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她整天把老仙儿挂在嘴上,骗吃骗喝,但从我记事起,他都是以劳动为生。这女人没后台,没帮手,又不愿受欺负,嘴不让人,自己搪不住,把老仙儿搬出来助阵,安慰自己,也安慰一些穷苦人。她能平白无故地给别人做高帽?学刘辉的样子整人吗?”
刘昭义停住脚,贾半仙跑上来,拉住刘昭义的衣角,哀求他:“二侄子,帮帮婶子吧!这个高帽是为我自己做的。”
刘昭义感到震惊:“革命运动我经历不少,还没听说自己给自己戴高帽的事。”他问贾半仙:“刘、刘、朱世文叫、叫你这样做?”
贾半仙摇头。
“那、那你做、做它干什么?”
“二侄子,你别问了,牛鬼蛇那几个字我不会写,你帮婶子写上吧!”
“我不、不写。”
贾半仙拽着刘昭义不松手:“乡里乡亲的,求你这点事还不行吗?你帮婶子写了,婶子不会忘掉你的好处,我回家烧柱香,让老仙儿帮你娶个好看的媳妇。”
刘昭义不相信世上还有什么老仙儿,更不信能得到仙的帮助,他觉得这个满脑袋迷信思想的女人很可笑,可再可笑也可笑不到自己批斗自己的地步啊!他说:“婶儿,不、不是我、我不想给、给你写,你要戴上牛、牛鬼蛇的帽、帽子,摘掉可、可就难、难了,刘辉,朱、朱世文还、还得叫人牵、牵着你游、游街,红卫兵还要打、打你。”
贾半仙说:“是祸躲不过,刘辉已经盯上我了,中间出个岔头,肖艳华出了事,我这才往后躲一天。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不如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刘昭义弄明白贾半仙自己做高帽的苦衷,同意给她写高帽上的字。
天已经很晚,刘昭义急着把牛赶回圈,手里又没笔墨,推迟到明天给他写。并嘱咐贾半仙不要急,保证在刘辉抓她前把高帽上的字写好。
刘昭义没在高帽上写牛鬼蛇,而是竖着写了“贾半仙”三个大字,三个字下有四行小诗:
贾半仙不是仙,
牛鬼蛇不沾边,
蓬莱国老不过海,
灶王老爷不攀烟。
贾半仙只知道字写得不错,不知写的啥内容,她戴上高帽,去了革命突击队的临时指挥部。
临时指挥部设在刘辉家,刘三嫂最近身体不好,被刘辉撵回朱家湾,空下的房子被占用。被占用的还有何守道的房子,他在红卫兵进村前就没了踪影。现在,屋里住着红卫兵宣传队的女干部。两个房子挨得近,工作起来很方便。
刘辉、马向东还有红卫兵宣传队的女干部正在研究怎样抓捕贾半仙,鉴于老黑的教训,他们对贾半仙本人和亲戚逐一排查,确认贾半仙和红卫兵干部贾孝忠没有瓜葛后,又查清她没有近亲属,家里人只有孙二牛和孙有望。孙有望不在家,不会发生何大壮那样动刀砍人的事。孙二牛体格好,可他笨得连农活都干不利落,斗争他老婆,他不会起来反抗。只是这家伙的来历是个迷,等运动深入后,得好好调查他。现在要做的工作太多,调查的事往后搁一搁。
正当大家对抓捕和批斗贾半仙充满信心时,贾半仙站到了他们的面前。她披散着头发,遮住半张脸,高帽扣在上面,显得十分扎眼,没洗脸,露出的一只眼角上满是眼屎。贾半仙穿着斜大襟蓝色单袄,只有胳肢窝处的一个扣子管用,裂着怀,下襟像挂在肚子上的抹布。裤子上的白色裤腰露在外面,裤裆拖到膝下,一只脚光着,另只脚趿拉一只布鞋,布鞋有孔,大脚趾露在外面。
红卫兵宣传队的女干部看到这副模样,吓得“妈呀”一声,躲到刘辉身后,抱紧刘辉后她还在哆嗦。马向东以为贾半仙又有老仙儿附体,边往墙角躲边摆手:“别往前来,别往前来,我可没得罪你,抓你游街是他俩定的,和我无关。”刘辉也害怕,但有年轻的女红卫兵抱着,他顿时胆壮起来,站起身喝骂贾半仙:“骚娘们儿,装什么洋相?我们正想抓你,你却主动上门,那好,现在就批斗你,跪下!”
