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熙和园,傅十一左转拐进小竹楼时,却在拐弯处看到一个躲闪的身影,瞧着又有几分眼熟,傅十一喊了一声:
“可是傅达媳?”
已经拐了进去的身影,听到傅十一的声音,迟疑的一下又转了出来,正是傅达媳。
藕苗栽种完后,滋润培土这样的琐碎之事,傅十一便没有让傅达媳和傅盛意过来帮忙。
正因为如此,傅达媳才心慌。
她得知麻姑小儿去找她儿媳
套话后,便隐隐有所猜测,麻姑家估摸着也盯着南山郡这个差事呢,刚才她就是找个由
想去熙湖帮忙,顺便盯着麻姑一家,不想却碰到了十一姑。
为了以防万一,傅达媳心一横,觉得还是早点把事
定下来为好。
傅十一看傅达媳犹犹豫豫,便道:“可是有事?”
傅达媳抬
时,脸上的犹豫已经变成了羞愧:“十一姑,傅达因为公爹的事,整
醉酒,为此把您的差事都给耽误了,盛意见着心里过意不去,便托我来问您一声,他父亲去南山郡冯家的差事,可否由他来替换?”
傅达媳小心翼翼的觑了眼傅十一,见对方没有话,急忙又添了一句:“盛意他虽然没去过南山郡,但是本事却比他老子强,而且年轻,身子底子好,每年来回几趟都没问题的,十一姑,您看.......”
傅十一没有立时应诺。
她记得当初让盛意一家搬进古崖居也是傅达媳的主意,当时她还问了对方,傅达可同意了,傅达媳
满
应诺全家
都同意了的,结果傅达回来后,两夫妻却吵了一架。
她当时还在竹楼外站着听了一耳朵。
傅达是埋怨他媳没让盛意留在老
身边伺候。
毕竟老都是跟长房过活的。
她们夫妻感的裂痕似乎也是由此开始。虽然平
里傅达夫
隐藏得很好,但是两
面和心不和,傅十一又岂会看不出来。
傅十一想了想,还是打算亲自见过傅达父子再做决定。
她不想再因为这些不足轻重的事,让他们夫妻矛盾越演越烈。
.......
小竹楼不远处,盛意媳正抱着自家儿子,打算返回白蚁山,却冷不防看到自家婆婆和姑
在谈话。
她心里咯噔一下。
婆婆十有**是在谈,让盛意去南山郡这件事。
傅盛意媳脸上闪过一丝恼怒,她就没见过哪个婆婆如此歹毒,硬生生要把新婚不到两年的儿子儿媳拆散的。
此时傅达刚好扛着锄从灵田锄
回来。
盛意媳眼睛一亮,豁然转过身来,也顾不得规矩,拉着傅达就进了客厅,当场就给傅达跪了下去:
“爹,您可得帮帮我和盛意啊。刚才我瞧见娘就站在熙和园门和姑
聊着让盛意去南山郡的事
。”
“盛意是您儿子,他什么况,您最是清楚的,他自幼便长在闫阳木林东城,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十里外的叶城县,南山郡距离我们古崖居几千里,这得翻过多少座大山,淌过多少条大河呀,一路上还有山贼水匪,儿媳我想想都后怕。
“娘狠得下心,让盛意去冒这个险,可是我不想让狗剩尚未满岁就没了父亲啊。爹,就看在您亲孙子的份上,帮帮我和盛意吧,呜呜呜呜!”
盛意媳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还暗地里掐了把怀里的狗剩,狗剩吃痛,哇的一声也跟着嚎了起来。
傅达脸色很是难看。
搁在身后紧握的双手出“咯吱咯吱”可怕的声。
那个毒竟把他的话当作了耳旁风!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如今却是变本加厉,是可忍孰不可忍!傅达眼里出噬的光芒:
“我这个一家之主还没断气呢,那个毒便上赶着想要作威作福了,只要我还有一
气,这个家就抡不到她来张狂!”
傅达说着,一掌劈在一旁的茶几上。
茶几应声而碎。
盛意媳眼眶的泪珠还晃
着,可却被吓得忘记了哭嚎。
她本意只是想要让公爹出面阻止这件事,哪想到公爹会如此震怒。
莫不是大白天的又灌了黄酒吧?真真是.......
盛意媳见自家公爹像失了理智般,后怕婆婆因此出事,转
自家相公又怪罪在自己
上,眼珠一转,忙补充道:
“爹,您知道的,盛意最是孝顺,从小到大就没违逆给娘一件事,若是被他知道是我让.......”
盛意媳话还说完,傅达丢下一句“你且放心”便闯了出去。
迎面刚好撞上回来的傅十一和傅达媳。
傅十一正想着找他谈话呢,不想对方一见面就给自己跪了下来,而且张便说出了惊
的话来。
“十一姑,恳请您做个见证,我要和杨氏这个毒和离!”
刚收了泪,放心不下,抱着孩子追着出去的盛意媳听到“和离”二字,亡魂直冒,身子软软的倚在了门扉上。天知道她公爹是了什么疯,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随后又后怕不已,若是让自家相公知道,此事与她有所关联,那........
她此刻恨得肠子都悔青了,若是她早知道公爹那么不靠谱,打死她也不会向他寻求帮助。
和离?!
傅十一也被这两个字吓到了,她知道在古代,对素来苛求、规矩甚多,一个和离的
,被扔回娘家,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都是好的。
傅达怎会说出这样的惊天之语!
她连忙看了眼一旁的傅达媳杨氏。
杨氏一开始也是满脸不可置信,随后突然仰哈哈大笑,边笑,眼角的两行热泪瞬时唰的一下边落了下来。
“若是我没替婆婆守了三年的孝,有三不出之由,傅达,你是不是就想着一纸休书把我给打了,啊?!”
杨氏几乎是咬着牙把话说完的。
“哼,算你这个毒有自知之明。”
傅达看也不看杨氏一眼,转而认真的对着傅十一道:
“十一姑,杨氏目无尊长此为一,最为重要的是,她违逆了子出嫁从夫的戒条。自她嫁到我们傅家,别说听从夫君的话了,就连征求意见也没没有过,无论大事小事,从来都是她一个
说了算,事后轻描淡写的提上一两句便了事。”
“为此东城老老少少都取笑我是个不带把的,都说没见过这么怕媳的。我想着,她是为了这个家好,我也就忍了她几十年,可如今她为了满足自己
益膨胀的虚荣心,不惜活生生的拆散自己儿子儿媳,我们傅家断断容不下这样的毒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