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大!你说的自然有理,可亏空怎么办?”王大
连连摇
,“巧
难为无米之炊啊。”
沈长林默了片刻,政务千万绪,不乏这种令
左右为难的事。
“请诸位先回,此时需细议。”
好说歹说,终于劝走了户部的,沈长林整了整衣领,迈步走
杨府。
他到的比较早,此时书房内只有杨敏然一,正坐着饮茶:“若云来了,坐。”
沈长林颔首落座,正准备和杨敏然说亏空的事,杨敏然抬手先开道:“穆大
今
找我谈了一个下午。”
穆大即礼部尚书,殿试那段
子,沈长林可没少受他的刁难。
来而不往非礼也,穆大目中无
,沈长林也懒得给他好脸色,回京后他们二
没接触过。
沈长林啜着茶问:“所为何事?”
“选妃。”杨敏然言简意赅。
沈长林不禁失笑,朝中一摊子事亟待解决,堂堂礼部尚书却惦记着给皇帝选妃?
杨敏然显然也瞧不上礼部尚书的提议,然而祖宗规矩摆在眼前,皇帝的后宫,从来不会只有一:“礼法不可废,但非常之时,这事还是暂缓吧。”
言罢,院里响起下的通禀声,其他
到了。
今夜议的是南方水灾的赈灾事宜,工部尚书冯大提到要修筑河堤,否则将年年闹水患,百姓苦不堪言。
杨敏然眉紧锁,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官员都清楚修固河堤的重要
,然而银子从哪来?
众陷
沉默中。
沈玉寿今已调任到工部,他见大家不语,站出来道:“我想去一趟南方,将亟需修固的河堤长度、预算,以及沿岸村镇数量,若发生水患赈灾所需银两等算出来,方便诸位大定夺。”
冯尚书连连点:“不错,宣琼的提议甚好,咱们也好有的放矢。”
“那就这么说定了。”杨敏然道。
月儿高升,晚风轻拂,从杨宅出来已近子时。
兄弟俩还有话谈,不想回去吵到家,便一路慢行,在路边寻了间未打烊的酒馆坐下。
“南地蛇虫鼠蚁多,去的时候带些祛瘴的药。”沈长林说着,给兄长斟酒,挑眉顽笑道,“一去至少四五个月,你可舍得嫂子?”
沈玉寿和叶京安几番接触后,彼此有意,加上钱氏想让玉寿赶紧定下来,好给长林说亲,在她的积极运作下,沈叶两家已经到了纳吉阶段。
“胡说什么呢,还未成婚,要称叶小姐。”沈玉寿瞪了沈长林一眼,接着也学沈长林调侃关心,“你和陆小姐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