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二叔公
……
一个时辰过去,朱凤有并未出现。徐君明并不意外,到底是善财难舍,不让他吃点亏,他不会低。
看到上三竿,徐君明收起膝盖上的四枚法符,撤了‘四象诛邪阵’,站起身来。
看着早上清亮明媚的阳光笼罩下,有几分沉寂的探花村,徐君明高声道。
“昨夜尸妖、厉鬼已为我所收,若是其中有你们的亲,便来朱二郎家见我,我为你们度亡灵,不再让它们骚扰探花村。”
徐君明不会传音之术,更不会‘虎啸法符’,但用法力来催动声音,却也能笼罩整个探花村。
一连喊了两次,足够所有听到后,便停了下来。
虽然前面搜刮朱凤有的时候,他没客气。但身为茅山弟子,降妖伏魔,积累功德,也是自己的本分。
当然前提是这妖魔的修为不能出自己太多。
逞英雄也要看实力!
……
等了一会,朱二郎宅院周围开始出现了探探脑的窥探者。
艳阳高照,越来越多,胆子也不自觉的大了起来。
逐渐围到了朱二郎家的院子外面,但看到身材高大,背负桃木剑,气质飘逸的徐君明,却不敢进来。
“二叔公来了!”
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群纷纷让开,一个身穿青色麻衣,须皆白,
矍铄的老者,拄着拐杖,从
群让开的通路中走了进来。
徐君明迈步从石磨上跳下,上前两步,单掌竖起。
“老居士有礼!”
“道长有礼!”
老者连忙欠身还礼后。
“敢问道长仙居何处,为何来我探花村?”
对于长者,徐君明向来尊重,当即答道。
“贫道乃南茅山门下赶尸道,送朱富与朱石
二
尸身归乡安葬。不曾想昨夜遇上尸妖和鬼魂作祟,便顺手擒拿。原本想将他们除去,但看这些鬼类都是本村
氏,虽成鬼物,却很少伤
。”
“再加上我道家慈悲为怀,便暂时把他们拘押在后面朱二郎家堂屋中。天明之后,请诸位到场,商量出一个解决之策。或杀或放,贫道也好放手施为。”
“道长…千万杀不得!”
老者连忙道。
“…这些魂都是本村故去的村民,虽成鬼物却并未伤害
命,还望道长慈悲,施展法术,替他们度亡魂,早
回!”
说罢,老者便要跪下。
徐君明连忙搀住。
“老居士请起。…保境安民,护持一方乡里安定是我道家责任,度亡魂自无不可。只是有几个问题,还望老居士能解惑一二?”
“道长请问。”
徐君明点后,“我看这些
魂既有新亡之魂,也有早死之鬼,想来是经年积累,所以本村的鬼祸可是已经持续多年?”
“并不!本村乃是祖上出过探花郎的清明之地,门石碑更是前朝御赐,多年来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从未出过什么妖鬼之祸。”
“但是一月之前,天降大雨,山洪,冲垮了村南边清水河河道。幸好本村建于高处,并未损伤
命,虽然田产被冲毁不少,但本村尚有余粮,倒也饿不着。”
“等到洪水退去,老朽便跟村长商量,趁机整修河道,以免来年再受灾害!哪知道就在我们挖开河堤,准备修缮的时候,居然从地下挖出了一其大如翁的蓝色大玉
!”
“蓝色玉?”
“正是!那玉篆刻许多我们看不懂的图画,玉质纯粹,内有烟霞。村长说乃是上等蓝田玉。这玉
更是上天赐予我们探花村的异宝,所以让朱大石等
找来铁锨、杠
等物,打算把这大玉
搬回村中,哪知道…!”
老者脸上露出后悔之色。
“如何?”徐君明心中好,追问道。
“哪知道那大玉一搬动,清水河中突然冲出一
黑烟,紧接着北方一
云气疾如奔马般奔涌过来,清朗的天空很快变得
云密布,大家认为冲撞了龙王爷,一
脑全跑散了。”
“结果第二天,村长一家,朱大石一家,只要搬动那玉的
当天晚上全死了。”
老者眼中透出浓浓的恐惧。
徐君明催动‘净心符’,淡青色的灵光没老者识海,后者脸上所有的不安和惊慌立时消散。
脸上露出一丝困惑,没等他弄清楚自己身上的变化,徐君明便催促起来。
不敢怠慢,老者连忙继续道。
“…村里组织,把死去的四家,共计十九
全部埋进祖坟。此后三天一直平安无事,也没有再死
。但就在大家松
气的时候,那些死去的
,包括村里早些年横死的
,居然全都活了。”
老者说的很流畅,净心符安抚了他恐惧的绪。
“这些早死的晚上亥时三刻归家,早上卯时一刻,
打鸣的时候离开,每
如此。虽然未曾害
,但终究是死去的
魂鬼物,从他们出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七
。”
“这七来我们探花村四百六十七
,整天惶惶不可终
。还望道长慈悲,收服这些
魂鬼物,还我们探花村一个清净。”
说罢,又要下拜。
“老居士免礼,既然探花村之事已经被贫道碰见,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多谢道长!”
“先不忙谢。探花村作孽的尸妖鬼魂,我都已经收服。今晚便做法送他们去地府回,转世投胎。只是做法事需要一些东西,还望老居士及贵村上下,能为我准备。”
“道长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就好。”
“我要四角长桌一张,香炉一尊,信香三十六支,烛台四座,红烛四根,没去皮的高粱米一斗,五尺黄麻布一面,三尺黄麻布四面,手腕粗的竹竿四根,装满净水的铜盆一个,黄纸三刀。…可记下了?”
“道长放心,老朽这脑袋还算好使,所有东西都已经记下。”
“那就好,一应诸物,要在傍晚前准备好,并送到这里来。”
“是!”
“你们挖出来的大玉现在在哪?”
“还在河滩上!”
“找两个带我过去,此乃祸事根苗,要早些制服。”
“道长说的是。”老者转过,“阿福,二楞!”
一个锅盖,眼中带着一丝狡黠;一个大高个,色木讷,大约二十出
,穿着旧汗衫的男子跑了过来。
“二叔公!”
“你们两个带道长去河滩上看看那玉。”
“二叔公,能不能换个?那东西太诡异了,谁粘谁死,我还没娶媳
呢。”锅盖
阿福道。
老者一砸拐杖,怒道:“又没让你去碰那鬼东西,你只需带着道长过去就好。再说,道长本领高强,你怕什么。”
阿福看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道,眼中露出明显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