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霸问郭崇韬,咱就这么回去,咱来什么呢?
郭崇韬说,这是我的一计,我这是让王衍先撤兵,等王衍撤兵后,我想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李存霸说:“好,这个主意好。”
郭崇韬当然不愿意退兵了。他和李嗣源商量好了,李嗣源在那边打高兴周,他在这边打西蜀,李嗣源要在那边大获全胜,他要在这边一无所获,他也觉得他面子上过不去。
另外,郭崇韬也想一举拿下西蜀,尽早统一全国。
前文在分析各国力量的时候说了,南方七国占了全国九分之四的地盘和,李唐占了全国九分之五的地盘和
,南方七国中的西蜀占了全国九分之一的地盘和
,李唐和整个南方七国比,他们的力量相差不大,他们是一方九分之四,一方九分之五。如果李唐把西蜀那占全国九分之一的地盘和
收过来,那就成了李唐占全国地盘和
的九分之六,和除西蜀以外的南方六国占全国地盘和
的九分之三的比例了。到那时李唐再想灭南方六国就容易了。
所以,郭崇韬才这么想把西蜀灭掉。
******
再说王衍。
戴荣回去后,他把他这次见郭崇韬的况就和王衍一说。
王衍听了后,他非常高兴。
这时,王衍就准备撤兵。
这时候,有一个叫凌守的的
说话了。
凌守是西蜀丞相凌异
本家的一个兄弟。
凌守说:“皇上,您说郭崇韬会讲信用吗?万一他退了兵之后再回来可怎么办?咱退兵和他退兵可不同。他那边都是好走的平原路,他退了兵之后想再回来容易。咱这边都是难走的山路。咱退了兵之后再想回来,还是走上山路,就更不容易了!”
王衍说:“郭崇韬那么大的丞相,他不会说话不算数吗?真格的,他那么大的李唐丞相会说话不算数?”
凌守见王衍这么说,他不说话了:万一王衍的猜测是对的呢?退兵也有退兵的好处。退兵是退了兵之后让这些兵发展农业,让国富民强。万一听我的坏了事呢?
凌守心想:看来王衍已经决定退兵了,我就是再说,也没用。我再说只能是给皇上添烦。
凌守想到那些,他就没多说什么。
王衍决定退兵了。
******
王衍想退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衍想退了兵之后,让一些士兵开些荒种些地发展发展他的国力。现在正是春天,正是开荒种地的时候。西蜀是小国,西蜀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要打长期的战争,就得花费好多的军饷。需要军饷就得对老百姓要,对老百姓要少了不够,对老百姓要多了闹不好就会引起农民起义。对于这个,王衍也反复考虑过。
王衍兵退了二十里。
******
几天后,王衍听说,郭崇韬又退了二十里,他又随之兵退了二十里。
数些天后,王衍和郭崇韬就都退到百里之外了。
王衍见郭崇韬确实退了,他就开始安排他下一步的事了。
王衍让一些兵开荒种田去了。
王衍十万兵下放了五万。
这就说明小国子得需要
打细算。像李唐那样的大国拿出二十万
马来,他们国内的老百姓压力不大,像西蜀这样的小国拿出十万
马来,他国内老百姓的压力就非常大。
王衍将他十万马下放了五万,他把留下的五万
马驻扎在一个叫凤尾坡的地方。
王衍没敢把所有的马全部下放,他也没敢把他
马离剑门关太远了,因为郭崇韬的
马离剑门关不远,他对郭崇韬还不十分放心。
王衍觉可没想到,剑门关那边真出事了。
******
再说郭崇韬。
郭崇韬听到王衍退了兵之后,王衍将马解散了一部分的消息之后,他“哈”,“哈”大笑。
郭崇韬马上传令升帐。
郭崇韬升帐了。
郭崇韬拿起了一支大令:“李粗霸听令!”
“在!”
李存霸站出来了。
郭崇韬命令道:“李存霸,我给你一万铁骑,命你火速赶往剑门关,去打剑门关!”
“得令!”
郭崇韬又嘱咐道:“为了加速行军,大批量的粮你们就不用带了,你们只随身带些
粮就行了。”
李存霸答应道:“是。”
李存霸答应一声,他出去了。
郭崇韬又拿起了第二支大令:“李存孝听令!”
“在!”
李存孝也站出来了。
郭崇韬吩咐道:“我给你一万起兵,命你火速赶往剑门关,去支援李存霸将军!”
李存孝答应道:“是。”
郭崇韬又吩咐道:“你还要带上些粮支援李存霸将军。”
李存孝说:“是。”
李存孝也答应一声出去了。
郭崇韬又拿起第三支大令:“孔廉听令!”
“在!”
孔廉也站出来了。
郭崇韬吩咐道:“孔廉,我给你大兵一万,命你赶往剑门关,去支援李存霸、李存孝两位将军。”
“是。”
孔廉答应一声,他也去了。
郭崇韬打发走了李存霸、李存孝、孔廉之后,他也领剩下的七万马起兵了。
******
先说李存霸。
李存霸是一路
马。
李存霸领着一万马飞一般地向剑门关赶去了。
李存霸的第一路马是轻装前进,他的
马走得非常地快。
所谓的轻装就是除了带一些必要的物品外,其余的什么都不带。
他们这些也就只带了些
粮和水。
他们这些的马可以飞一样地往前走。
书说简短,李存霸的马到剑门关了。
李存霸的马到了剑门关后,他就攻开关了。
******
现在西蜀受剑门关的是德飞雄。
王衍怎么让德飞雄受剑门关呢?
王衍走的时候,他也考虑了,让谁守剑门关呢?让韩涛?不行。韩涛的武功最好,韩涛也够帅才,他还想让韩涛训练马。让戴荣?这些天来王衍对戴荣起疑心了,他见戴荣和郭崇韬有些眉来眼去,他怕到时候戴荣会背叛他。他只好让德飞雄守剑门关。
在王衍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凌守也劝过王衍。
凌守说:“皇上,德飞雄这个
做事毛手毛脚的,遇事又缺乏
脑,他能守得住剑门关吗?”
王衍说:“郭崇韬不是同意讲和了吗?”
凌守说:“郭崇韬这个
险狡诈,他就是他同意讲和,咱也不能不放。”
王衍说:“难道郭崇韬那么大的李唐丞相不会不讲信用?”
凌守见王衍这么坚持,他也不多说什么了。
王衍这么坚持让德飞雄守剑门关,他这才犯了大错。&1t;!--over-->&1t;/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