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
当年元昭帝显然是看他们祁家父子不满,想要借机泄愤。而兵部尚书也正是看中了这点,知道自己背后有皇帝撑腰,因此在军中针对祁卓,揽功诿过,甚至最后污其有不臣之心。
齐鸢每次想到这里,都难掩心中愤恨。
谢兰庭久久不言,直到舱外有轻轻叩门,显然是手下怕误了时辰着急来催,谢兰庭这才抬起
,眼幽
沉静地望着齐鸢,低声道:“好,我答应你。”
齐鸢望着他,撩起衣袍要行大礼,被他一把搀住。
“我会派暗中打探,活要见
,死要见尸。”谢兰庭握住齐鸢的胳膊,在他耳边沉声道,“只要你爹有一
活气,我也定会把它吊住,让你们父子团聚。”
齐鸢喉一紧,眼眶隐隐发热。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谢兰庭已经推门出去,连影都看不见了。
第2章
六月十六, 北上的官船路过扬州,齐鸢父子谢过众, 带着两箱金陵风物回到家中。
这次出门前, 父子俩说好最多半月便回,然而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齐家众无不着急探问。
齐方祖在家中慢慢代这些天的经历。齐鸢回院子休息半天后, 便挑了些折扇和樱桃脯等东西, 让常永分别给迟雪庄、王密等小玩伴以及城西的崔大夫各送去一些。
他自己则让孙大奎另拿了不少,带着上了乃园。
乃园里, 众师兄们都在闷写文章。
八月份便要乡试, 众师兄寒窗苦读数年, 从县试开始一层层往上考, 为的就是这次一搏。只要乡试得中, 那他们便有了举功名,从此可以免除赋税,也能议论朝政。
因此中举之后家田仆不请自来, 穷苦学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举
老爷,等来年再去京城参加会试, 距离为官做宰也不过是一步之遥。
齐鸢如今刚考过府试,之后还要参加院试,今科乡试是赶不上了。
不过现在六月下旬,暑气蒸腾,乃园的房间简陋, 此时被晒得刺眼,师兄们个个满
大汗。
褚若贞正在批阅学生答卷, 听工役说齐鸢来了, 连忙放下笔跑出去, 脸色也是热得通红。
齐鸢正让孙大奎把带来的东西往下搬。
褚若贞出门正好看见,不由咋舌,连忙训斥道:“出门一趟不快点回来,瞎买些东西做什么?”
齐鸢笑着解释:“这些都是金陵的朋友送的,学生也只是借花献佛。正好今年师兄们参加乡试大比,先生可以提前做两身衣服,等给师兄们办鹿鸣宴的时候穿。”
金陵云锦原是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朝廷三令五申不许百姓使用。但本朝服妖,织锦刺绣、胡风胡帽随处可见。江南一带更是厌常斗,时时冒出新样,云锦渐渐也成了民间常见的料子,当然要价也很贵。
褚若贞虽然束脩收不少,但他要支撑乃园开销,还要时不时接济几个贫寒学子,因而平
里过得也格外节俭。
齐鸢也正是为此,才多拿了不少云锦过来,他知道褚先生不舍得买。
褚若贞的确不舍得,他刚刚甚至想着这料子可以拿去换点钱。但听完齐鸢的话后,他又改主意了。
乡试之后,会为中举的学子举行鹿鸣宴。今科他有预感,这批学生一定能有不少中试,到时候自己也该风风光光一回。
褚若贞笑呵呵收了,脸色激动地发红,又忍不住看齐鸢:“你要是早一年知道读书,今年乡试就能跟你师兄们一起了。现在好,还要等三年。”
“学生还没跟老师学完治经和策论呢,今年就是能考也未必会中。”齐鸢笑了笑,又看了眼老师热得一汗,这才道,“老师,书院的事
办得怎么样了?”
齐鸢离开扬州前,褚若贞和张御史正在帮他办回收书院的事。各地书院归一省提学官管理,桂提学让张御史来办这事,那些霸占书院的乡绅和无赖们肯定没办法了。
果然,褚若贞道:“书院已经收回来了,文书都在这,你正好捎回家去。”
他带着齐鸢回到自己的小院,把书院的东西给齐鸢后,犹豫了一下又道:“曾家霸着沐风书院,贪银贪地也就罢了。但他们还收了不少学生,又让曾家旁支的一个秀才去教。那秀才懒散,文墨不通,简直误
子弟。现在书院名声都被他们败坏了。张大
暂时让那些学生回家了,工役们还没遣散,要不要留下得看你爹的意思。”
齐鸢思索了一会儿,摇道:“这些工役都是曾家选的,恐怕也是些好吃懒做之徒,我们辞了他们另选就是。书院名声也无妨,回
换个名字,慢慢经营便是。”
齐鸢说到这停了一下,往褚若贞身后看了看:“现在天热,师兄们在这里读书也太苦了,老师不如各位师兄早点搬过去。至于学院其他学生,先给银遣散便是,后再慢慢招揽。”
褚若贞那天听他说书院要拿来当乃园的新地址,只当齐鸢说孩子话,这会儿听他又讲了一遍,不由惊讶道:“书院事大,你如何做得了主?”
说完一顿,意识到这话容易让误会,便又老脸一热,补充说:“我在乃园好多年了,习惯了,不想换地方。”
齐鸢笑道:“这是我爹的意思。书院收回来不容易,老师品行端方,学问又极好,请老师做山长再合适不过。至于学院的各项事务,我爹的意思是只厨房工役、洒扫巡守的门斗、堂夫、看司等从外面请,其他的管
、经长、引赞等,都可安排书院的生徒担任,每年照常支给银两。”
他说到这想了想,又道:“不过老师说的对,学生年幼,许多事还得我爹拿主意。老师若是愿意做山长,不如跟我爹见面商谈一下。”
褚若贞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齐家的沐风书院他去看过,是一处正经的别业园林,风景极美。仅一处供学生休息的“两风亭”就比乃园大,更何况家还有正经的书堂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