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还真不知道,笑道:“那下回看到舒大姐,还得祝贺她一下。”
孟小蔓想起来道:“对了,舒四琴成为班工长,还是你提的吧?你以前不是担任过清棉车间的主任?”
立点
,“是,舒大姐工作一向认真.勤勉,业务能力也扎实。”
孟小蔓却提出了另一个看法,“也是她运气好,要不是遇到你,清棉车间可没她出的机会,前
那个林青楠和朱自健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王恂.钟琪,哪个不在她手上吃过亏。”也就
立是个直
子,宁折不弯,硬生生把朱自健搞了下来,不然换谁当清棉车间的主任,都没有舒四琴出
的可能。
立只是笑笑,没有接过这话茬。倒是想到,等舒四琴从京市回来,大概也会带来一束革命的火把,就不知道这把火朝什么方向烧了。
四年后。
970年的9月5,刚好是中秋节,立夫妻俩一早就拎着月饼到了南华医院家属院,在门
看到了刘婶子家的孙
安安带着三岁的沈维君在看蚂蚁,很有耐心地和她解释道:“小君宝,你看,蚂蚁找到了一粒米,是不是我们小君宝刚才从嘴里掉下来的那一粒啊?”
四年过去,小安安已经十二岁了,看着很有姐姐的派。
小维君长得不是很胖,但是小脸乎乎的,此时微微蹙着小眉
,有些
齿不清地道:“是,姐姐!是宝宝掉的。”语气有点委屈。
安安哄着道:“那小君宝给它吃好不好,这一粒,够蚂蚁好几天不饿肚子了。”
小维君很脆地道:“好!宝宝让给它吃,宝宝有
做饭饭,蚂蚁没有
。”
立听得忍俊不禁,笑着喊了一声:“安安,小宝!”
安安转见是沈
立,甜甜地喊了一声:“
立阿姨!”相比六年前,
立刚见到她的时候,这已经是个半大的姑娘了,这些年来,家属院这边邻居间的关系一直很好,孩子们之间也相处得挺好。
小维君看到立,眼睛瞬时都亮了起来,立马像个小炮弹一样,整个
猛地往
立身上一扑,惯
的作用,差点都把她弹倒,还好
立动作快把她抱住了。
小维君仰着甜甜地喊了声:“姑姑!”小孩子很娴熟地双手抱了她脖子,把脸在她脸颊上使劲蹭,“哼,是我姑姑!”像是怕谁和她抢一样。
立好笑道:“对,是你姑姑,没有
和小宝抢,是小宝的姑姑。”
立让铎匀拿了一块月饼给安安,才带着小侄
回家,小孩子小小软软的手,一会摸摸她的鼻子,一会摸摸她的脸,搞得
立心里也软乎乎的,忍不住用额
贴了贴她的小脑瓜。
沈玉兰正在家里洗菜,看到立和铎匀回来,笑道:“小宝一早就在家里嚷着要去接你,你哥和嫂子还没回来,我这边又实在忙不开,就让安安帮忙带她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小维君先前一直跟着爸爸妈妈住在宜县矿上,最近小维君的姥姥在地里拔
,扭伤了腰,地里农活又是正忙的时候,宋岩菲回家帮忙几天,把小维君送到了沈玉兰这来。
小维君这时候已经从立身上,爬到了樊铎匀身上去,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姑父,每次一看到樊铎匀,就用一双扑闪的大眼睛,有点害羞地看着他,惹得樊铎匀也乐意逗她玩。
立拿了一块红绿丝冰糖月饼给小侄
,怕她吃多了,肚子不舒服,哄着她分了一半给铎匀。
然后,转身问妈妈道:“妈,今天小姨和伊利也过来吧?”
“不过来,说是要到你小姨父那里去,你小姨父本来和厂里申请,说到宜县去探亲,厂里是批准了,但是县里那边说,他现在还是敌我矛盾,不能外出。你小姨就带着伊利过去了。”顿了一下,又道:“你也别担心,你姨父从农场调到祁县棉纺厂卫生室去以后,子也平稳得很,就是不能外出而已。”
旁边小维君正闹着要樊铎匀给她架高高,樊铎匀很宠溺地把她举了起来,沈玉兰眼含笑意地和儿道:“
立,我看你俩对小宝都喜欢的很,君宝大了点,妈妈也可以帮你们带了。”
这话虽然说得委婉,但也是明明白白地在催生了,立笑道:“好,妈,我们回去努力看看。”
沈玉兰嗔了她一下道:“你可别净拿瞎话堵妈妈的嘴。”
“这回是真的,妈!你等我好消息吧!”立确实有在认真思考这件事,前几年局势不平静,动不动闹出动静来,让
心里跳得慌,她就和樊铎匀商量了下,缓几年再要孩子。
现在不仅外大环境有收缓的趋势,就是厂里的
况,也基本稳住了。目前革委会主任是徐厂长,副主任分别是她师傅齐炜鸣和李柏瑞,那一年舒四琴国庆观礼回来,带回来总理的嘱咐,“抓革命,促生产,”以及“党委要是革命的,就保他们,”让厂里的革命小组顺利过渡到革命委员会,但是在大环境下,有些悲剧仍旧是无法避免的。
比如97年7月,汉城造`反派为了显摆自己翻身当了主,组织了渡江活动,无故葬送了好些青年的命,国棉一厂也有几名工
在其中。
科研方面,也是完全停止的,连制造科都完全并了机保部来,沈
立和师傅商量了下,在厂里开了个技术和语言培训班,他们机保部负责技术类的培训,语言学习则
由程立明和几个有过留苏经历的工程师来开展。
立觉得,这时候生孩子,时机也还行。
就听妈妈又道:“对了,立,今天一会儿咱们家还有个客
要来。”
立随
问道:“谁啊,妈?”
“是亲戚,你也认识的。”沈玉兰难得地卖了个关子。
立愣了一下,除了小姨.表姐和嫂子的家
,她们家在汉城,还有什么亲戚?
但是听妈这意思,肯定不是这三家。
沈玉兰见儿想不出来,望着
儿笑道:“叫左学武,这个名字,你有印象吗?”
“小亚的哥哥!”立几乎是立即就反应了过来,是宋春华大姐的儿子。当年她从汉城去青市研制多刺辊梳棉机,在火车上遇到了热
的宋大姐,还一度怀疑
家是不是
贩子,没想到会是宋岩生的姑姑。
立有些怪地道:“学武怎么过来了?不是在青市吗?”她这几年,从嫂子那里,也断断续续地得了一点宋大姐的消息,知道她后来进了棉纺厂的食堂,算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子也还算平稳。
立算了下,95年,她离开青市的时候,学武都有十三四岁了,现在该有十八了吧?这个年纪,要是放在她们那时候,该都大学了。
想到这里,立忽然反应了过来。“妈,学武是到汉城这边来上工农兵大学吗?”今年月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最开始由京市的两所高校试点,到了九月,汉城大学也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是!他们村里把他推荐了过来,上周岩菲回来和我说,9月3号汉城大学那边学报道,让他今天过来吃饭。”
立忙道:“嫂子怎么都不和我说一声,早知道那天我就去车站接他了,他一个半大的孩子,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
生地不熟的……”
正聊着,楼下李婶子喊道:“玉兰,你家亲戚来了!”
母俩忙到走廊上,朝下一看,就见院子里站着一个高高瘦瘦,皮肤有点黑的男孩子,望着她们笑,露出一
洁白的牙齿。
立忙下去,围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才笑道:“几年不见,学武你都长这么高了,要不是知道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