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高勇吓得差点魂飞天外,直接晕过去,极度惊慌紧张之下,刚掉了两颗门牙的嘴里似乎也不那么痛了。
他结结巴巴的为自己求情,“表……表弟,我再怎么说也是西秦王室的人,你这么不留情的罚判……这不是让人家看笑话吗?”
面对着这么个蠢货,檀逸之克制住自己又想一掌拍死他的冲动。
冷冷地扫了高勇一眼,充满了肃杀凛冽的气息,威慑之意十足,吓得对方不敢再吭声。
“如果我不从重处置,才是让别人看笑话!”
檀逸之做出决定之后,立刻派人把高勇遣回了青州城,由于他这次所作所为的影响恶劣,容易动摇军心,决定在施以宫刑之前先当众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负责监刑的人是杨长史,他在士兵中的威信仅次于世子檀逸之,是监刑的不二人选。
可是他却仍有些动摇,“世子,高公子虽然行事糊涂,可毕竟是王室里的人,如果这样当中打他的板子,恐怕会引起惶恐……”
他又有些犹豫的说了一句,“而且既然是行恶未遂,宫刑和二十年监禁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
檀逸之微微一笑,“师兄,你认为这刑判的太重了吗?如此便对了,越重才越好!”
杨长史尴尬地说:“这我倒是不明白了,请世子指教。”
“高勇的确行恶未遂,如果单单按照西秦的律法来讲,判罚的是有些重了。可是师兄你别忘了现在不是普通的时候,而是战时,这时最忌讳什么?人心不稳,军心不定!”
“当初兵之时,我们便说了不惊扰大燕的百姓,争取民心,又有世子妃暗中宣传舆论,这才接连生百姓们主动纳降的事情。可是眼下出了这档子的事情,岂不是败坏了西秦士兵的名声?”
杨长史若有所思,“的确,如果不从重处置高勇,会引起大家的轻视傲慢之心,到时候人心涣散,再想聚拢可就难了。”
“再者说了,高勇欺负的人正是宁阳侯府的三小姐,她不是普通人,是大燕侯府官宦之女,又和世子妃有些牵扯,于公于私这事情我都该有一个交代。”
檀逸之想起萧易安来,严肃的心情又有了缓解,语气放轻松了一些。
“这次判的是重了些,可是非常之时就应该使用非常手段,更何况高勇这人生**荡,是个纨绔子弟,这个大罪名的确是他犯下的,没有冤枉了他。”
杨长史点点头,“世子说的有理,那下官这就前去监刑了。”
檀逸之身边的随身侍卫,多数是跟随他多年的人,是他的亲信,也有一部分是从西秦刚带来的,所以让他们一并观刑,震慑人心。
二十大板轻则能打得皮开肉绽,重则就能打的丢了性命,全看行刑之人的下手轻重。
之所以没有立刻要了高勇的性命,是因为后面养好伤之后,后面还有一道宫刑等着他,之后就是送回西秦的二十年监禁生涯。
至于青州的当地官员江大人,逃不了怂恿之责,已经在同一天被斩了人头,挂在旗杆上示众。
他带去的那些下属,都是帮凶,按照不同的轻重程度一一处罚,谁都没能逃得了。
等到逐个行刑完毕之后,此事才告一段落。
萧易安知道此事后并不意外,因为她知道檀逸之是不会偏袒徇私的,尤其在这个紧要关头,更是只会重惩,绝不能轻纵。
不过既然此事生在金泉寺,还是要与静慧师太交代一下才是。
午睡之后,她起身前往广明堂,去找主持师太。
结果才走到门口,就看见原本应该做功课的几个蒲团上都没有人,前面搁置的木鱼也不见了。
只有一个年纪尚轻的尼姑拿着扫帚清理,地上是一缕缕的黑,不知是哪个女子的三千烦恼丝,如今尽皆了断,落得一个清净自在。
萧易安上前问:“小师傅,敢问主持师太如今在何处?”
那人弱弱的答道:“师父在后面的禅堂里,给新剃度的弟子讲本寺戒律。施主若是想找主持,朝后面的方向直走,然后左拐第三间禅房就是了。”
“多谢小师傅。”萧易安抬步想走,又随口问了一句,“是哪位贫苦人家的女儿来寺里出家吗?”
金泉寺远近闻名,是出了名的香火鼎盛。
所以有囊中羞涩的农家,遇到困境孤苦无依时,会将女儿送进寺里出家为尼,起码还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附近有些心灰意冷之人,看破红尘,也会自愿出家。
这小师傅摇了摇头,“不是,原是寺内的一位小师妹,她是带修行,刚刚才让主持……哎,施主!”
她话还没说完,萧易安就已经急匆匆的快步离开了,只留下后面那人的声音还在禅堂里回荡。
带修行?
这金泉寺里带修行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萧瑾绣!
她依言朝后面的方向直走,然后左拐到了第三间禅房,果然见到了静慧师太和那位刚剃度不久的师傅,那人果真是萧瑾绣!
萧易安脑中一时热血上涌,已经被弄懵了,这种情况真是大为出乎预料。
她本想等平定乱象之后,将萧瑾绣放回去成亲嫁人的,可是转过头来她竟然剃度出家,遁入空门了。
难道是因为之前自己与她说的那些话,萧瑾绣知道自己的兄长和姐姐都已经离世,受不了这个打击,才一时冲动做出了这个决定。
静慧师太见她进来,对眼前的弟子说:“圆痴,你且回去修行,有什么不解之处再来问为师。”
答了一声“是”后,萧瑾绣转身退下。
临离开之时,萧易安心有不忍,急忙叫住了她,怕她不理,又抓住了她的手腕。
刚想开口时,萧瑾绣却先说:“施主,贫尼已经脱离红尘,皈依我佛,世间再无“萧瑾绣”这个人了,方外之人不曾有什么留恋,告辞了。”
说完,轻轻的挣脱开萧易安抓着自己手腕的力道,施施然而去。
离开时的那种果断和决然,还真有几分出家隐士的感觉,似乎真的要隔绝一切,不再与这个尘世有任何的不舍和流连了。
萧易安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恰如遗世独立,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她既然已经看破世事,现在心境澄明,旁人是劝不住的,你又何必纠结呢?”
萧易安转过头,是主持师太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静慧师太,她自小在侯府里长大,性格骄纵,虽然在金泉寺里待的这几年磨平了棱角,但是还没到心如止水,勘破红尘的境界,这次的剃度出家,恐怕只是一时意气的之争,将来还是会反悔的。”
“这倒未必,昨夜我与她彻夜长谈,曾与她深谈开解了一番。”
静慧师太说,“言语之中,她倒是有些大彻大悟的意思,想要割舍一切。这才求着我为她剃度,取了法号,想要正式出家,不再回归尘世。”
“或许她的确是被一些事情刺激到了,但是既然已经做了抉择,尘埃落定,她有自己的路要走,别人没法干涉。这一生的时光何其之多,难道萧姑娘能保证,将来她嫁人生子,就定然能寻到个如意郎君,幸福美满,一生顺遂吗?”
萧易安被这话问住了,未来的事情谁敢断言,怎么能够预知结局?
她又怎么会知道,如果萧瑾绣走了另一条路,是忧是喜,是悲愁还是喜乐,能保证她比现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