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胄披挂,威风凛凛地坐在桌案前,眯着眼仔细看着地图,仅只观其气势,高藏顿知这位便是唐国大将,英国公李绩。
李绩的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也穿着铠甲,面目颇为英俊,一脸慵懒状凑在地图前,不时朝地图指指点点,然后李绩含笑点
。
高藏顿时明白了这位年轻的身份,他自然是唐国皇帝陛下颇为器重的年轻臣子,泾阳县公李素。
虽然从未出过宫门,但高藏向来不甘被泉盖苏文掌控,虽然在泉盖苏文面前扮演着败家子的角色,可高藏暗地里却是非常的明,这些年暗中埋下伏线,不仅是高句丽国内朝堂和军中,甚至连大唐朝堂的一些
物和事迹都时常遣
打探,所以他一眼便认出了李绩和李素二
的身份。
认出以后,高藏立马露出惶恐之状,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
“东边藩属小国之主高藏,拜见英国公足下,拜见泾阳县公足下,王师义伐不臣,小王未能依约开城,不胜惶恐,小王向两位公爷请罪。”
本是高句丽国主,开说的却是中原汉话,甚至还带了几分关中腔,只是听起来颇为生硬,味道怪怪的。
李绩和李素这才抬起,淡淡瞥了他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又垂下
,继续盯着地图。
“子正,你继续说。”李绩淡淡道。
李素笑道:“是,舅父大,依我之见,咱们在平壤都城内还可停留一
,毕竟还有很多事未曾解决,咱们是王师,不是盗匪,不能光杀
抢掠便够了,此时都城既已
,接下来便需封锁四面城门,派出斥候打探泉盖苏文所部的行军进程,以及,严防平壤城外附近的乡民集结成团,对咱们反扑,所以我觉得最好派出一万轻骑化整为零,
夜对平壤城外的乡野村庄进行巡弋,但凡发现十
以上聚集者,无需审问,直接诛杀。”
李绩点:“子正所言有理,正当如此,方可防于未然,为我大军剪除祸患。”
舅甥二聊了许久,高藏却一直保持跪拜的姿势,
也不敢抬,二
对他仿若未睹,冷漠的态度令高藏心中越来越惶然,最后身躯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聊了一炷香时辰左右,李绩和李素悄然对视一眼,觉得火候差不多够了,李绩这才抬起,仿佛刚刚才看到高藏似的,一脸惊讶且意外地道:“咦?这不是高句丽国主么?啊呀!国主是我大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怎能对李某行如此大礼,说出去岂不是教天下
耻笑我大唐
了礼法?国主快快请起。”
高藏身躯猛地一颤,心中愈发惊惶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