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的风姿,因问道:“爹可知道昌平王的事迹?”
林海见问,愣了一下,笑道:“当然知晓。当初爹在京都做官,跟京都各大王府官员便免不得交际的。”
林铭玉又问:“皇帝如今留下的皇子,真正有权势的就这么两位,如今皇帝老弱,又把一贯远离京都的昌平王召回来,是什么意思?瞧起来,忠顺王掌握着内务府,跟皇帝的关系亲近,好像就是继承大统的人选。而昌平王却在边境呆着,多年不在皇帝和朝臣们面前露脸,摆出一副远离风波的姿态,我今儿瞧着其人,一点不像甘于平庸之辈。爹,你说,这两个人会如何斗起来?”
林海微微一笑,道:“会咬人的狗不叫。昌平王的本事,只怕使出来就没回头箭了。”
林铭玉琢磨着这句话,心里愈加笃定老爹跟昌平王的过往不简单。
说人家是狗,什么怨啊!
“涂大哥在这个时候回京……莫非,皇帝是要动昌平王府兵权的主意?”
林海点点头:“除了皇帝,忠顺王府也是动了手脚的。”
动谁呢?林铭玉把昌平王和涂凌光两父子对比了一下,心里已经有了分辨。
第二日,自林铭玉起了,来往拜访的人就没停过。来投帖的不是江南故旧,便是来京都走门路的外地官员,来探路的,起码也是管事一类的人,足见对待林府的重视态度。
林铭玉瞧了帖子,外地官有所求的,一律打发回去,故旧里边正当权的委婉拒绝,宿儒学者,或朋友之情实在是重的,好生招待了,留下帖子待往后再安排见面。
这种多事之秋,林府要做的,就是保持天子直臣本色,切忌被旁人注目,抓到把柄。
如此忙碌了几日,直到六月二十这日,林海从宫中回来,带来关于昌平王府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