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没说什么时候还都行,顺着她娘的话说:“行,我回去跟他说,你也知道他的,他不在乎这些,你跟我爹也别多虑。”
“他不在乎你也要说。”
“回去就跟他说。”
杨母这才满意,又念叨了些小儿子的事,吃的喝的住的用的一一挨着念叨。
杨柳就陪着她说话,把她知道的武馆的况也给她娘说,老太太这是想小儿子了。
一直唠到要做晚饭杨柳才往回走,村里的大堰边上围着小孩,一个个探往水里瞅,这是在水里找鸭蛋。杨柳往西看,她家的鸭子要是下蛋在水里,那就是喂鱼虾了。
“爹娘找你啥事?说这么久。”进门程石就问,他拿着磨刀石在打磨锄,见她进来站了起来接过蓑衣斗笠。
“想小儿子了,我陪着说说话。”杨柳走过去问赵勾子他爹怎么说的,又把她娘说的还钱的事说了。
“你爹娘就是顾虑多,想的也多,我哪会计较这些。”他看院里没,伸手摸上杨柳的脸,再轻轻揪了一把,“这么俏的姑娘都嫁给我了,爹娘就是说不还了我也没意见。”
“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杨柳拍开他的手,错身往偏院走,“我去看看春婶有没有让我帮忙的,你把蓑衣斗笠给赵叔他们送去。”
……
隔天一早,先前问的帮工都来了,程石足足雇了五个,其中四个是杨家本族的,她们都是吃了饭来的,
到齐了就扛着锄
往地里去。
除了坤叔,杨柳跟春婶也扛着锄下地。
至于坤叔,他要放牛看马,不热的时候赶牛压晒场,热了还要下堰在水边捞黑螺砸碎喂鸭子。
花生地里锄,个字高的最受累,锄
不比
高,锄
的时候要弯着腰,程石哪怕自诩体力好,一天下来也直不起腰。
杨柳和春婶是手疼,用锄磨手心,她俩不怎么
重活,手上没茧子。
抱怨归抱怨,歇一夜起来继续扛着锄下地,如此三天,八亩花生地也都刨了一遍,不再有杨老汉嘴里比花生秧还高的
了。
一一天一百文,杨柳拿出账本,让程石把一两半工钱记上,她认了几个字,但还不会上手写。
“麦后咱们逢集去镇上卖鱼吧,这光出不进的子我看账本都心慌。”杨柳放下墨条,仔细琢磨,越发觉得这个念
好,“咱家的鱼卖得贵,要是等到秋后
冬了一下子都打捞上来,以这个价钱恐怕不好卖。”
程石琢磨了下觉得可行,他也跟着算,“镇上逢双是集,但我们的鱼也不是卖给去赶集的,所以只要有空就能去镇上,只打一天二两银,一个月也能有五六十两。”
“那不是赶上娘在武馆的工钱了!”杨柳猛拍腿,绕过桌子抱住程石的肩膀,嘴里念叨发了发了,“卖了鱼再买便宜的鱼回来做成熏鱼,不用等秋,平常就能把熏鱼放铺子寄卖。”
“好主意!”
夫妻俩陷进斗金的美梦,猛不跌听到春婶的惊呼声也不在意,却不料几息的功夫,她隔着院墙喊:“老坤
快来把这臭鱼扔出去,都长蛆了。”
程石/杨柳:……
作者有话说:
第七十章
小两跑出垂花门刚好瞧见坤叔提着一串鱼往出走,
走远了臭味还在,杨柳扯着袖子捂住鼻子,一手在面前扇风, 她不等又拐进后院的男
,快步走进偏院。
春婶皱着眉把熏房的门窗都敞开散味, 熏烟里夹带着腥臭味一
脑冲了出来, 杨柳走近刚好扑了个满面,比臭茅坑还熏
,她不假思索地转身就跑, 出门的时候撞上程石,她拽着他的衣襟往前院走。
过了片刻春婶也出来了, 她端起桌上的凉开水漱了漱才说话:“鱼皮熏
了,鱼
鱼肚子里面的
坏了, 我拿筷子去戳了一下,里面的鱼
像豆腐一样烂软挤了出来……”
“得得得,饶我一命,春婶你打住, 可别再说了。”程石光听她说都忍不住呲了牙, 他也端了茶碗喝了水, 纳闷道:“好端端的怎么会坏?”
“天太热了, 再加上还有火烟熏,哪会不坏,做熏腊鱼多是在
秋下霜后。”春婶扯了扯身上的单衣,继续说:“上个月做熏
熏鸭的时候早晚还离不了薄袄,现在早上宰只
, 搁到晚上都生了臭味。”
程石看向杨柳, 见她点, 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刚起的念
还没过夜就被打
了。
春婶不知道小两眉来眼去为哪般,她估摸着臭味散的差不多了,放下茶碗去偏院继续做饭。走过月亮门了又拐过来,问:“你们摘回来的枇杷是打算自己吃啊还是卖?放了几天也都捂软了,再不吃也烂了。”
“知道了。”程石应声,他琢磨片刻拿了铁锹去后院的墙边挖坑,“热天酿酒也容易坏,我挖个坑埋进去试试。”
杨柳闻言也拿铁锹准备帮忙,被拒绝后去厨房拿个净的木盆,提枇杷筐出来剥枇杷皮。
春婶做好饭,程石也挖好了坑,杨柳把手中剥了皮的枇杷喂嘴里,端了木盆用锅盖盖住,洗手去前院吃饭。
饭后她继续剥枇杷,春婶洗了碗把糯米蒸上,程石把去年酿酒的陶罐用开水烫一遍放太阳下晒着。
糯米蒸熟,枇杷倒进滚烫的糯米饭里焖一会再盛放在木盆里捣碎,雪白的糯米饭跟黄澄澄的枇杷果混在一起,撒上酒曲放至没了热气再装进罐子里。
程石跟坤叔合抱着大几十斤的陶罐慢慢放进后院的土坑里,再埋上土拍平,他起身看到硕果累累的葡萄架,说:“等葡萄熟了就把这罐枇杷酒挖起来,如果没坏,再酿一罐葡萄酒。”
“葡萄酒也是这么酿?”杨柳问。
程石没回答,他进书房把他收藏的书都翻出来,从翻至尾也没看到用葡萄和糯米一起酿甜酒的只言片语。
“咱们试一试,大不了就是费些粮食。”他合上书揉了揉眼睛,拉着拿毛笔描字的媳
回屋睡觉。
“早些睡吧,明天要割麦了。”
……
叫三声,天色刚蒙蒙亮,村里的
早就下了地,地
的杂
上露水未
,狗在
丛里蹿过一趟又一趟,狗腿上的毛被露水打湿,还沾了青的碎
叶黄的花瓣。
东边天露出绚丽的橘黄色光,
光慢慢驱散绵白的云洒向劳作的农夫农
。杨柳取下
帽扇风,用缠了布条的手背擦擦脸上的汗,抬
四望,村里的烟囱徐徐冒白烟,她看到春婶走过水井,忙摆手,大声说:“这就回去。”
程石和坤叔听到声也直起身,看了看身后放倒的麦子,拿着镰刀往地走,赶走卧在稻
上的狗,放下镰刀坐地上搓
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