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好省领导班子,对搞好全省工作至关重要。这次年度考核,是中央的一次重要工作部署,希望各位同志配合我们的工作,积极反映况,提出问题和建议,协助我们做好这次考核工作。我们住的是北省宾馆818房间,联系电话是********,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和我们联系。
坐在台下的,本来是想聆听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的,没想到对方拿着稿子念了一气。于是下面就开始有了议论:这么大的领导,怎么还念稿子呢?
是啊,他应该甩掉稿子,来个即兴讲话。
这么严肃的场合,不拿稿子发生误怎么办?
家这叫庄重、慎重。
算了吧,故作沉。没劲!
他这张稿子,是个万能稿子,到了哪个省都是这么一念。只要把省的名字换了就可以了。
有个副省长甚至开玩笑直接开到了庾明身上:庾省长,过去,你关部里下去考核部,是不是也拿着这套稿子到处念?
庾明听到这声问,回过来,朝那个副省长做了个弹脑壳的手势,然后笑了笑。
呵呵,就是这个样子嘛!看来,这位考核组长念的还是当年庾省长用过的稿子哪!
接下来,周围是一阵吃吃的偷笑。
不过,考核组的工作安排可不像们议论的那么简单。考核组长讲完了话,接着就真刀真枪地动真格的了。省委组织部的
一个
拿了一迭《考核问卷》逐个发到与会者手里,要他们当场填写。
《考核问卷》一共有四张,其中省委、省政府、省大、省政协每套班子各占一张。每张的问卷上都印了各班子
员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分列了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出勤
况、工作业绩四项内容,第项内容下面划分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拿到问卷的
都要在相应的
员、等次对应的空格里打上勾,按照问卷设计的初衷,似乎只要这么一问,一答,一个
部的德、能、勤、绩
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然而,虽然接到问卷的都是些高级
物,但是他们对回答这个问卷的问题似乎显得很不耐烦。有些
拿过问卷
一看,就忙不迭地在优秀等次的空格里打上了勾。“
家肯定都优秀,不优秀以当领导吗?”
他们一边飞快地打着勾,嘴里还不停地为自己的做法解释着,这样,有的刚刚接到问卷,几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划完了,然后急不可待地要往会场外面走。考核组长大概也看出了这部分
的浮燥,立刻在台上提醒说:五分钟之内不得退场!
于是,这些已经站起来的不得不重新坐下,在划好的问卷上描了描,看看手表的指针到了规定时间,便腾地站起来,一个个赛跑似地将问卷投进了预先设置好的考核箱里。
们投卷完毕,考核组委托省委组织部的工作
员将问卷收起来,放到信息中心的计算机上进行扫描汇总。不一会儿,汇兑结果出来了。考核组长拿过来结果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
第二卷:厄运当 第263章 录音电话
考核组长之所以吃惊,是因为这次问卷结果出现了意外。
通过多年的考核实践,他认为这种问卷考核不过是在正式考核之前搞一次民意测验,了解一下领导班子在民众中的基本评价。一般况下,问卷的结果都是得优秀等次的
多,得称职等次的
少,而不称职那一档,基本就没
填写。即使个别有填写的,也是个别
为了泄一下私愤。通常,这种问卷不会影响考核大局。
但是,今天的考核问卷一汇总,却出现了两个十分意外的况:一是在副省长吕娴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
填写了不称职;二是在副省长龚歆的总体评价中,有一半的
留下了空白,采取了弃权的态度。
一半,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今天,参加会议的总共500
,一半
就是250
。如果一个副省长得不到半数的赞成票,今后的工作可怎么做下去呀!
不过是一次火力侦察似的预作测,结果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今后开展正式考核,说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意外哪!
面对这个不应该出现的结果,在场的员不仅是感到惊讶、意外,吃惊,甚至都有点儿害怕了。因为,这种
况,是他们不想看到的,也是上级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事
却毫不留
地出现了……
“处长,怎么办?”
考核组的副组长看看组长,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着急。”
贾组长沉下脸,眼睛眨了眨,“请示一下老板再说吧!”
老板,就是他们的顶上司,主管考核的杜局长。这种意外的
况,他是处理不了的。况且,这事儿还不能拖延下去,因为,按照通常的
况,考核组应该向省委领导通报一下测评结果。如果汇总结束了迟迟不通报,势必让
家多疑。
他在那儿守着计算机出现的汇总结果怔怔地看了半天,没有说话,想了想,还是回到了自己住的屋子里。
为了谈话方便,省委给考核组的租用了宾馆整个八层楼的房间。考核组的
加上省委组织部的接待
员,每
住一间,组长则住了一个套房。组长回到自己的套房,拿起了电话,给北京的老板打了过去。
对方的电话响了,却久久没接电话。
难道……组长看看手表,离吃饭时间还早呢,这位局长,什么去了?
就在这间歇的工夫,他突然感到,自己拨这个电话,有些盲目。这个况非同一般
况,说说就拉倒。这
况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
响到一个政治前途。自己向老板汇报,必须得先掂量掂量,想想怎么说才好。龚歆和吕娴都是杜局长看好的
部,现在考核遇到了意外,他肯定不会承认这个事实,他一定会设法补救。如果补救,就得想方设法掩盖事实,回避真相,让他们两位“过关”这其中,必有“厚黑”成份、“厚黑”手段,而这种厚黑成份或者厚黑手段的执行
,非他这个当组长的
莫属。这种事,做好了行,做不好,就容易自己搭进去。如何既取悦于领导又保护自己的安全呢?这时,他突然发现这是一台录音电话,他想,如果把杜局长的指示录下音来,以后出了问题,自己就可以逃脱责任了。
想到这儿,他禁不住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于是,在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之前,他先是看看屋里屋外是否有偷听;然后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录音键,这才壮起胆子来汇报
况。
“喂?”
这一次,电话铃一响,对方就拿起了听筒。
“杜局,我是老贾。”
“哦,测评怎么样?”
“不太理想。”
“怎么,不太理想?哪儿出了岔子?”
“吕娴和龚歆。”
“他们俩?怎么回事?”
“龚歆的测评问卷上弃权的很多;而那个吕娴,竟有50%的填写了不称职。”
“不称职?怎么搞的?是不是省委书记在会议上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导向?”
“没,没有。省委书记在会上什么也没说。”
“那……就是庾明捣了鬼,在台下做了手脚。”
“不会吧?”
组长使劲儿晃起脑袋,“这次考核,事先他根本就不知道消息。省委书记通知他之后,他才知道的;这……他会做什么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