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do3();
之所以说,这场战斗看起来像是平手,是因为双方各自取得了一些胜利。『.bn
皇帝陛下的喀尔阡骠骑兵在法兰克尼亚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单单
坏了联军就地获得补给的可能
,同时也沉重打击了法兰克尼亚军队的嚣张气焰。可以说,前半段的战斗是他赢了。
然而再接下来就不是这样了。火车的运力足以供给六万大军的后勤补给。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快速步枪,没有自动步枪,没有机枪没有管退炮没有坦克装甲车战斗机轰炸机等等等等……军队的后勤补给压力比一百年后的同行们轻得多。
所以说,只要几台蒸汽机车,再加上几十节车皮就可以供应六万大军所需的后勤物资了——大多数都是吃的东西——面包,风,面包,风
,面包还有风
——反正这个时代的士兵们也别想吃什么好的。有黑面包再加上风
就可以很满足了……吧?
就是这样。在拥有蒸汽火车,再加上一辆铁甲列车护驾之后,联军后勤无忧。在铁路线南段来回巡逻的铁甲列车,对于小散兵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无解的。
这样一来,对方灭杀了大量的骠骑兵,双方的士气也基本持平。这场战争预演的后半场是联军获胜了。
而之所以说实际上这场战斗是联军获胜了,是从结果以及双方的战术目的来说——这一点就更简单了。
皇帝陛下想要切断对方的后勤,联军则想要保全他们的后勤路线。最终皇帝陛下失败了,联军成功了。所以联军获胜,就是这么简单。
卡尔曼四世失了先手。
几百名喀尔阡骑兵的损失,对于拥有六万大军的帝国皇帝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既然后勤补给打不
,那么他麾下两三千喀尔
阡骠骑兵就等于是废物垃圾渣渣没有用——因为这些骑兵正面作战的实力实在是不高。联军之中。弗里西亚,法兰克尼亚各有几个胸甲骑兵团。
洛泰尔尼亚的封建领主们也有不少勉强可以当轻枪骑兵的封建骑兵部队。这两样加起来,足以抵御喀尔阡骠骑兵——这些骠骑兵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并没有像是中后期骠骑兵一样。在有着类似东方游牧骑兵的骚扰战术的同时,还可以列阵冲锋。
当然了。威廉知道一点事,那就是骑兵部队vs火车,并不总会像这场战争一样,以骑兵的失败告终——现如今的火车速度不行,一般也就五六十公里就是极限了。这个速度并不比现如今最流行的,经过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育种,改良的战马速度快多少。
所以说,稍稍看一下美国流行的西部片就知道了。那里面骑兵马匪抢劫火车的片段不要太多——而实际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同样不少……
只是很可惜这样的事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足够的距离与足够的
报。前者保证一辆铁甲列车无法遮掩整条后勤补给路线,后者则保证他们不会一
撞上满载着敌
士兵的军列。除此之外,骑兵本身也需要一定改革,需要携带更多种的武器装备。甚至在必要时候,要下马步行,列阵而战。
就是这样。
“所以说……接下来应该要自行制造火车了吧……火车啊,这可是蒸汽时代的最高科技之一啊。”威廉心里面这么想着——是的,目前来说,赫里福德家族所控制的。拥有几百万平方公里领地,上千万的却连一个可以建造火车的工厂都没有。想一想就觉得很沮丧。青菲舰
——幸亏,现如今威廉麾下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矮工程师。这些矮矬子。再加上从布立吞进
的部分机器设备。自行建造一座火车工厂,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
。
就是这样,前期的战斗结束,再接下来就是双方主力的战斗了。
——在八月二号那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徐来。在法兰克尼亚与大摩拉维亚界处,双方军队开始列阵,皇帝陛下主攻。他将他麾下的两个主战军团——也就是他从帝国南部招募来的职业佣兵聚集了起来。
这些职业佣兵,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主力部队。同时由皇帝陛下麾下悍将,以及那些最著名的佣兵队长们指挥着。预备冲击敌的阵线。
这接近两万名士兵中。包括上百门各式火炮,以及整合了各个佣兵部队骑兵。凑出来的两个轻骑兵团。
可以说,这是一支当今时代的标准军团。
而在皇帝陛下的第二阵列则是他的两个近卫军团。总共两万四千余——这些已经把命卖给了施瓦本家族的家伙们,都是追随着皇帝陛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兵们,又或者是各个骑士,小贵族家族子弟。无论是战斗技术,意志还是士气都趋于完美。除了配备火绳枪与超长强的基本部队外,还拥有两个燧发枪步兵团。
这是皇帝陛下的一张王牌。他们配备了与赫里福德家族类似的燧发枪,并配备了刺刀。
组成禁卫军重火力集群的,是超过两百门火炮。与第一阵列那些比较陈旧,径也不高的,那些佣兵部队自己带来的火炮不同,这些火炮大部分都是帝国的铸炮工厂自行设计而后制造的。技术含量与制造水平都相对优秀。而帝国炮兵的实战经验,以及
常训练也要比一般佣兵强得多。可以说,这也是帝国皇帝的一张王牌。
皇帝陛下的最后一张王牌,是他的六个骑兵团,包括两个胸甲骑兵团,和一个枪骑兵团——这些枪骑兵或者来自喀尔阡的贵族家族,又或者来自喀尔
阡北方,文德王国的骑士们——这些
类世界东方王国的骑士们,仍旧保留着传统的骑枪冲锋技术。
最后,皇帝的第三阵列包括那些从佣兵部队中挑剩下的,小规模的。不够强也不够出名的佣兵团。再有,就是皇帝附庸的那些中小贵族们的封建部队……他们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之前的战斗中,被铁甲列车的不要不要的喀尔
阡骠骑兵残余部队。也包括在内。
从皇帝陛下的这个列阵上,就能看出他的用心险恶——先用可以死的雇佣兵打阵。削弱敌
,再然后用主力
锐压上,一举奠定胜负。
至于说他的第三阵列……嗯,虽然皇帝陛下没有明说,但是威廉稍稍猜测了一下,他们的用处有两个。
第一是为皇帝装点门面——四万大军与六万大军说出去就不一样。以四舍五的计算方式,卡尔曼四世带着六万大军就能号称十万。而带着四万
却不行……
第二则是做掩护。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皇帝陛下万一输掉了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把这些渣渣拉出去作掩护。然后自己带着主力部队跑。[综漫]零之识
就是这样。
与皇帝陛下针锋相对,联军方面的阵列布置是这样的——原本,按理说,作为“联军”他们应该一军一个阵营,然后分成平行的几个阵列作战的。
但是这样的话,战败的可能太大……再加上布立吞
的“协调”所以最终,阵列布置按照布立吞指挥官约翰·丘吉尔将军所说布置的。
法兰克尼亚的亨利王子为了争取布立吞的支持,成功当上皇帝,所以勉强答应。而另一方面,洛泰尔尼亚的那些小贵族。更要看着布立吞
的脸色——甚至有不少小贵族们都在暗地里商量,是否要像是弗里西亚一样,要布立吞国王来兼任他们国王了。所以他们更不成问题。
约翰·丘吉尔将军不愧是布立吞军著名将领。排兵布阵还是相当有一套的。
在他的布置下,联军也组成了三道阵线——以法兰克尼亚的军队作为第一阵列,以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