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加了速,手心发了热,顿时天寒地冻也是不冷,欢欣鼓舞证明自己后,恨不得立刻冲上金殿,摇着皇帝老儿衣领让他赶紧给自己出题,他趁热还能再刷两道!
此时涌动群不知不觉将他在踌躇满志中推至榜前,这里的士子们已是议论纷纷许久了。
“此解元籍籍无名,也不是州学的……”
“我从未听闻此……”
“这个解元你们谁认识?莫非是谁家家学子弟?”
有个嗓门最大,听着竟有点熟悉,卓思衡自欢畅中回过看去,发现竟然是自己
北都云中城赶考那一
,在东望楼内讽笑自己的士子。
心大好的卓思衡忽然起了一丝玩心,他突然回过
,带着笑意故作秘道:“这个卓解元我知道,他可不是
。”
榜前众莫不惊诧,都将目光汇聚到这一脸纯善笑容的小子身上,有
已是窃窃私语,有
大为不齿斥责他子不语怪力
。
“那他……是什么?”之前曾言语羞辱过他的士子忍不住问道。
“他啊……他是山沟里爬出的大狗熊!”
说罢,卓思衡心不能更好,也不再看周围
各异的眼,扬长而去。
第5章
宁兴府府尹卧病,由少尹代替在府衙为解试三名设宴。
卓思衡还是第一次赴宴——如果他之前去过的乡亲红白喜事吃席不算的话。
他还是那一身范希亮寄给自家的旧布袍,其实这布袍的做工用料很好,内衬锁了夹棉,又暖和厚实又耐磨,只是看上去布料略显陈旧粗糙不够致雅观,然而若要看起来就很贵,想必帝京至朔州路途遥远,也到不了他的身上。
不过许是此次解试前三名都出身寒门,宴饮当,卓思衡见其余二
也是和自己一样
色布袍无有锦绣,第二名叫佟师沛的少年看起来年纪比自己小,谈话间总是笑面盈盈,又见识广博,很是和气健谈;第三名姚可安大概三十来岁,他便稳重严肃许多了。宴上刘少尹也是热络之
,问了他们许多各自家乡的风土
,卓思衡讲到杏山乡风光与父亲的乡学时,刘少尹颇为感慨说了句:“凄凉寂寥地竟也有如此学风家传!”
这样的宴会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意趣,只是卓思衡有点怪,刘少尹特别问自己问题,从家里到乡上,自己和父亲的身份都写在家状上一看便知,他明明知道自己是流放地曾经的罪臣家眷,却只字不提,不知是不是在其他两
面前给自己留些隐私?
就连第二名的佟师沛仿佛也对自己格外感兴趣。
卓思衡不擅饮酒,村酿甘浑没有什么酒劲儿,遇到宴会他生怕被灌酒,谁知没顾得上喝酒,光在回答问题了。
临别时,刘少尹赠了三各三支青州密山笔以资鼓励,希望他们省试乃至殿试都有佳音传回,又叮嘱他们不要在京期间留恋年节富丽而荒废学业。
卓思衡心里算算子,差不多也是该出发了。
然而宴会后接连三雪天,京宁运河云中城一段冰凌涌塞,客货船均无法通航,许多旅
士子与归家客商滞留,卓思衡订下的客船也不得不延迟开拔。
他考中解元后第一件事便是去邮驿给家中去信,又补给了许多常用度,等待此间并无其他事可做,于是便借此时机在屋内静心读书。
待到宁兴府漕司分派专打凌疏通航道,上百艘大小船只自城内城外两道漕运码
启发,向南出航。
卓思衡乘坐的客船是宽底平的二层船,有二十个来个客舱,船上能装东西的地方都建了舱,船顶的第二层就只能被当做甲板使用,将近二十
的船程他们只能在这里放风。好在卓思衡的客舱虽是靠近船尾处的便宜房间,却有木舷窗可挑起悬挂,清晨早起时,他可临窗赏沿岸雪景并读书。
其实本有更宽敞舒适的客船,然而想到帝京食玉炊桂的物价,卓思衡实在舍不得将银子花在路费上,到了目的地后他需去礼部报道,而后要在京城过年,来年出正月后省试才开,这么长的时间光是吃住就足够费了。
船上茶炊简陋,饭食由船伙统一供应,卓思衡认为这味道简直如同犯罪,还不如自己的粮,可是这饭钱是包含在船费里的,再难吃都是花了钱的,本着绝不
费的原则,他每餐都按时吃光,如此两
,船伙收洗盘碟的时候看他都是用一种钦佩的目光。
卓思衡不晕船,便省去很多波折,自打北都云中出航后两
端是天气晴朗云淡胜雪,谁料第三
又是一场大雪,冻住好些河侧暂停的渔船,航路忽然变得狭窄难行,晨起河上又起了寒雾,客船已被迫停行四次,第五次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大响动,船身也剧烈摇晃起来,卓思衡正在练习文章,砚台都甩滑至窗外河中,这可是小勇哥从南方捎回来的,他心疼坏了探
去看,除了河水晃
哪还有砚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