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对能源擷取毫不留的世界。01bz.cc
类赖以维生的粮食,被各种跨国集团控制,他们拥有真实世界几乎所有可耕植的土地,也和创造虚拟世界的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係。
「就算生来不平等,只要努力工作,同样可以在虚拟里获得平等;若要在真实世界翻身,也可以藉由在虚拟里公平竞争,扭转真实生活的困顿。」这是製造虚拟世界的企业,对社会低阶层的
发出的
喊话。
真实世界中,为了保持类的生物灵活
,一般监督型劳动工作赚的钱,比起在虚拟世界中的劳动工作还是赚得多,几乎是由下阶层的
担当。发挥「创意」的差事,只有财力、家世背景雄厚和的
,也就是少数有权势、有门路的上阶层
士,才有资格接触,因为要体会在太阳底下挥汗工作的感觉,是件奢侈的事
。
所以当银心向父亲表示想在真实世界里,要以珍贵的纸张、用画笔和着水沾顏料画图,做个「真正的」画家时,父亲这样训斥她:「是不是用『笔』画出来的,有那么重要吗?做一个监督工智能產图的数位绘师,不也行?」
但正处于叛逆期的银心不接受这种安排,即使知道追求美感、陶冶的艺术家工作,是他们低收
户家庭无法想像、也承担不起奢望,但她不愿这辈子只能存钱买个画家的「角色」,在虚拟世界里摆摆样子。
过去,银心的父亲想获得务农的工作,却挤也抢不到,兜兜转转一辈子,他终于认清自己在追求感
的路上,付出太多惨痛的教训;曾经想用金钱打通
脉,带着家
住在被大自然包围的城镇,但这种「投资」却让家中经济陷
窘迫。所以他不希望
儿重复他的老路,便告诉银心:「每天在虚拟世界固定上线、下线,按表
课的工作,才是最稳当、安全的生活。」
但银心心意已决,她在虚拟学校完成基础学业之后,拎着行囊离家,到市郊去找工作了。
她来到大型的物资换所,那里除了有几间用虚拟币可兑换生活物资的商店,还有一些企业提供的各种服务站。
她来到求职中心的柜檯,在那个还处于投影的旧式萤幕中,填自己的资料,现场即时配对出适合她做的工作。
但很快,她发现没有一个实体的艺术工作得到她做,更别说归类为传统艺术的画家。
也就是无论从资质到出生背景,自己没一项符合成为传统艺术家的可能,反之,工智能倒是最后给了她建议:可以帮她安排在粮食工厂工作,做个监督
工智能机器打包蔬菜的工作,先求得温饱,再把赚来剩馀的钱存下来,供做创作的基金。
这让银心感到无地自容,就连工智能都觉得自己太「好高鶩远」吗?事到如今,仍不低
进
虚拟世界工作的自己,是否执念太
?
只是银心没料到的是,在她妥协接受工智能安排工作之后,在不见光的地底工厂,居然遇见了像光一样「发亮」的
。
那个自称同样对传统艺术怀抱梦想的男同事,就像从天而降的天使,懂她的灵魂,因为他和她一样
着美所创造的事物。
「我对真实世界製造的艺术品,为何痴迷很难解释,但这是我的信念,与生俱来的信念。」男同事说中了银心心里的感受,对方成为唯一了解她苦闷的,在那间只有他俩工作的偌大工厂内,银心很快就陷
河。
男同事承诺要和她一起存够钱再离开,到一个可以自由创作、自给自足的地方,他说那种地方是真实存在的,那里聚集很多的艺术家;歌手、舞蹈家、表演、手工艺术家……他们共同打造充满美的薰陶、和自由气味的地方;它复製了二十一世纪的艺术村,是个依山傍水、到处充满美妙音乐和艺术品的「仙境」。
但就在他们相约一起离开工厂的前夕,男同事连同她多年辛苦存的钱一起失踪了。
银心才惊觉被这个男骗了,而且对方可能从
到尾都不是真心热
艺术,因为他并没有把曾经买来用的珍贵画具带走,明显是做样子给她看的,更别说曾经分享艺术的见解、还有他
中描述仙境一样的艺术村,肯定也是从网路上参考
类歷史资料恶补的。
但银心这时发现自己怀孕了,无路可退之际,只得咬牙继续工作,因为这里的宿舍包吃包住,反倒成为她唯一可以养活自己和养育孩子的地方。
真实世界可供类使用的能源,已被瓜分得所剩无几,与此同时,街
的派系斗争越来越多,各家企业为了拿到更多资源,不惜发动战争也要独佔,于是各行各业的企业再度整合、结盟,而较大的製作虚拟的公司为了吸收更多「用户」,他们在舀无
烟的地方
旗,提升智能武器防御疆土、自封为王;「塔城」和「关引」就属此类合併成功、壮大的企业,将为数不少的製造虚拟世界的小公司併吞。
养殖的电鰻、体製造的发电,到机械式的磁能永动机、太阳能电池、垃圾发电、蒸气、火力、核能、风力、地热、植物和生质能源、水力……无不仰仗虚拟社会的蓬勃,让真实世界更加蓬勃。
然而,「第一次资源世界大战」仍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它将类的数量蒸发了六分之一。
银心走在街上受到流弹波及,成为再也无法工作的植物。
製造虚拟世界的「塔城」企业,派出社工员进
她的「脑际网路」与她对话,要替她安排接下来的「去路」。
「经过鑑定,您在真实世界无法再有自理能力,但脑活动仍有可为之处,您可以考虑进本公司的虚拟世界工作,以支付馀生的照护费用。」
虚拟的工作角色什么都有,小至虫子,大至海里的蓝鲸,各式各样,各有所用;真实世界复製到虚拟的各种专业技能,如体育赛事、各类政治或宗教活动、传销、手工技艺……随便选个「服务型」的角色,都是可以赚钱的。
原来,在虚拟世界一般的「场景」工作,与「游乐场」里当过关斩将的挑战者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是为生存经营的角色,另一种则是单纯为快速获得脑内赏酬的──这种只进不出,消耗时间和开销在「游乐场」当英雄的妄为,衍生成向他
炫耀的高端娱乐。
毕竟连体都没有了,银心大可动用存款,买个「被服务型」的角色,实现愿望。但她掛念自己刚满四岁的孩子,小小年纪便没有双亲依靠,如果还能为他留些什么,也只有为他尽量存钱了。
于是她决定进「游乐场」,在各种不同「服务型」的角色之间做出选择,特别是需要遭受
力和虐待的
。
製造虚拟的企业,长年来对如何提升「游乐场」临场感搅尽脑汁;视觉的体验可以尽量做到真,但
工智能做的「关主」,却对使用者一直起不了真实的「爽度」。
「游乐场」中,虽然类总是最后的赢家,但
工智能的「感受」还是让的游戏蒙上一层「感受不够真实」的缺憾。
这时「关引」和「塔城」不约而同想出用类来增添「更多复杂互动」的想法,为了留住「用户」,他们在自家创建的「场景」中穿
由真
担当的「关主」,其疼痛感亦调升至五个百分比,因为他们承受越真实的痛苦,让玩家知道对方遭受心灵创伤的程度越大,就越能达到「
虐
」的快意,吸引「用户」投
更多资金挑战关卡。
于是各种战场上,「服务型」的角色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塔城」创建了新的「世界大战」主题区,祭出更优渥的薪水,要招募大量可接受不断被虐、死去又復活的『殭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