贾半仙不下跪,而是站着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路军不杀俘虏,主动投诚,就给自由。”
女红卫兵和马向东看到贾半仙是投案自首,惊吓全无,凶气又起。特别是女红卫兵,故意站到贾半仙对面,想看看这个曾经呼唤鬼的女人到底和常人有啥不同。
贾半仙“哇”地哭嚎起来,吓得女红卫兵跌坐在刘辉怀里,被刘辉掐一把,然后把她扶到椅子上。
刘辉大声吼:“贾半仙,你给我滚回去!”
贾半仙不但不滚,而且哭声更大:“我有罪,我不是人,我是牛鬼,我是蛇,我罪该万死,我死有余辜。你们批我吧,斗我吧,牵着我游街吧!我要改过自新,我要重新做人!”
贾半仙这一招,弄得刘辉等人措手不及,往出轰她,她还不走。贾半仙表现得很真诚,哭得也很痛心:“求求你们吧,狠狠地批斗我!给我机会吧,让我重新做个无产阶级吧!”
刘辉把目光转向马向东,马向东也看出贾半仙没什么吓人的真本事,他冲上去,抓着贾半仙的胳膊,把她推出指挥部,并吆喝:“你不兴走,先在这站着,等我们革命干部开完会,再决定怎样处置你。你不是想游街吗?那好办,再给你挂上两块砖头,让你好好享受享受。”
马向东进了屋,贾半仙也停止了哭嚎,小声骂:“没得势时还不如一只狗,现在你变成一只狼,老娘早就看透你,才没在杨秀华面前给你说好话。小狗崽子,瞅你那德行,大姑娘没人跟你,跟你的女人也得让你当王八!”
刘辉等人重新讨论对贾半仙的处理方案,研究来研究去,竟做出一个对她暂不批斗的决定。
贾半仙从心里佩服孙二牛超人的智谋,美滋滋地给丈夫做了一碗白面汤,表示对他的感谢,也是对自己免受灾难的庆贺。孙二牛没显出高兴,也没吃面汤,他说:“有望没和咱们享过福,这一碗面汤留给他吧!”孙二牛又告诉贾半仙:“咱也别高兴,游街批斗是躲不过的,你得有思想准备。只不过再游街不会是你一个人,法不责众,大家都那样,你也不用感到不好看。”
刘辉对贾半仙做出暂不批斗的决定另有原因。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轰轰烈烈的大串联风暴席卷全国,一批批由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组成的串联队伍,纷纷离开家乡,踏上了革命的长征旅途。他们要把本地的斗争经验传播出去,也要把外地的斗争经验学回来。他们还要到首都和去革命的发祥地参观学习,把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带回来,发扬光大。
庞妃中学派出的第一支队伍由贾孝忠带领,几十名男女红卫兵整装待发,都表示不怕山高路远,能够承受挫折,红宝书握在手,红心永不变!无论走到哪,都高举**思想伟大红旗,走得越远,收获的革命成果就越大。受得苦多,革命的意志就更坚强。
反正全国各地都有接待站,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钱,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农村青少年,能够尽情地领略异地风光。挤火车困难,好在红卫兵各个生龙活虎,不但挤车本事高超,还能亲密合作,共同攻占有利地形。地板上可以攒着,行李架都变成卧铺,体轻灵便的,战友们把他送上车座的靠背。
串联的红卫兵在出发前开了誓师大会。
段名辉把全体红卫兵都调回学校,为出发的革命战友送行。大会上,段名辉号召革命小将改名字,把带有封资修色彩的东西统统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比如说女红卫兵,不能用花、草、珍、芝,男红卫兵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