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阳割昏晓。
一柄天刀划天地,开立混沌之间。望神岳封天,上不可见,隐在云中,云后有
,落下道道金光沾染云霄,似鸿蒙初辟,天地初立,玄黄初开;下不可达,一目观去,不见尽
,横贯连绵千万里,万山聚为一山,如万道汇集,化作“道一”。
中央神岳直指青天,岳号太虚;岳中藏山,山中有宫,宫名青云。
此处是云原第三开阳州,此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太虚山青云宫!
山外有神石遮天,大尘汇云,上坐无数宫阙楼台,如煌煌古之天庭,悬于天外,高坐云端,俯瞰间沧海化桑田。
诸山岳,诸神石,诸大尘云之间可见无数仙光涌动,或登天去,或地去,或进山去,或兜兜转转,使了个神通遁去。
仙如云似雨,却如凡间大城般喧嚣,而越是朝上而去,可见到的仙
便越是少,直至青云宫前,太虚山顶,那宫阙已是寥寥,与下方繁盛景象大相庭径。
青云宫第五观,道观古朴,其中有门一十六扇,侧屋二十一座,门前趴着两只石虎,身躯庞大,神态安详似在睡,若是离得远些,却会感觉这两个家伙是活着的生灵,不似假物。
但实际上,这两个家伙确实不是假物。
古有石虎,生而有灵,自化一道,是为仙神身躯,不幽冥
回,无有生老病死。天造地铸,
为火来月为水,大风为锤,雷霆为凿,
雨狂雪为磨石,经无数岁月,才有石虎诞生。
石虎者,石灵之属,乃天成灵兽,非天地神鬼,亦不是赢鳞毛羽昆。初生时便有一
蛟龙之力,每过百年蜕一层石皮,其力
涨,有四
蛟龙之力,再过百年,便是一十六
蛟龙。待到一千年后,便有掀山蹈海之威,吞天揽月之能,堪比重明神鸟。
第五观前两只石虎如同小山,道行足有一千六百年,活有一个仙之数!
一尊道端坐观中殿堂,他座下蒲团已烂,稻
开叉如
窝,在他身前供奉五尊神像,俱是青云宫历代祖师,此五位乃是第五观中飞升的师祖,在青云宫中,算得上多了。
道原本正在默默诵经,忽然他顿住嘴
,睁开双眸,沉默约有十息,眉
微皱。
“缘石径、渡石桥,去唤杨安石来。”
道开
,门前两
石虎互相看了一眼,左侧那只巨虎站起,哼哼两声,仰
一声虎啸,四爪张开,刹那间踏步而走,瞬息便没了踪影。
约莫半盏茶后,那只大虎归来,背上已经端坐一名青年道,他面容清秀,却又有一
洒脱豪意,背上负着个大木匣,厚重方圆,不知装得何物。
虽然说是青年,但那道看起来也是不大,约莫只有十七岁,但仙道中
面相不可作为年岁依据,若是修至抱元,则返老还童如三岁孩子。
这尊青年道下了石虎背,对那只大虎打了个稽首,于是那尊大虎忽然
立而起,同样还了一礼。
“多谢缘师兄。”
这尊道对那大虎道师兄,而前讳加缘,显然这只大虎就是“缘石径”,而另一只就是“渡石桥”了。
杨安石走道观,过九正门至大殿,见到那尊端坐道
,恭敬行礼,
称师傅。
“不知师傅唤弟子何事?”
道转身,看向徒弟“安石,为师刚才正诵读祖师经文,忽然心中有感,冥冥之中有一道因果丝线缠绕,复又断去,于是我便窥视寻源而去,却见是来自天寒州,于是便稍一算,知前因后果。”
“我之前曾与你说,待到浸溪涧中那千年的石榴红了,那块悬半百年的顽石落了,你便可出山去,去传道,去收你那未来的徒儿,授业解惑,同时行走天下云原,广开仙门,济世救。为我青云宫积一份福祉,为你自己攒一份功德,为道法修行做一番磨砺,更是为十年后九玄论道奠一丝胜机。”
杨安石点点“是,师傅是如此说。”
道颔首“石榴还有三年红透,顽石还有三载落地。安石,你道号垂定,本取垂钓安闲,定静本心之意,意为不得焦躁,不得烦扰,不得急火攻心。但你心
太过武勇,故此之前我磨你九年,让你定
定心,后又让你去太华山洗剑池旁悟道一载,于剑囚谷之嘈杂中寻静之真意,这些你都做到了,很好。”
“不过眼下,你那修行,三年之定却是不用再做了,你那徒弟也不用去寻了。我本还想再磨你三年,但如今有了变故,我思量一下,决定让你现在下山去。”
道眼中升起一丝明光“剑需磨,但磨久了便容易错,剑的锋芒便消了;刀需锻,但反复锤炼便失了意,刀就会变得脆弱。”
“剑化锋芒不可藏,斩去来亦斩心;十年得道天下震,做假假做真。”
杨安石略有惊讶,不解询问“是何变故,还请师傅示下!”
道开
“我算你那徒弟,本该是个
木灵
,是个有大气运的
,在天寒州中有
发下夙愿,故此我算到你收徒之事正应在天寒,但现在,你那徒弟却是没了。”
“没了?”
杨安石一愣,不解道“是何所为?是算到了师傅还是看
了那灵
的大气数?”
“应当都不是,随手而为之,随手而之。”
道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一盏茶水,手掌一抖,一茶化两。
“我又一观,你却道是谁?”
他笑了笑“渔阳剑!”
杨安石猛然抬,目光变得极为汹涌,一字一顿开
“关、山、月!”
道笑着摇
“你的徒弟成了他的徒弟,那一份大气数也就转到了关山月的身上,相对的,拔仙海自然也得了三分,这灵
似乎又和太华山有不浅渊源,啧啧”
“这事是他偶然所做,倒也是我失了算拔仙海定是不知道的。”
杨安石沉默,而后缓缓开“夺了我的徒弟,因果纠缠,来
我必然与他有一战,但想来,堂堂拔仙海第一真传,渔阳剑主关山月,怕是不曾把十年前与他请剑的我放在眼中。”
“但今时不同往,渔阳剑利,我一样有神剑仙刀相助,十年磨砺,九年铸出刀剑二心,一年悟得剑意刀势,我早已非昨
之我。”
“一心二用,一刀一剑,刀可劈山,剑可斩海。”
杨安石背上木匣中正是放置一刀一剑,刀剑各有其名。
刀名“下九关”;剑名“老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