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尾船上,赵公子目瞪呆:“济州城,这个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为天朝水师提供锚地和补给,是下国文武应尽的义务。”朴成搓着手,谄媚道。
“呃……”赵昊心说,难道对方把自己当成官军了?略一寻思便道:“我们不是官军,是皇商,为朝廷运送漕粮的……”
这话倒也不假,毕竟船队顶着个奉旨运粮的名,隆庆皇帝还在未来的海运公司里有
呢。
“漕粮海运?”朴成却蹦出个京师热词儿来。
“哦?你也知道?”赵公子吃惊的看一眼朴成,没想到这厮消息还挺灵通。
“我朝一年三贡,跟天朝的联系之紧密,胜过任何藩属。”朴成颇为得意道:“我朝每月的塘报上,大半都是在介绍天朝的最新动向,小半才是我们自己的事
……”
“你们这可是窥伺我朝啊。”赵昊扇着帽道。
“不不不,这都是我朝在国子监的留学生,在公开塘报上看到的消息。我朝自内心的崇拜天朝,想要紧随天朝的步伐,一步也不敢掉队,所以才自的把消息传到国内啊。”朴成忙不迭解释道:“我朝对天朝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故意刺探,更不可能心怀歹意的!”
“唔。”赵昊其实也就是随说说,他对李朝
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李朝的立国之基就是‘事大主义’。
所谓‘事大主义’,就是所谓‘大国之命不可不从,大国之政府不可不事’,是一种小国面对大国时的生存之道。
朝鲜半岛臣服中原王朝已有上千年历史,不管新罗、高丽还是李氏朝鲜,都对中原王朝采取不同程度的‘事大’政策。
但新罗和高丽都曾与中原王朝生冲突。高丽王朝甚至还曾僭用‘天子’、‘皇城’等称谓。显然,那时的‘事大’更多的是面对强权的一种自保之术。
不过随着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在朝鲜半岛根蒂固,‘事大主义’也作为一种理念,在这里生根芽了。特别是元朝征服高丽后,高丽不得不取消一切僭越、严格落实藩属体制,彻底融
了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中。
到了李朝建国,这种事大思想更是登峰造极。
众所周知,李朝是以威化岛回军为契机而建国的。洪武二十一年,高丽王朝策划北伐大明,大将李成桂率军行进至鸭绿江威化岛时,动兵变回师。其理由便是‘以小事大,保国之道’,而北伐明朝之举违背事大主义。所谓‘今不俟命,遽犯大邦,非宗社生民之福也’。
这一宣称在朝鲜半岛是具有法理、正统
的,于是得到了高丽臣民的广泛支持。结果李成桂兵不血刃夺取了高丽的政权,并在洪武二十五年取代高丽,建立朝鲜王朝。整个建国全程都高举大明旗号,并请大明太祖皇帝下赐‘有明朝鲜国’的国号。
可以说,李氏朝鲜本身就是在事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如果他们对大明有任何不良企图,先会直接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是以李朝建国及巩固后,更是自内心地‘事大’。李朝两班大臣谁与天朝关系密切,谁就重权在握。国王倘若失欢于天朝,则王位不保。因此争献媚于大明,甚至时常有议愿以举国内附中华者。只是大明嫌弃半岛地贫多,不想多个拖累,才每每十动然拒的。
两百年过去了,这种‘事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行为模式,刻在李朝
的血脉中,所以朴成
的言行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反而觉得本该如此。到是赵昊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有些少见多怪了。
~~
朴成庇护走私,而且是在比邻京畿的渤海湾中走私,当然要时刻关注大明的政坛动向,以免撞到天朝严打的枪
上。
近来他又惹到天朝的运粮船队,自然更加关注天朝塘报了。所以他早就猜测,自己惹到的,并非天朝官军,而是近来搅起天朝朝堂‘漕海之辩’的江南集团了。
塘报上说的很清楚,江南集团试行海运数次,皆获得成功。因此在廷议中与漕运派打平。
俗话说‘民
报读得多,政治水平涨得快’,朴成
研读大明塘报数年,自然明白这短短几句话的分量。
漕运集团在大明耕耘多少年了?实力有多强?反正他认为是无敌的,不然也不会把赃款存到漕运集团下属的‘恒通记’中。
而江南集团居然能跟漕运集团打平,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可怕了。
朴成又跟济州城里的海商打听江南集团的
况。那些海商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告诉他江南集团崛起于南直,支持者遍布朝野,与天朝长公主关系密切,还
受皇帝陛下的信赖。
知道自己可能招惹了这样可怕的敌,朴成
才会吓掉了魂儿。
不过当他现,自己的狗命对江南集团还有用时,他的心思一下子就活泛了。他知道这是自己此生最大的机会。只要能当上江南集团的狗,什么狗观察使,什么两班大
?谁敢动自己一指
?就连大王都要跟自己赔小心的!
想到这儿,朴成简直恨不得把整个朝鲜都献给天朝大
,可惜他没那么本事。
正自艾于自己的弱小时,他现赵昊居然对济州岛有兴趣,这下彻底来了。这可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
朴成便唾沫横飞的解释了本朝君臣的心态,末了道:“只要天朝大
开
,他们就不能拒绝,否则就是有违事大,会被政敌攻击的,弄不好全家都得来养马。所以没
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为了一片流放囚犯的飞地,跟天朝起争执的。”
顿一顿,他又补充道:“当然,公子如果能有个像样的宣称,这事儿就更顺滑了。”
“这个简单。”赵昊笑道:“回请户部下一道文,命你朝为漕粮海运提供必要便利就是。”
“那就足够了,足够了。”朴成谄笑道:“这种模糊的谕令最好,可以便宜行事。”
说着他又热邀请道:“谕令的事
不急,先请公子的船队
港休息吧,酒
,竭力奉孝!”
“这么大方?”赵公子故意逗他道:“本公子有一百条船,上万呢。也能招待的过来吗?”
“呃……”朴成一阵心虚,济州城一共才一万多
,哪儿供给的了这么大规模的船队。
但‘量耽罗之物力,结公子之欢心’的大原则不能动摇啊!朴成忙咬牙道:“能,当然能。只是耽罗地贫
稀,仅靠济州一城怕是招待不周啊。可否请一部分船到大静、旌义两县就食?这样可以招待更周到些思密达……”
紧张之下,他的大明官话里都带出朝鲜方言来了……
“哈哈哈!”赵公子大笑起来道:“这次就算了吧,不请来自对地方上骚扰太甚,还是你回去先做好准备,再做停靠吧。”
“公子真是太体恤下了!”朴成
也松了
气道:“那就让小
为船队准备些新鲜的果蔬
食和酒水美
吧,这点心意请千万不要再拒绝了!”
“唔,可以。”赵公子含笑点道:“不过酒水美
就算了吧,船队正执行任务呢。”
“公子真是御下严格啊,佩服佩服!”朴成心中遗憾,没有酒色开路,关系就难拉近啊。
“对了,本公子正在环岛游览,缺少一位向导……”却又听赵公子道。
“没有比小
更懂耽罗岛。”朴成
马上殷勤道:“不知是否有这个荣幸,伴公子一游?”
“哈哈好,那就劳烦朴右使当一回高级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