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八大金刚级
的物,做一个小土司总可以吧?
宁为首,不为牛后啊!
叶小天亲自把他二送到府门
,眼见二
上马而去,李秋池站在叶小天身
后轻笑道:“这两个有野心,
又卑鄙,让他们去帮格哚佬的忙,正是用得其
所,东翁高明!不过,这两只老鬼会不会打格哚佬山寨的主意?”
叶小天微笑道:“我若把你派去张家,你有本事让张家的奉你为主么?所
以他们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帮我打江山,离了我,他们什么都不是!”
提溪这边,于家海和于扑满这对谋家一到卧牛山,工作热
极其高涨,没
一件事他们不想手。还别说,他们毕竟是一方土舍,曾经拥有自己的土民和领
地,治理经验相当丰富。
而格哚佬部原本住在山里,出山后不仅仅是拥有一块土地就能适应山外生
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有一系列相应的调整相配合,有这两个相助,
格哚佬部的建设和重组才迅速发展成熟起来。
于家海和于扑满刚为下山务农的族分配完土地、耕牛,按照农耕特点为他
们划建村庄,建立好比较合理的村级管理制度,回来后就找到了格哚佬,热血沸
腾地煽动起来。
“寨主,我打听过了,沿山脊往西,水银山以南那片峡谷,是无主之地啊!
因为山谷里不宜居,也不宜耕种,所以一直没有明确指定过它归谁,咱们得去占
喽!”
“是啊寨主,这么一来,咱们距水银山就更近了。听说那水银山出矿产,挖
出来就是钱。咱们要是和于家、果基家联手,把杨家赶走,应该也能分润两成吧?
嘿、嘿嘿……”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是为遵义。遵义乃播州之中心,北依大娄山,南临乌
江,是由黔川的咽喉之地,黔北第一重镇,也是杨应龙的根基之地。
因为播州距川蜀更近些,所以杨应龙这位坐拥超过贵州五分之一土地的播州
王,与四川方面的大员们关系更亲密些,反倒是和贵州方面的朝廷大员有些老死
不相往来的模样。
杨土司的府邸规模宏大,尤胜于一般藩王。议事大厅富丽堂皇仿佛一座宫殿,
举架极高,大柱藻井,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的牌匾上写的是“据德堂”三个字。
此时,杨应龙身着一袭月白道袍,斜卧在一具龙床般的罗汉榻上,微闭双目,
正倾听着下属向他禀报着事,旁边有两个蝉鬓蛾眉、俏靥如花的小丫环为他轻
轻捶着腿。
一位青衫文士打扮的正向他禀报铜仁这段时间的变化,他是杨应龙手下的
一位土司,名叫陈萧,原本担任家政一职,赵文远的父亲死后,他顺位晋升,成
了播州宣慰司杨应龙的“总理”,即大阿牧。
赵文远坐在他下首,他伪造父亲遗命,返回播州争夺家产。以杨应龙的明,
未必真的相信他所伪造的遗嘱。不过,支持赵文远获得家族之中富庶的领地,弱
化赵氏家主的力量,有利于更好控制赵家,杨应龙当然认可了这份“遗嘱”。在
他的支持下,赵氏长子不敢反对,赵文远成功分得了一大份家产,也就此成了杨
应龙的忠实追随者。
杨应龙懒洋洋地坐了起来,两个小丫环连忙跪下,拿过两只蒲的软底鞋,
给他穿上,又叩一个,悄悄退到罗汉榻两端侍立。
杨应龙听完后说道:“嗯……于监州正是看了我的那封信,知道了叶小天的
真正身份,觉得奇货可居,这才改变了主意!嘿!也背叛了我!”
于珺婷和杨应龙虽然没有三媒六证正式婚约,但这两是什么身份?密唔时
的一个约定,其效力并不亚于官方承认的婚书。如今显而易见,这位准新娘
在获悉叶小天真实身份后,果断地把可怜的杨土司给甩了,杨天王上此刻正稳
稳当当地戴着一顶碧绿的帽子……
“哈哈哈哈……”爽朗的大笑声在大殿中回,杨应龙负着双手,愉快地踱
起了步子:“想当初,我就觉得这个子拿得起、放得下,由帼不让须眉,不似
寻常子般忸忸怩怩的惹
憎厌,果然没有看错
啊!此等佳
奇
,唯有我杨
应龙才配拥有啊,哈哈……”
陈萧和赵文远相顾愕然,不管于珺婷是以准新娘的身份,还以是盟友的身份
背叛了他,咱们土司大都该羞愤
加吧?那于监州跟叶小天恐怕没羞没臊的事
儿都已经做了无数回,虽说土司大喜好
,毕竟不曾有过把不贞
娶回家
的先例,难道他竟一点不在乎么?
杨应龙站定身子,笑容可掬地道:“生苗出山,和于家秘密缔结盟约,叶小
天隐藏尊者身份,意图成为一方土司,哈哈……好啊!这些事,我本想让格格沃
去做,可惜他死得太早,枉费了我的一番苦心。没想到如今不用本官心,叶小
天就替我做了,而且还做得很好……他想做土司,好啊!这件事,我得帮帮忙。”
杨应龙又转向赵文远:“你在葫县与叶小天共事经年,对他的脾气秉应该
很了解吧?那么你这两天就留在宣慰司吧,把你对他的了解,详细说与本官知道!”
能有机会和杨天王密切接触,赵文远的骨都轻了三分,欢喜不禁地道:
“属下遵命!”
叶小天的文校和武院在一连串的风雨后,此时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从格哚佬
山寨选择的适龄儿童包括铜仁城内自愿学的孩子已经按照他们的意愿进
文校
和武院。
叶小天已经规定山中各部从明年起都要择选族酋部领们的子弟出山,文校
武院学习。他分别任命毛问智和华云飞为文校和武院的学监,华云飞同时担任武
院和文校的箭术教习。
叶小天在铜仁培养自己的“天子门生”时,紫禁城中万历皇帝正在金銮殿处
理国家大事。
申时行取出奏章:“陛下,臣这里还有一本。贵州山中自古便有山民栖居。
而今,却有山民陆续出山,铜仁知府张铎曾派推官叶小天前往安抚,出山的五部
山民便推其为五部共主。这叶小天乃京城氏,铜仁流官,竟受山民拥戴,愿奉
其为土司。以叶员之出身,若为土司,必心向朝廷,感念陛下。”
“哦?”万历皇帝想了想,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陕西道巡按御史李博贤出班奏道:“臣以为,土司一旦敕封,便世袭罔替。
这个叶小天究竟品如何、能力如何,尚不得而知,不宜贸然敕封。”
申时行道:“该员曾任葫县典史、县丞,在葫县任上曾解决大旱,剿灭盘踞
该地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