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了衣服,躺在越来越暗的夜色里的阿艳,是准备跟三郎一起看星星的。她知道林通胜是来寻找自己的,于是本来准备跟三郎道别。一回过,却发现三郎不见了。
“真是个怪……”
阿艳念叨了一句后,转过就唤了林通胜一声。
而三郎,则是在听到了林通胜的呼喊声后,沿着自己熟悉的小路溜走了。比起对阿艳的不告而别,他其实更不想看见勘十郎和母亲依偎在一起的模样。至于会不会被发现自己跟勘十郎的未婚妻躺在一起,三郎其实不在乎。
“少主啊,你又去哪了!”
一回到居城天守的大广间,三郎便看见师
父正火冒三丈地等在那里。
对于这个孩子,身为师父的中务丞实在是满心满腹的无奈;但也没办法,少主天如此,与生俱来的
玩。据说当年的平相国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好玩的无赖青年,但最后还是成为了权倾朝野、威震海内的
道相国平清盛,中务丞不指望少主三郎能像平清盛那样有所作为,只是等他成年了,别把从先代殿下到本代御屋形大
的基业玩没了就成。所以时间长了,如果三郎想玩了,中务丞便也并不去多加管束,而是跟少主约定,首先到了时辰必须回来,其次,一个月里玩几天学几天,天数不能妥协。但他今天,回来的实在是有点晚了。
“哟,平手爷!”三郎扛着太刀,抬手对师父打着招呼,“你吃晚膳了么?”
“吃什么晚膳?说好未时回来的,这都已经快酉时了!你去哪了?”中务丞愤怒地问道。
“我去海边了啊……唉,明明都已经是夏了,海面上一吹风,居然还是挺冷的!”三郎漫不经心地说道。
“吉法师公子!”中务丞却跪坐在三郎面前,皱着眉郑重地说道,“你明天就要到了你
生中的大
子了!老臣劝你,别在这样不在乎下去了!你是长子,是本家的未来!你要是再不注意的话……”
“再不注意的话,未来我父亲家督的那个位置,就要给信广那家伙、或者勘十郎那家伙来坐了,对吧?”三郎说完,也像模像样地端坐起来,郑重地看着中务丞道,“我还是那句话,他们愿意的话,就让他们来坐好了。我不在乎!”
“少主!”
“我——不——在——乎——”三郎拉着长音道。
中务丞的胡子都要被气得起飞了,但他还是压了压火,劝谏道:“即便少主你不在乎以后的事,明天的事
你总该端正一下态度吧?”
三郎想了想,点了点,拍了拍师父的肩膀:“你放心吧,平手爷,毕竟我俩之前把礼仪练了那么多遍了!我是不会给您这个次席家老丢脸的!”
中务丞还是生气,但听三郎这么说,他多少有点欣慰了一些。
翌,三郎穿上了一套硫磺黄色的吴服、戴上了规规矩矩的立乌,坐着华美的轿子,去了那古野城。那也是父亲的居城。
1547年6月23,三郎吉法师正式元服,并从父亲织田信秀那里拜领“信”字,正式改名“织田三郎信长”。
而正在三郎用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忽然有奉行来报告:港海边那里,出现了一句
尸,并且不知道身份,而且因全身皆
,引起了周围乡里百姓的围观骚动。
听着奉行的报告,正对着织田家供奉牌位与热田大神之位刚写完自己名字的三郎,立刻转看向跪坐在自己斜身后、勘十郎身旁的权六。
权六不明就里地看着三郎,又低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才睁大了眼睛反应了过来。
“啊呀……”权六忍不住轻叹一声。
而坐在家主位置上的信秀一听,当下震怒:“哪来的野!直接丢到
海里,去喂了龙王吧!”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城主国主的儿子如果元服,是连
都不能杀的,更别提杀
;谁家如果有病死的,也得把事
捂着,等过了
子再提要不要办丧事。而在这天,居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一个无名
尸,还是全
着身子的,这对于信秀而言,无异于针对自己儿子三郎的诅咒。
“这……御屋形殿下,要不要查……”
“还查什么!我说的话没听到吗?丢去喂龙王!”信秀继续怒道。
而另一旁,三郎依旧在目光矍铄地看着权六,甚至到了瞪眼的地步。
(好你个权六!平时你那么威风,为什么自己的你却不敢认?)
权六不敢接三郎的目光,只能顶着一脑门的冷汗底下了。
(吉法师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终于,三郎坐不住了,他转过身来站起身——有那么一刻,他很想直接走到权六面前揪住他的领子,但他犹豫了顷刻还是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走到了信秀的面前,端正地坐下:“父亲大!请您派
埋葬了那个
尸吧?”
“嗯?”信秀一听,疑惑地看着三郎,他并不明白这个从小思维想法就天马行空的儿子的意思。
“孩儿明白,今天是孩儿元服之,父亲觉得晦气。但是,身为一国之君,难道不应该以仁道为本么?”接着,三郎当着织田家一门众跟全体家老的面,打开了脑子里的书匣:“孔子有言:‘弟子
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众而亲仁’;又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又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
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又曰……”
众立刻傻了眼,他们没
能想到,一直被他们称作“大傻瓜”的三郎公子,竟然可以对孔圣
的话张
就来。
而在一旁的中务丞平手政秀却低偷偷笑了,因为他仔细听了几句三郎背诵的《论语》,实际上前后都是不挨着的,说不定他都不见的知道每一句话的确切意思,三郎公子背诵孔圣
经典的事
不能细琢磨。这是每次自己罚抄《论语》的时候,让这孩子记住的。他被罚抄写《论语》的时候实在
是太多了,而且三郎的脑其实还挺够用,能记得住东西。
信秀听了一会儿,也早被自己儿子给侃晕了,这个被称作“尾张之虎”的豪强,自己其实也不是个读书。他虽然对三郎此番举动表示骄傲,但也有点不耐烦了:“行了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来
啊,去,按照信长公子的意思,把那
尸葬了吧!”
就这样,这段小曲算是结束了。
事后三郎去问过奉行官们,确认了那尸确实就是怜子。从死状上判断,她应该是自己找了个地方或者寻了条船舟划到远处后,自行投海溺亡的,
死了之后,又被海
冲回了岸上。
等杂七杂八的仪式都结束了,信秀站起身来,又吩咐把权六单独叫到了一旁——信秀也不傻,他早注意到了三郎和权六之间的眉来眼去,于是信秀当下判定,那死掉的
,或许跟这个柴田权六有关。
就在父亲把权六叫走之后,三郎也百无聊赖地端坐在了师父身边,一边等着父亲跟权六说完话后的安排,一边到处观望着,他望向眼中无神、对自己毫不在意的母亲,望向了岁数还小、却对自己满眼都是敌意的勘十郎,望向了家中那些看着自己就像是看着城下町内街道上市座中从天竺或者吕宋进来的奇异鸟类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家臣们,又望向了家中那些眷们、还有自己那几个还年幼不懂事的弟弟妹妹……
紧接着,他赫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