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春花变得有些扭捏,想了想仍开口答道:“我听人家说,大户人家可不许女子上桌吃饭,以后爹要是能考上帝生,咱家人多了,可不能这么没规矩。”
虽说理是正理,可春花说完,心里还是有些难受。从小到大都是跟娘一起服饰爹吃完之后才在厨房里就着残羹随便凑合点,好难得公公允许自己上桌,可这毕竟不符合规矩。
“啥叫考上帝生就大户了?你爹我还要去参加会试,拿个头名呢。再说了,这家再大,还能让别人给当了家去?”
“啊?帝生每月可有1 石米粮呢,可相当一亩田一年的收成呢。再说了,帝生可不容易考,你看李家的孩子,都从小就念书,还就俩帝生。”
挠了挠脑袋,路遥没想到,就是考个相当于秀才的帝生,居然就可以享受国家级补贴了。
“李家也才两个帝生?对了,我今天在李家门口碰到一个人,年龄比我要大,脸方方正正的,对了,嘴上还有俩撇胡子,眼睛看起来倒是蛮小的,这家伙是谁?”
“这家伙?嘻嘻,爹,人家是李家家主呢。”
随着春花的描述,路遥稍微有些搞懂了,这年头读书人确实少,主要是因为书无法量产,价格特高,因此普通人家很难培养起一个读书人来。就算是像他家这样的小地主,为了给他那死去的没见过面毫无纯在感的儿子买书,都费去了历年来的积蓄。
而李家,因早些年家里出过一任抚台,所以在老家置下不少产业,虽然以后家里再无大官,可每一代里,都会有几个帝生出现。
这就是底蕴与积蓄啊。
路遥心中感叹。在这样生产不发达的世界里,要成就一个庞大的家族,真是不容易。不过,既然他来了,这个世界,或许会因此变得有些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