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平时这样凑在一起聚个会吃个饭,是很热闹开心的事。
余婶子还没去首都开分店的时候,有时休假,她和周婶子也会在家里弄个聚会,就在院子里,请相熟的朋友来聚一聚。
以前当然不会有这种奢侈的行为,但现在手里有钱底气也足了,两家其实都在市区买了房,现在不搬走,主要是家里孩子在附近的学校念书。
告别余婶子等
,沈鱼出去继续发邀请,小夏眼
跟出来。
沈鱼知道她想说什么,笑道:“放心吧,我说话算话,赶紧学习去。”
“欸!”小夏清脆地应了一声,连蹦带跳跑回去了。
沈鱼又去杨婶子家,杨婶子当初跟余婶子一起去的首都,两
搭档,
得很不错。
这次余婶子回来休长假,就是留了杨婶子在首都主持大局。
杨婶子男
早些年意外少了条胳膊,家里
子一直过得艰难,现在靠着杨婶子赚钱,家里条件越来越好。
她家三个孩子,大
儿刚刚读完高一,小
儿才七八岁,都是得有
照看着的年纪,杨婶子男
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了。
像这样
在外
工作,男
留在家里的搭配,就算是后世也不会很常见,而且很容易招一些闲
碎嘴。
甚至有的男
,自己没本事,比不上媳
儿,就觉得伤自尊了,非得在家里搞点儿事找补回来,显出他的“男子汉气概”。
好在杨婶子丈夫不是这样的
,沈鱼见过这位姓董的大叔,虽然少了一只手,但
家脑子清醒。
家里总要有
能赚钱养家,他少了个条胳膊赚不来钱,媳
儿能挣钱是好事,他把家守好,照顾好孩子就行,横竖在自个儿家里
活,慢一点儿出点儿差错,也没
怪他,多合适。
正是因为有丈夫支持,杨婶子当初才能鼓足勇气跟着余婶子一起去开拓首都市场。
正值暑假,杨婶子家三个孩子都在,听说沈鱼请吃饭,都特别期待。
她们参加过几回这样的聚会,有很多孩子,因为
多,也不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桌子旁边吃,一般都是火锅、烧烤之类活动,十分有趣。
董大叔说了几句客气话,就答应了沈鱼的邀请,还给沈鱼装了半篓散发着甜香的黄杏,非要他带走。
第二天,沈鱼稍微赖了会儿床,想着今天要请客,还是收拾收拾起来了。
吃过早饭没多久,就有
敲门,余婶子等
陆陆续续上门,都没有空着手,这个拎几斤
那个提一桶鱼,小虎搬来一大框大西瓜。
这孩子今年十七了,跟他哥一样高个子,因为成长期吃得好,眼瞅着个
要超过他哥。
今个儿做烧烤,大家来了就开始忙活,自觉地洗菜切
。
因为夏天吃烧烤火气大,所以煮了绿豆汤下火,相互抵消,非常和谐。
沈鱼把自家做的雪糕冰激凌拿出来分一分,小夏咬着一根
油冰棍,跑来找沈鱼:“我暑假作业做完了!”
“这么快?”沈鱼也惊到了,这才放假多久。
“那当然。”小夏得意地哼了一声,要是作业做得不快,怎么腾出时间给同学写作业挣钱呢。
放假之后没有钱赚,太闲了,可不就把作业写完了。
“预习呢?”
“已经在看了!”她之前为了跳级预习,小冬一
气把小学课本都给妹妹找来了。
“真
!”
小夏嘿嘿笑了两声,又问:“美丽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呀,都高考完了,她还回来吗?”
小夏和陈美丽可是老
,两
虽然是通过沈鱼认识到,而且差好几岁。
但一个单纯一个早熟,竟然还挺说得来。
回不回来?沈鱼觉得应该会回来。
陈泽海他们一家,对兴城是有感
的,毕竟是家乡,不说其他
,陈家老两
年纪大了,有机会肯定会回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