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也不含糊,学会如何使用之后,直接端起来对着不远处的一颗大树扣动扳机。
轰然一声响,那颗比大腿还粗的大树,当场就被打成了两截。
“枪法不错啊。”一旁的王霄称赞了一句。
虽然说距离不算远,不过是一个院子而已。
可燧枪他也不是后世的工产品,不需要去考虑什么
击
度。
至于为何威力如此之大,一枪下去大腿粗的树木都能打成两截。那是因为距离近,装药多,而且子弹的径高达近12毫米。
“此物甚好。”
孙传庭并不是很高兴“可惜只有一杆。”
他对于明军火器的弊端,那是了解的清清楚楚。
朝廷的工匠过的是牲畜不如的子,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工匠
去
工细作。
所以明军使用的火器,绝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很多时候这边点火,那边就直接炸膛了。
这种质量,明军拿着上战场,谁有勇气去使用?结果只能是白白的费实力。
“谁说只有一杆的。”
王霄挥手让听到动静赶来查看的仆役们退开,迈步走向大门“我带你去看看。”
两策马疾驰,一路来到了京城西南的王恭厂。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恭厂大炸的地址,而这场生在天启年间的大
炸,直接改变了后世的历史走向。
原因是因为这次火药库大炸,导致距离不算远的皇宫受到影响。
还不满一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因为受到惊吓而死。
他如果不死,那就没有崇祯皇帝的事儿了。那以后的历史走向,将会是彻底的走向未知。
这场大炸,也是与‘通古斯大
炸’‘死丘事件’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来到这里,是因为兵仗局在这里重新设立了工坊,依旧是京城主要的火器生产来源地。
“这么多?”
孙传庭来到库房,看到木箱之中一排排上了黄油,被包裹妥当的燧枪,眼睛都在亮。
明军官军能经常的打赢流民,除了流民的确是乌合之众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明军打仗动静极大,枪炮齐鸣硝烟翻滚的。
流民百姓们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整里忙碌种地的,能看个
竹就不错了,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所以明军打流民,通常都是击溃战。因为流民们都被吓跑了,冲了自己家的阵型。
好的东西,单单只是看着感觉就是不一样。
常年在军营之中待着的孙传庭,立刻断定这间库房里百余杆火枪,都是极为难得的品。
王霄把有关工匠的奖赏与惩罚制度,跟孙传庭解释了一遍。
“这个好。”孙传庭是读书,立马就想到了典故“古之先秦,用的就是这种制度。这才保证了秦军用锐器坚甲,横扫六国。”
王霄当即就问“既然知道好,为何之前不用?”
孙传庭苦笑“太祖太宗时期,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样子。不过后来的话...”
后来就是土木堡之变,大明的军方力量遭遇毁灭打击,文官集团乘势崛起,开始疯狂踩压武
。
而曾经严格的工匠作坊,也逐渐变成了赚钱的地方。
偷工减料这种事,重要的不是偷工,而是减料。
上好的材料都被拿出去卖换钱,那做出来的产品自然是烂到炸自己的程度。
之前王霄对崇祯皇帝讲述了这方面的重要之后,勃然大怒的崇祯皇帝就让锦衣卫和东厂来了次联合检查。
结果自然是触目惊心,朝廷放的料全都被倒卖出去,还来的是
铜烂铁随便糊弄做成的兵器。
哪怕是一个中二皇帝,崇祯皇帝也明白将士们拿着这种兵器上战场,那就是在找死。
强烈的愤怒带来的结果,就是兵仗局与工部军械监,从上到下都经历了一次极为严格的清洗。
洗的非常净的那种。
单单是从这些的家中搜出来的价值,就至少在数百万两以上。
对于病膏肓的大明来说,想要自救,唯一的办法就是动刀挖掉腐
。
哪怕割自己很疼,甚至有可能会疼死。可除此之外已经是别无选择。
许多都说崇祯皇帝煞笔,谁谁谁忠臣看不出来,谁谁谁
臣看不出来。
大明上上下下多少弊端也是看不出来云云。
崇祯皇帝他不是穿越者,也没有聊天群,更加没有和后世的哪个每天互换身体什么的。
一个十几岁就登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皇帝教育的皇帝,他是真的不具备上边说的那些本事。
除非是穿越者,否则的话,真没有能看清楚迷雾之下是什么。
“新式枪械的产量如何?”
“产三十支以上。现在正在试行分工制,每个
只负责一件工作,而不是从
做到尾。熟练之后,产量必然会提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看似不多,可在孙传庭看来,这样的好东西哪怕只有一杆,也远比往里的一百杆更有用。
“这是我编纂的使用火枪与冷兵器军队战术手册。”
王霄将自己的经验书给了孙传庭“好好学,好好用。熟练应用之后,这个时代没
能打得过你。”
表面上,孙传庭自然是给面子的接下了。
可实际上,他的心里却是再说‘我打了一辈子仗,还用你个毛小伙子来教授不成?’
等他回到家,吃饭洗漱考校儿子功课,忙碌完了这些之后。才有空到书房翻看王霄给他的小册子。
这一看,就收不住闸门了。
王霄历经万千世界,当然不可能拿现代世界的理论什么的去给孙传庭。
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做事自然也是不同。
现在的王霄,不可能去做生搬硬套的事。
他写的作战手册,自然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甚至就连行文方面,也是满满的时代气息。
内容足够有吸引力,自然而然的就会让看的
迷。
等到第二天一早,终于是彻底看完领悟完的孙传庭,郑重其事的将小册子锁进了自己的百宝箱内。
这东西,后除了他的长子之外,谁都没有机会再看到。
在这个时代里,这种做法是所有都认可的。
到了以后,这就是他们孙家的传家之宝了。
之后孙传庭在军营之中见到了两万新兵。这与他之前所见过的新兵截然不同。
这些新兵的素质不错,而且士气是明军之中罕见的高昂。
询问之下才知道,不仅仅是饷银定的高,给的及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分了属于各自的土地。
如果他们战死,这些土地将会由他们的儿子来继承。并且获得一片固定面积的田地作为抚恤。
如果他们因伤退役,那只要他们活着就不需要税服徭役。
如果他们立下功勋,不奖励银子,但是会按照甲士级来分田地。
孙传庭立马就明白过来,这就是翻版的大秦军功授爵授田制。
仔细想想的话,如果能够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那必然会锻造出一支真正的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