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那边,叫他帮着照应照应晓珍。她一个在京市......”
孙叔叹气,拍拍程学良的肩膀,“其实不用你说,那边也在跟我打听晓珍的事呢。”
程学良脑子嗡一声,很多关于父亲的记忆纷至沓来。
第2章 同乡
程学良对于父亲的印象, 最多源于小时候。
程保全二十岁就当爹了,和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完全不一样。别家的爸爸刻板、严厉,程保全却时常抱着程学良掏鸟窝, 打野
, 玩起来的时候反倒比儿子还要起劲。
那时候都说,父亲不靠谱, 以后在家里待不住之类。
程学良当时还小, 不懂这话的意思,但每回母亲听了也只是笑笑, 他便也没当回事。
在程学良的心目中, 父亲是很好的,是像朋友的存在。有父亲领着,程学良很快成了当地的孩子王。
不过父亲在农活上,确实很没有天分。
叫他秧, 每回都把秧苗
倒了,别
家的能活,他
的五十颗里只有一颗能活。时间久了,大队长便不再叫他
活, 叫他去和
似的掰玉米。
当时还是工分制,每户家分到粮食的多少, 和工分直接挂钩。
别家的男
都拿满工分十分,父亲只有六分偶尔才会有八分。
程学良记得他妈其实是个很瘦弱的, 但是不管下地、挣工分, 却做的比男
还要拼。别
都说, 是因为家里的男
不肯努力, 当妈的反而要更努力才行, 否则, 家里的老
孩子一准会被活活饿死......
母亲累倒的那一天,程学良心里对父亲是怨恨的。
但他妈当时劝他说,父亲只是年纪小,还不定,等他在长大点就好了。
程学良不知道,一个男长到多大算大,但他等啊等,一直也没等到。
只知道有一天,父亲忽然告诉他们说,他要去当兵了。
他觉得自己不是吃种地这碗饭的,所以才不好农活,也许去当兵,就能闯出一片天空来。
程学良不同意,爷爷也不同意,母亲心里也是犹豫的。
可程保全是个说走就要走的,某天早上,他甚至没有告诉任何
,忽然从家里消失了......
程学良一直以为父亲在不在家都无所谓,只要妈妈在,爷爷在就好,但事实证明,家里有没有一个壮劳力,在那个年代确实很重要。
几乎是程保全一走,程家在村里的子就难过了起来......
孙副厂长见他脸色不停变化,知道他又想起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了。
“要向前看,你一直揪着过去是没有结果的。我当你是自家侄子一样,才跟你说这种掏心挖肺的话,多想想晓珍和程诚。有没有帮衬,孩子们的前程也完全不一样。”
程学良没有留下吃饭,他一贯不喜欢占家便宜,更不喜欢钻营。
不过他走的时候,孙副厂长特意写了那在京市的地址和电话给程学良。还叮嘱他,过好自己的
子。程学良点点
,拿着纸条走了。
程学良回到家,钱素梅已经把午饭做好了。
知道他去了孙副厂长家,她脸色比早上好看了不少,“老程,其实你的想法我都懂,但是,我们总要学会为了孩子放下身段。”
程学良闷闷应了一声,把纸条拿给钱素梅,“孙副厂长给的地址,你拿着,回晓珍电话过来把这个念给她听。孩子比咱们都聪明,为
处世也周到,叫她自己看着办吧。如果真碰见了难处,那边肯定会帮的。”
十多年过去,好容易有个能弥补的机会,那个老家伙绝不会轻易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