生们互相认识。
这时,那个小孩走了过来,站定在闻鸣玉面前,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我是卫宸。”
闻鸣玉愣了一下,也回应了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