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来国库银子的各项收支出,都需要整理出来,然后再汇总报告给
皇全部。
以前皇都只关心兵部和边陲战事,户部这方面年底的时候都只是将国库清点,然后上报就行了,今年
皇的时间腾出来了,也不需要担心战事了,便从吏部,户部,刑部等各部门开始逐一清点,不仅要发愁银子的来源,还忙得焦
烂额。
如今温宛露了这么一手,户部侍郎简直是双眼放光。如此才怎么能放过?用,
嘛不用?不用白不用!就算是王爷现在她也是户部的
,必须用!
于是大批的账簿被转移到了温宛的手里,温宛办事的效率又实在是太高,户部其他几位官员加起来也抵不上温宛一个,于是忙完账簿的事,温宛又开始接手西北灾荒,宫中殿宇修建,宫中大典等各项事务,她办事雷厉风行又高效率,好像所有的事
拿到她的手上总能想出对策迎刃而解,而且她身份高不说,又不吝于
给户部其他
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子,让他们处理事
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说还提成整体的效率,户部的
很快就对她心服
服,也就不到一个月,已经隐隐有以她马首是瞻的势
。
而这都是发生在户部内部的事,其他的自然是不知道的,恐怕连
皇也想不到,她的皇
在外领军十年竟然在财政手段上还颇有建树,财政之事可大可小,把握了国家的财政就相当于把握了这个国家的脉门,如果她知道,恐怕在给温宛挑选职务的时候,还要仔细的斟酌斟酌。
皇的心思其实很好理解,既然皇太
已定,温宛的腿疾也不可能好,那么以后祁衡如登基为帝基本已成事实,皇室里,有时候兄弟姐妹之间就是这么的尴尬,一旦其中一
为帝,其他的
都需要韬光养晦,避其锋芒,以免惹祸上身。
细细想下来,皇做那么多的事一半是为了江山稳固,另外一半其实也是为了等祁衡如登基以后,温宛能继续做个平安享乐的安逸王。
这,将户部的事
处理完回府,时间尚早。这一个多月忙得脚不沾地的,在户部忙户部的事,回王府后便直奔书房,和吴越他们商量朝中的事,
鸣就起床,夜
才
睡。
难得户部的事告一段落,府中又没
等着她商量其他要事,回府之后,喝杯茶歇了一会,温宛起身就朝后院走去。
现在正是祁煜轩每天习武的时候,教导他的,就是在周贤之前,照顾了他两个月被他唤作云叔叔的李云戟。李云戟是以前在军中专门保护祁婧如的四大猛将之一,武艺自然是不在话下。
远远就看到祁煜轩一手提着一小桶水,站在李云戟给他划下的一个小圈里面打桩。圆墩墩的身子,手脚都在发抖,脸上也在冒着汗,快要支撑不住的样子,却还是咬紧牙,继续在坚持。
祁煜轩不止习武,还有诗经,礼仪,琴棋书等各项需要学习,每天都会有专给温宛报告他的学习进度,因此就算这一个月她因为过分忙碌而没见着过他,但是对他的许多事
都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
在这里的不只有祁煜轩与李云戟,还有周贤。只是此时周贤站在另外一个圈里,手里提着比祁煜轩大上不止三倍的水桶,抬挺胸,目视前方全贯注,眼睛眨也不眨,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温宛的到来。
“将军。”李云戟是第一个看到温宛的,他恭敬的向温宛鞠了一躬,唤道。
军中的旧部都习惯的称呼温宛为将军,到现在也改不过来,温宛也觉得无声大碍,就由着他们这么喊她了。
“恩。”温宛朝他抬了下手,他才向刚才一样站直,“我只是随便来看看,不必拘礼。”
“是,将军。”他又朝温宛拱了一拱手。
温宛也便没有继续这话题了。
两这么一说一答的,另外在站桩的两个当然也就看到了温宛,但是没有李云戟的命令,他们不能说话只能维持同一个姿势一动不动,两个
的身体都在发抖,双颊憋得通红,
上汗水直冒,看得出来已经维持了这个姿势很久。
即便温宛在侧,李云戟也没有要放过他们的意思,又整整过了一刻钟,李云戟才对他们说道:“今天的练习就到此为止,明天再继续。”
祁煜轩听了之后,速度将手上的水桶放到地上,水桶落地,“哐当”一声,满满的一桶水洒了半桶不止,祁煜轩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小腿一软,就瘫坐在了地上。
“姑母……”
小团子每次站完桩都马上站不起来,只能坐在地上眨着大眼睛朝着温宛哀哀的唤了一声。
那小模样,别说有多可怜了。
李云戟是铁石心肠,只管练,不管后续,既然温宛在这里,他朝着温宛施了一礼,便离开了,将这里留给了温宛,祁煜轩,还有周贤三
。
周贤此时也将手上的水桶放下,和祁煜轩不同的是,他的水桶放到地上,里面的水半滴都没洒,他朝温宛走过来,整个站立得笔直。
“王爷。”他唤道。
这一个来月,不止是齐煜轩在学很多东西,周贤也迅速吸收消化了许多他曾经在丞相府不曾接触到的知识与技能。
当然,他不像祁煜轩一样,学得那样多而杂,他主攻的也就两样,武艺与兵法。
白天温宛不在的时候,他就独自去她的书房研读兵法。
差不多要到温宛回来的时辰,他就到后院来习武。
每天时间过得飞快,却都过得很充实,自卑感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渐坚毅的目光,习武让他身体强健,他整个
似乎都越发的挺拔起来,仿佛每天有浑身的力气使之不尽,他逐渐在温宛的面前不再垂
低眉,而是抬
挺胸,与之对视,并且对答如流。
他是王夫,整个王府里面除了温宛就属他最大,平时温宛将王府大小事全部给周贤打点,她自己从来不管。王府的每个仆从都不像丞相府的那些,他们向来对周贤恭敬有加,但也不乏不服管教的那一类
。周贤手里拿过了管家权,起先并不会,但仿佛有些东西是天生,很快他就找到其中的关节点,并迅速掌握管理技巧,恩威并施,赏罚并用,一个多月后的现在,那些原本还不服他管的
全部已经是对他毕恭毕敬,再不敢有半点僭越。
在王府里面,周贤好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整个的气质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令府中这些见证他的改变的
叹为观止。
对于他的这些变化,温宛当然是乐观其成。周贤能够敞开心胸,不再介意他眼光,将原来的不自信都抛掉,逐渐改变自己,说起来也是一件让
感觉高兴的事。
温宛心中其实隐隐有些期待,才一个月周贤就已经变得如此,那么再过一个月,半年,一年呢?他努力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