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回到三国当黄巾 > 三国资料大全·三国度量衡、物价、赋税

三国资料大全·三国度量衡、物价、赋税(4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HP之加菲猫 一号特工 隐少房东 龙战长空 第一婚宠:老公大人太温柔 影帝捉鬼日常 武道进化 螳臂 百花大帝 六零军营成长

是困扰东汉政府的大难题,尤其东汉中期以后,水旱蝗灾连年不断,永兴元年(153年),全国有1/3的郡县遭受水灾、蝗灾、几十万户倾家产,流亡在外,冀州出现相食的惨状。延熹九年(166年),豫州发生大饥荒,饥饿而死者十有四五。到灵帝时,“河内食夫,河南夫食”。黄巾起义,也是以流民为基础而组织和发动的,司徒杨赐为分化镇压起义军,曾主张“切敕刺史二千石简别流,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见东汉政府针对流民的对策无非是镇压和招抚两个办法,如果镇压的掉就镇压,镇压不掉,就减免税赋吸引招抚流民回乡籍,比如东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诏流民“又欲就贱还归者,复一岁田租、更赋”。还有就是划拨土地、设置郡县和修筑城池,以置流民。比如灵帝末年,“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以处流民。比如汉魏之际,扬州刺史刘馥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对于三**阀来说,流民差不多就是主要兵源,比如东汉末年战之际,南阳、三辅百姓数万户流益州,被刘焉“悉收为兵”,名曰“东州兵”。时关中亦有流民十余万户“流荆州”。后关中稍安,大多返回故乡,因“无以自业”,被曹所属“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

汉代的

汉代的赋、算赋,对征收,属于质。按征税,最先开始于秦代。据史载:秦代曾使税吏挨家挨户按数收税,用一种竹制的箕收敛,充作军费,至于是否有男老少之别,收多收少之差,史无记载汉代的赋又叫钱,征收对象是七岁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汉代规定,凡适龄的少年儿童,不论男,每每年要赋钱二十,充作皇室收。汉武帝时,随着军费开支的增加,为了弥补国家财政的不足,加重赋的征收,纳税年龄提前到三岁即要负担赋,征课额也增为二十三钱,增加的三钱作为车马兵器之用,即作为军费开支。由于赋的加重,民难以负担,致使有些民户生子辄杀,制造了很多惨剧。但这种严重的社会现象,却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一直维持到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由于贡禹的建议,才又恢复到七岁起征。但钱数额并未减少,每每年仍征二十三钱。对少数民族地区,也要征收赋。如东汉时,对武陵蛮夷地区的儿童,每收布二丈

更赋

更赋是对按规定应该服役而未能服役的所征课的代役钱。汉代规定,每个成年男子都有服正卒、更卒和戍卒的义务;但不是一到服役年龄就要去服役,服役的数也不需要那么多,当不需要服役或有钱不愿去服役时,可以按规定出钱代役,这种代役金叫更赋。

汉代的更赋,其征收标准是:(1)正卒:如不亲自服役,可纳钱二千,由政府雇代役。(2)戍卒,如不服役,每每年纳钱三百。由于戍卒的数因国家劳务的多少和用兵况不同而有增减,特别是东汉时,戍卒多征发犯罪之充当,更赋的纳和使用,不同时期有多少差别,这就使充作徭役的基金(更赋)有一部分余额,这个余额即归国家财政收

汉代的徭役,还有一项重要的措施:买复,即出卖免役权。买复始于西汉文帝,当时向国家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买到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就可取得免役的权利。汉武帝时多次许民买复,如元朔(公元前124—前123年)年间,因军费开支过多,府库空虚,于是允许纳一定数量的婢后,免除终身服劳役的义务。元封(公元前1o9—前1o8年)年间,允许粮食买得免役权。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又卖武功爵,分十七级,这次是收钱或黄金,凡买到规定的爵位后,可终身不服徭役,不纳更赋。

买复措施的实行,虽然国家可暂时获得一笔收,但从长远看,对国家是不合算的。几十年后,元帝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因服役的少了,给国家带来了困难。当然买复这一措施对富豪、权贵之家是有利的,但富豪之家免除了徭役,封建统治者就会把它加在劳动民身上,使劳动者不胜其苦。

关税

关税在汉代,关税属于通过税质。包括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两种。内地关税是指对通过主要关卡的货物的征收;国境关税则是指同匈等民族通商贸易所征的税。

秦汉以前,设关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行旅货物,以纠察违法行为。但是关卡之多,为各国商旅所不便。秦统一全国,为商业往开通了道路。汉初,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以沟通各地财货,活跃城乡经济。文帝时,把关也撤掉了。景帝四年春,因吴、楚、赵、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联合发动叛,又复置诸关,但没有说明收税之责。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o1年),才有明文记载,在武关设官收税,不过税率不高,所收的钱,也不列国家财政,仅供“关吏卒食”,所以财政意义不大。发展到东汉,关税显重要,征收也较繁苛。延康元年(公元22o年),曹歪上台时下了一个诏文,指出关津加重征税,于商民不便,今后要减轻关津之税,恢复十一税率。可见,东汉末年,关税税率已超过百分之十。至于同匈设关贸易,主要是为维护民族关系,是否课税,如何课税,税率高低,有无优免,等等,史籍没有记载。

酒专卖汉代对酒实行专卖,始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榷酒酤”。但只实行了十七年,因在盐铁会上遭到贤良文学的坚决反对,不得不作让步,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东汉时,因所属统治区缩小,又常遭水旱之灾,所以一再禁止私卖酒,可见一般况下实行的是私经营国家征税制。

西汉的专卖政策,是同汉代的国策相适应的,特别是汉武帝时,为了满足其安边扩土的需要,广开财源,所以,对盐、铁、酒实行专卖,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汉代的专卖政策确实为国家财政带来了好处,解决了战争带来的财政困难,有助于增强力,有助于国防建设和边境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汉代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盐铁在专卖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弊病,主要是价格太高,民多不便;铁器质量粗劣,又无选择的余地;有时还征调民去服徭役。

车船税和缗钱令

车船税:对车、船所有者征收的税。此税始于西汉武帝年间,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初算商车”。征收的对象为商和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以外的其他车、船所有者。凡商贾的轺车(由一匹马驾驶的轻便车)每辆二算;其他有轺车者,每车一算;如属官吏、三老、北边骑士,其占有的车不征税。五丈以上的船征一算。

汉武帝的缗钱令,首先针对当时的商和手工业主,对他们所有的钱、物征税,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扩大了征收范围,凡豪家及中产之家的财产,包括缗钱商货、车、船、田宅、牲畜、及至婢等,均在征税范围,需要一一评定,汇总征税。这种做法,必须遭到豪富巨商的抵制;或以多报少,或匿而不报,不愿分财以应国家之需。其实,汉武帝早已估计到这个问题,颁布税法时,即有罚则规定。所以,当豪富巨商争相匿财时,汉武帝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颁布告缗令,并任命杨可主持告缗工作,鼓励大家揭发检举偷、漏税之;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还出赏格,对告缗者赏给查出财的之半。其结果,“杨可靠缗遍天下”,中层以上之前大抵皆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和光辉的七天无休止性爱 红裙之殇 好姐姐 斯德哥尔摩之恋 金屋寡妇 与一起旅游的少妇 好友妹妹 妈妈和爷爷的乱伦 父女代价 最强御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