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朝中还是有明白的。”赵昊笑着给海瑞添茶。
“不是你在背后捣鬼?”海瑞却明白的很。徐阶被他整得太惨了,虽然罪有应得,但大明朝却是论心不论迹的。
哪怕证据确凿,朝野不能直接替徐阁老鸣不平,却可以指责海瑞忘恩负义、不讲规矩,来偷袭一个六十七岁老家。加之他清理诉讼、清丈田亩得罪了太多
,确实不知多少
想让他滚蛋。
“我哪有那本事?”赵昊赶紧撇清道:“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还得靠中丞罩。我还能反过来罩中丞?那不成莫比乌斯环了吗?”
“那是什么鬼?”海瑞都习惯了,愣一下便不在意道:“真不是你?”
“真不是。”赵昊点点,他当然不能让海瑞知道,自己跟高拱做得龌龊
易了。
“好吧,就当不是你。”海瑞看他一眼,不再纠缠这个问题道:“但无论如何,我最多也就能
满一任,也就还不到两年了。这两年里他们能老实,到时候我一走,恐怕又会原形毕露了。”
“唉,治标不治本,终究是徒劳啊。”海瑞无尽怅然道:“要想避免走政息,根本在
不在事,可惜我这个巡抚,也不可能把所有
都换了——尤其是那些代代相传的书办胥吏,他们就像蚊蝇一样,到了冬天就藏起来,转年回温,又出来吸血吃屎了。”
“咳咳……”赵昊差点呛到,无奈的掏帕子擦擦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集团也担心,未来最大的风险,就在官府的态度上。”
“你们确实得早点考虑了。”海瑞点点,这正是他要跟赵昊说的。“你在江南
的那些事,说实话,好是好,还是太夸张了。侥幸碰上林中丞和老夫,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你折腾,将来换个不认同你这套的巡抚呢?有你们难受的时候。”
“嗯。”赵昊点点,心说那就只能快进到下一位了。当然这话是万万不会说出
的。
“再说,你这套用利益捆绑官员士绅的法子,本身也有问题。”海瑞严肃的对赵昊道:“先只能在江南有用,因为这里是鱼米之乡,你只要理顺了关系,总会有足够的利益分配。可换了别处呢?那些一亩地只产五六斗、七八斗的地方,你开公司能赚钱?你拿什么分配?怎么让所有
都满意?”
“是。”赵昊信服的点点道:“中丞看的很准,这种‘工程换土地’的开模式,只能在江南一带搞起,换了别处就抓瞎。”
在现代农业兴起之前,农田产量全靠土地和气候条件,条件好的能比条件差的地方,亩产高出五六倍。不然也不至于苏州一府占全国赋税八分之一。
这也是赵昊为何坚决不在江南十府之外,开设开公司的原因。赔钱的买卖怎么?
“你要不能推而广之,那就会有个大问题了——江南和别处的贫富差距? 将进一步拉大。”海瑞一脸严峻道:“江南将成为一块磁石? 强烈吸引各省的流民蜂拥而至!到时候怎么办?”
“这是好事儿啊? 就是生产力啊。”赵昊却没心没肺的笑道? 赶在海瑞飙前? 他赶紧改
道:“这不是我的说,是你的偶像在《大学衍义补》上说的。”
“你……”海瑞为之气结,瞪他一眼道:“就算短期是好事,但长期这么多流民涌? 一定会出
子的!”
“流民来多少我都要,江南养不了? 我就在海外找地方安置。”赵昊也严肃起来? 斩钉截铁道:“中丞说对了,我就是要把江南变成磁石? 吸引越多的越好!”
“你这是什么意思?”海瑞眉紧锁。
赵昊长长一叹道:“中丞,记得我跟你说过? 小冰河期就要到了!”
“你是说持续百年的极寒吗?”海瑞一凛道。
“嗯。”赵昊重重点。
~~
两也算多年**了……互相打过的嘴炮不计其数,从北京打到南京。
那还是当初在北京,两讨论朝代更替的原因时? 赵昊对海瑞讲过,很多时候导致统治崩溃的大动
? 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而是与小冰河周期有密切关系。
自夏商至今,已经生过三次小冰河了。一次是在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时期;第三次在唐末五代,北宋初年。
当进小冰河期,气温剧降,造成北方
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长达几十年的长期饥荒。
这种况下,官府财政困难,地主的收
也大受影响,自然要加强对百姓的盘剥,便又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
和战
。事实已经证明,哪怕是汉唐这样有长血槽好几条的天选帝国,也禁不起这样折腾……
但比起朝代更迭的帝王将相叙事,更让赵昊在意的,每逢‘小冰河期’,中国都会锐减过五分之四!
不幸的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已经又来了……事实上,现在便进了小冰河,大运河每年十月便上冻,三月才化冻,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赵昊告诉海瑞,真正的极寒天气,还在几十年后呢。到时候,大明也一样撑不过去!
海瑞当然会认为他危言耸听、牵强附会了。但随着赵昊不断创造迹,他的论断的说服力也与俱增。海瑞不得不重视起他的话来,让
找来各种史料,抽空忙闲的翻查起来。
殷商年代太久,查不到了。但后两次资料却很丰富,东汉末年,汉族是六千万,经过几十年的饥荒和大战
后,到西晋统一时,
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
、五胡
华。最危险时,全国汉
仅剩四百万不到……真真到了亡国灭种、文明断绝的边缘。
唐末汉族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天灾导致**,**又扩大天灾的危害,若不幸生逢这样一段时期,简直是置身于惨不忍睹的活地狱!
然后他又专门将这两段时期的霜雪冻灾做了统计,现确实不仅次数远多于从前,而且生的时间也大大提前。此外,水旱蝗灾的数量也相应激增。
接着他又统计本朝的数据,悚然现,果然如赵昊所言,自正德开始,本朝的霜雪冻灾也开始增多提前,相对应的,水旱蝗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而且他自身的体会,也与数据吻合。这五六十年,大明确实没有好光景,全国灾害频仍,百姓生活趋困苦,百姓与地主对立
趋尖锐,国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不到让绝望的地步,他怎可能愤懑的在《治安疏》中,向先帝喊出‘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最强音?
但现在,海瑞已经看明白了,皇帝也救不了大明。那么当然只有谁能就谁试试了。所以他才会在应天十府下猛药、出重手。还由着赵昊胡来——以海瑞的火眼金睛,当然能看出,他是不是真的在忧国忧民了。
当然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但海瑞还是得尽力把好方向,不要让这小子的举动,最后变成祸国殃民……
~~
炭盆暖洋洋的,两谈话的气氛却如坠冰窟,让出来喝茶的李时珍,
不自禁打了个寒噤。
“你有拿得出手的证据吗?”海瑞沉声问道:“能说服满朝诸公?”
“这太难了。”赵昊苦笑道:“先气候的变化,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根据我和弟子的科学预测,气温在未来十几年,其实将持续回暖。这种况下,我抛出小冰河的言论,哪里会有市场?”
顿一下,他严肃道:“可这只是一段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