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回忆里抽离出来。
“给太后请安。”
谢太后定眼去看,是齐王裴晋北。
作者有话说:
裴晋北是谁
移步文案哈
第3章 裴晋北
直到裴晋北在面前恭敬行礼,谢太后才回过来,明晃晃的光落在华贵的衣裳上,手指有些温热的触感让她察觉到自己已经站在石阶上许久。
谢太后有些恍惚,拉低的眼角露出几分疲惫来,叠起的皱纹更显老态,勉强打起
来,她说了句平身。
苏嬷嬷跟在她身后,她摆了摆手,苏嬷嬷便上前来扶住她的手臂。
“齐王今也有空进宫来。”
“有些边关庶务须上呈天听。”
裴晋北是先帝第九子,当年因母妃失宠而失了圣心,之后先帝嫌弃这个儿子碍眼,就派遣他去了边地苦寒之所,有半流放的意味,在京都里是个不被重视的皇子。
可裴晋北到了边地之后,励图治,关心当地民生政事,做出了一番不小的事业。后来他治疗瘟疫有功,避免了大规模的死伤,
得民心,在民间有贤德的美名。
当年众多皇子中的两匹黑马,一匹是一路血战沙场杀出重围的宣明帝裴怀度,一匹是在边关一路打拼得民心所向的齐王殿下裴晋北。
裴晋北素来君子之风,温文尔雅,端重肃和,向来是好说话的主,在今朝名声显达,得裴怀度重用。
谢太后点了点,有些疲惫地揉了揉太阳
,今
的事
她还没想明白,不过有些
绪了,但就是这点
绪让她更加
疼。
苏嬷嬷扶着她往宫殿外走去,一路小声汇报着裴子穆的况。
“小郡王哭着就睡了,眼下让娘丫
们带回了慈宁宫。不过郡王爷之前一直哭着要回王府。”
“差告知明烟,不必着急,先让施太医那
看看再送回去。”
虽说今蒋太医在紫宸殿看过了,但她总有些不安心,还是再让别的太医诊断一下她才能放下心来。
苏嬷嬷有些犹豫,“端王妃已经在慈宁宫候着了。”
谢太后顿了下脚步,抬眼去看苏嬷嬷,“也是,就这么一个孩子,捧在手心里护着宠着。”
转过了宫脚,谢太后有些烦闷的声音传来,“就是这小子吃得是不是有点多了,小孩子家家的有些贪嘴是正常的,可也没见这个年纪脸圆成这样的。”
每每看到裴子穆那圆鼓鼓的小脸,笑着挤出来,她就一阵烦心,裴旭幼时没这般
吃贪玩,从小管教也严,五岁便可出
成章,九岁时写的诗赋得大儒称赞,走的是君子修身立国的道路。
可裴子穆是遗腹子,为着他的顺利出生,谢家上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怠慢,出生后又是千宠百护的不撒手。他母妃出身名门,秀外慧中,但到底是闺阁家的小姐,管教孩子方面没有经验。
转念一想,他是旭儿唯一的孩子,平安长大已是她最大的心愿。
谢太后提着步子,又叹了气。
苏嬷嬷笑了一下,“小孩子有些胖是正常的,长大了就会抽条了。”
……
远处的裴晋北看着谢太后的身影缓缓走远,拢了拢眉,天家母子不和为朝野所知,今
又不知是何事惹得太后怒容未消,疲态公-/.主/号[-/闲-./闲-]/-[.书/坊/]尽显。
又打探到前几圣上在普宁观留宿一晚,这其中的蹊跷许是和那位西夏公主脱不了
系。不过在朝中西夏公主这事是大忌,可不能摆在明面上说的。
圣上御驾亲征攻打大晋,本是开疆拓土,利好江山的丰功伟业,却因虏回西夏公主而添上了几分美误国的艳名。前有御史大夫刚正不阿的进言张本,后有世家的环环相
,西夏公主最终自请
普宁观修行。
圣上为了西夏公主多次普宁观已然和太后闹得不好看了,别说底下那群大臣议论纷纷,可碍于铁血帝王的冷面独断,只能是避而不谈。
小喜子走了出来,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齐王殿下,这边请。”
裴晋北微微颔首,正了正官服拍去尘土,踏步走了进去,身姿挺立如松,走起路来自带清风,有端和雅明之态。
紫宸殿内的刚刚的狼藉被收拾的一二净,坐在书案旁的裴怀度正批着奏折,前
在普宁观耽搁了一
,又因解毒有些
不振心乏疲累,故而积压了不少事
。
大好之后裴怀度就开始紧赶慢赶的处理着紧急的事务。
裴晋北行礼后站着,裴怀度让给他看座。
两开始
谈起近
边关的动态来,说到了雁门关开通商路的事
,如何布置,怎样差
管理,章程如何,裴晋北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调度方案来。
他在边关呆了七八年,对于一应事物最是熟悉,各方面民事民声都有建树,后来裴怀度登基后让他继续接手。
说完了国事,裴怀度将奏折放到一旁,端起茶来饮了一,“听闻齐王府近
不太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