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时空,杨行密成功地打了一次缩小版的“淝水之战”。「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朱瑾带着李克用“赞助”的五千骑兵,阵斩庞师古,挫败了朱全忠南侵的念
。
坐镇宿州的全忠闻前线失败,直接撤兵,北上邢州打李克用去了。
再往前,淮南
发的大战更是不知凡几。
守江必守淮,没了淮河防线,定都金陵的南朝容错空间太小了,一不留就要被灭。
“陛下,其实淮南自唐以来,就心向朝廷。”中书侍郎萧蘧跟在他后面,说道:“安史之
时,淮南便没让叛贼得手。藩镇割据时代,河东、剑南、淮南作为三大名镇,皆为朝廷所有。也就唐末以来,中枢权威丧失,方令杨行密得手。”
“唔……”邵树德看向远处的农田。
已经过了春社节了,田野中有不少百姓在进行春耕,看到黄伞盖后,纷纷拜倒在地。
邵树德明白,淮南的态度是“坚决支持中央”、“谁在中央支持谁”。
其实这已经够了。
作为南方开发最成熟的区域,淮南心向中央,那么海量的茶叶、丝绸、粮食便为朝廷所有,同时也对江南产生着极强的压迫力。
一等国道修到扬州,也是为了将淮南更好地融
整个北方经济圈。这里有着媲美江南的水运条件,有肥沃的土地和温暖的气候,还比江南平坦、田地更多,就农业时代来说,绝对不输江南。
只要你别把它玩坏,来个黄河夺淮
海之类的把戏。
邵树德信步走下大堤,踩在松软的田埂上。
农田之中,碧绿的麦苗长势良好。
河沟之内,犹能见到灰黑脊背的鱼儿。
芦苇正中,野鸭扑飞而起,落下几片羽毛。
稍远之处,桑林密密麻麻,延伸到远处的天边。
渔
驾着小棹,在河面上划来划去。待在夏
,这些河湖之上,便会满布菱角、荷花,河湖之内,螃蟹、游鱼密密麻麻,肥美无比。
一年两熟,又有丝茶渔盐之利,还有发达的航运及海贸,淮南确实是好地方。
随着暖期的逐渐结束,经济重心的南移,确实不可避免,地理优势太大了。
“该去扬州看看了。”邵树德回到了驿道上,看着晴朗的南方,说道。
此世的他祖籍淮南,后世的他还是淮南
,两世为
,都与此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时看到淮南的一
一木,就很容易陷
回忆。前世那些早就泛黄甚至快要遗忘的记忆,一
脑儿涌了出来。
回忆啊回忆,让
着恼,又让
沉醉。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午夜梦回之时,他都有冲动,想要回到三十年前,哪怕皇图霸业毁于一旦。
清醒之后,他哑然失笑。他不是想回到三十年前,而是想回到那个
力充沛的壮年之时,回到有老兄弟陪伴的峥嵘岁月。
时光最是无
,消磨了多少豪
壮志。
萧蘧也看向南方。
扬州是陛下祖籍所在地,但自武周以来,已经过去二百余年了,与家乡的联系早就断了。
听闻太子领兵攻淮南时,就有
前来攀亲戚,结果是
鞭打出。
陛下对扬州,应该只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心
。
他真正想去的,可能还是南京。
西京三大内(太极、兴庆、大明三宫)、东京两大内(紫薇、上阳二宫)、北京临朔宫,圣
都住过几年。南京扬子宫已经完工大半,收尾工作一两年内即可完成,现在其实已经可以住
了,圣
或许想去看看?
他也对南方非常好。
圣
总说天气变冷,南方将来会变得更加宜居,会成为财赋重地。说得多了,萧蘧就愈发好,想领略一下江南盛景。
其实他现在已经有些感受到了。
北方很多地方,渐渐已经无法两年三熟了,开始向一年一熟的方向滑落。而南方却可一年两熟,长此以往,财富分布将彻底逆转——从徐州一路南下,他看到了很多征兆。
大势如此,浩浩
,无
能够改变。或许,该多派一些家族晚辈到南方去了,投
更多的资源,以占得先机。
离开楚州山阳后,圣驾沿着漕渠南下,过安宜、高邮,抵达扬州。
这个时候,烟花三月已近在咫尺。
第0章 淮南行之二
突如其来的
雨很快便停歇了。扬州城被洗涤得容光焕发,风姿绰约。
紫烟白塔,绿肥红瘦,小河似带,绿
如茵。
郊野之中,千顷良田,麦色金黄,丰收在望。
长江之上,船帆点点,千里相隔,一
而还。
春天到来之时,暖风熏得游
直醉,听闻也正是这
气息,令扬州留下了诸多
漫诗文和风流传说。
江左形胜,广陵荣乐,不知道消磨了多少阳刚之气。
邵树德对扬州有特殊的感
,但他也知道,他在这个时空无法填补那种感
,他能找到的,唯有失落和怅然。
眼所见,到处是熟悉的小溪碧野、烟村田园和
鸣犬吠的古老画风,而不是他记忆中已经模糊的井架、码
、
船和高楼。
其实这样也很好,真的很好。
他来到了码
。
其时春
融融,和风送暖。
前几
有
劝他,待到夜晚再来码
,可见到另一番盛景。
邵树德拒绝了。
他现在有点不喜欢夜晚,因为天一黑就胡思
想,
绪变得不是很稳定。也只有在白天,他才能以更从容的心态来应对很多事
。
码
内停满了船只,泾渭分明地形成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连通长江的各个港汊小河,河面上密密麻麻满是各种各样的小船。
船只吃水很
,船帮比河面也高不了多少。
货物沉甸甸的,盖着毡布。春风扬起一角,露出了船舱内花花绿绿的丝绢。
邵树德登上一处高台,举目远眺。
好家伙!小河沟的尽
,还能看到一些隐隐约约的船只身影。船工们摇着橹桨,慢悠悠地往码
附近赶来。
而码
这边,一艘又一艘的小船按先来后到依次开进码
,然后卸货
割。
有那等不及的商
,甚至穿过芦苇丛,想要直接与商徒
易,好赶紧回家。但在外
不好计税,于是在被税警劝诫后,只能怏怏不乐地回到码
坊市内,继续等待。
第二部分自然就是海船扎堆的码
了。
大食商
、波斯商
、婆罗门商
以及近年来
趋活跃、愈发财大气粗的
本商
,在甲板上东张西望,时不时派
下船询问,他们订的货到了没有。
经营饭食、酒水买卖的商家划着小船,将饭食递上船,一手
钱、一手
货。
到处流淌着“庸俗”的金钱气息,到处都是动
心魄的大额买卖,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钻在钱眼里的
。
商
们
着不同的语言,有时甚至不等通译翻译,直接
同鸭讲,伸手比划,然后大笑着拥抱,居然也特么能谈成一笔生意。
邵树德在远处看了半天,哈哈大笑。
年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