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这件事苏爸苏妈,包括大哥二哥掏心又掏力,苏禾买这些是想感谢他们。01bz.cc
最后,她是骑着自行车离开的百货大楼。
一路上迎着风哼着小曲儿,心愉悦。
废品站不在县城中心,而是在于农村的界处,苏禾到的时候,就看到两个老
手搀着手站在外面。
“请问是收废品的吗?”
两个老愣了一秒:“不是。”
又问:“我们看起来很像收废品的吗?”
苏禾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以为他们感觉被冒犯到了。
“不像,只是这里只有你们两个,我以为……”
“没事。”
她注意到老在误认为她认错
后,不自然的理了理耳边的发丝,就连胸膛也挺直了。
苏禾咳一声。
“你找我吗?好像听到有卖废品。”收废品的从屋里出来,苏禾这才发现原来这堆纸箱遮住了两个房间。
其实是有的。
她舒了气,还好有
,太尴尬了。
“小姑娘,你来卖什么?”收废品的大叔摸了摸后脑勺。
“我不是来卖东西的,我想收一些书,你们这里的书怎么卖的?”
“哦,你们是一起来的啊?”大叔恍然大悟,好笑的看着两个老:“平时只有你们两个来,怎么突然想开,带个
过来帮忙了?”
“不是。”苏禾尴尬摆手:“我是自己来的。”
“嗯。”
老点
。
“哦。”大叔转身,示意他们跟上来:“这样啊,倒是赶巧。”
他一边走,一边和苏禾搭话。
“你买书嘛啊?还想着高考啊?”
之前不缺还妄想着通过高考出地的
,废品站的书第一年买的
多,第二年还有
买,直到第三年全是灰溜溜来卖的。
“都就不记得停了多少年的了,还没死这份心啊?”大叔笑道。
苏禾没看到,听到这话两个老的目光都亮了,转移到她身上。「请记住邮箱:ltxsba @ Gmail.com 无法打开网站可发任意内容找回最新地址」
“我就随便来给孩子买的,看到感兴趣的书就买。”
不过大叔这句话倒是点醒了苏禾。
现在是7年了,再有一年就要恢复高考了,苏禾对考大学倒是没太大的欲望,现在这种闲鱼生活就很好,但是现在买些教材以防万一也好。
万一她就改变主意了呢。
到时候教材可是很难买到的,她这个时候买下来,要是以后遇到好学的,也能成全一桩美事不是。
两个老眼中的光在听到苏禾有了孩子之后,暗了下去。
“年纪这么小,就结婚生孩子了吗?”
苏禾似乎听到老一声叹息。
“最近的书都在这儿了,你们慢慢挑,我先去把废铁给拆了,挑好了再喊我。”
“好。”
投进找书的氛围里,苏禾也不觉得尴尬了,反而忘记了周围还有两个
,两个老
也是这样觉得的。
两帮默契的彼此不说话,翻找着自己想要的书籍。
苏禾率先挑选的就是适合小孩子看的绘本和诗集,可能因为小孩子看的快,喜新厌旧,废品站小孩子能看的书格外多,苏禾选的十分开心。
想到一磊想从商,她又拿了一些相关的书籍。
还有她想要的关于高考的课本和复习资料,还有一些培养品格的小说。
两只手碰到一起。
“你要《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嘛?”老
懒洋洋的掀起眼皮:“这本书可是禁品,上面不让看的。”
可你不是也想要?
苏禾愣了一下:“我听别说这本书还挺有意思的,保尔柯察金顽强的生命力很感
,我也想读。”
“不错。”老表
依旧严肃,手却收了回去。
“就这些,我挑好了。”苏禾说。
老点
:“我也挑好了。”
苏禾看她手上只有两本,好像是关于动植物的,没仔细看,她去喊大叔结账了。
“新的一块,旧的五毛,不新不旧的七毛,不管大小,通通都是这个价。”
苏禾一脸惊喜,确实和一磊说的一样,这里卖的比书店便宜多了,而且这里的书大多都是新的。
她要了十本,七本都是新的,三本半新不旧的,一共九块一,最后抹了个零,九块钱。
两个老买了两本旧的,一块钱。
老慢吞吞的递给大叔一块钱,走了。
苏禾没着急着走,她还有事问大叔。
大叔看着两个相互依偎的背影,感叹了句:“真是命苦啊。”
苏禾挑眉。
“这两个老本来是大学教授,结果被□□,下放到了咱们这里,听说老
老顽固,非要理论出个高低来,结果被一
掌拍聋了,听不到,也慢慢不肯说话了。”
“你说都这么大的了,还要在这里吃苦,多遭罪。”
“他们两个平时也没钱,好不容易攒的钱都来我这儿淘书了,平时两个就这样搀扶着过来,搀扶着走,看着怪可怜的。”
大叔眼怜悯。
苏禾倒是明白为什么老会叹息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这个时代知青下乡已经够苦了,被下放只会更苦,住牛棚抬猪屎都是常事,更何况还是两位学者,唉。
希望这一切赶快结束吧……
苏禾心里暗暗祷告。
她想起什么,问大叔:“你之前说的废铁是怎么回事????”
“怎么?难不成你要买?”
“问问嘛~”
大叔收起脸上的怜悯叹息,轻笑一声:“我收的可不是一般的废铁,这是自行车上的部位零件,说多了,你小姑娘也不懂,罢了罢了。”
“我怎么不懂了,你不就想着组自行车吗?”
大叔的想法被苏禾一下子戳穿,一脸惊讶:“你怎么看出来的?”他倒不怕苏禾会做出什么来,只是好她在怎么想到的。
自行车报废的零件卖给卖废品的,除去了就不能用的,大叔留下那些还可以使用的,或者改造之后还能使用的。
攒着攒着,大叔发现这其中的商机,车把车胎螺丝什么的攒的多了,竟然能组成一辆自行车。
这个年一辆自行车不仅要七八十,还要工业票,一车难求。
而大叔组建的自行车成本还不到十块!
这之间的利润,让大叔打起了算盘,甚至开始高价回收品色还不错的车之类的,还会去专门买车座椅和零件。
但是苏禾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苏禾笑了笑:“你衣角上有一片机油。”
“就这儿?”大叔的表显然没被这个说法劝服。
“还有一点,我进门的时候看到了自行车胎。”
可能是刚买了自行车的缘故,苏禾对自行车的一切都很敏感,刚进门她就看到了角落里已经成型的自行车。
当时她心中就有想法了。
“我藏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