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力感,纵然在当今皇上登基后,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他们依旧无法适应,也寻找不到规律。
对于朝堂上的某些常青树而言,就算是晚年喜怒无常的先帝的想法,他们也能把握得住。
可是遇上当今皇上,他们才发现曾经的一些把握帝王心理的经验,在这位身上完全失去用武之地。
他们永远无法预料下一场早朝上,又会发生什么突然事件,皇上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以他们的阅历与见识,明明可以一眼就能将皇上的心思看穿才对。
可事实却是皇上的想法总是让
摸不透、想不通,皇上的
格也让
捉摸不定。
在上一件事
上,表现出的还是很好商量的
格,下一件事上,可能就会变得格外强势,。
而且还是风格多变,有时是祭出法律条文,有时是很耐心的讲道理及分析旧例,有些时候甚至像是在耍赖,总之就是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若说他的

晴不定,好像也不对,因为他的
绪从来都有迹可循,像是有意给
提醒般。
就像这次当众告诉满朝文武,他因儿子只有一根独苗,就想‘望
成龙’的事,怎么也不像是一位帝王愿意当众诉之于
的心事,可他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坦言。
正宁帝也知道帝王的家事也是国事的事实,所以他虽然很想再用家事怼
,这次还是耐心按照何殊的
待回道。
“
子
朝为官,就叫于礼不合?什么礼?你们不用因为觉得朕偏心,就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样吧,朕不仅能为自己的
儿
例,也能为你们的
儿
例,只要你们的
儿能够通过考核,朕也给你们的
儿授官。”
来了,又来了,今天又是这种避重就轻,拉众
一起沉沦的耍赖风格。
可是不得不说的是,这话还是极具诱惑力的,反对的大臣中,悄然退出近半。
有的是也存在没有儿子的烦恼,有的则是因为儿子不争气,若
儿能争气,也不是不行。
看到朝堂上众大臣的反应,正宁帝心中嗤笑,果然论对
心的把握,朝堂上的这些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太子的对手。
不过他没忘记自己这次的任务,目光扫向那些仍然一脸坚持,对同僚的临阵脱逃表示不满的大臣。
“做
嘛,还是不要太固执得好,就算你们的儿子比
儿出息,可是你们谁能保证自己的孙子也能比孙
出色呢,唉,朕有朕的难处,你们谁敢肯定自家不会遇上类似的难处呢?想想当年的先帝。”
先帝当年的儿子多到成祸,结果等到他这个儿子继位后,谁能想到会是这种局面呢。
有
不甘心的开
道,“陛下若担心太子没有兄弟帮衬,可以广纳后宫。”
听到这话,正宁帝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广纳后宫,养那么多的嫔妃不得钱?再生下一些
儿不得钱?
他本就不是什么好色的男子,后宫现在对他而言,不是什么享受,而是压力,甚至还是对他的健康的威胁。
还是郡王的时候,本来就穷,还要面对其他
拿他没儿子当关心理由,给他送姬妾的事,本就已经给他留下过印象无比
刻的心理
影。
登基为帝后,在穷得养现有的嫔妃都艰难的
况下,以为先帝守孝为名,硬坚持三年没纳妃。
三年过去,为了稳定朝堂,也为拉拢一些王公大臣,正宁帝才答应选秀,每次选意思
的选几个,选了两次,今年该选第三次,被他给义正言辞的拒绝。
哪怕他现在已是小有积蓄,正宁帝也不想将钱花在选秀,以及广纳后宫这种让他觉得很不划算的麻烦事上。
先帝年过六十,还想试图通过纳嫔妃来展现自身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告诉大家自己还能继续稳坐皇位。
可是正宁帝不需要,他
不得自己能早点退位,好让太子直接上位,他可以毫无负担的多过几年清闲
子。
哪怕现在处理政务,拿主意的是太子,可他身为皇帝,也要事无巨细的都知道,对他而言,这也很辛苦。
所以正宁帝直接不悦的说道,“后宫之中近三年来,只有一位公主出生,足以证明广纳后宫也无济于事,此事尔等不可再提。”
眼看要是再说得直白点,会直接伤及皇上尊严,众大臣纵然再怎么不甘,也不敢再继续这个话题,以免刺激到皇上。
只得就这么任由这件事过去,既让修学宫的课程安排得以落实,也成功向外释放出信号,皇上不介意让
子
朝为官。
这个消息传出,京城上下都是一片哗然,在朝堂上表示反对与抗议的那些大臣私下想想,莫名觉得皇上说得确实有理,心中不再排斥。
反应最大的反倒是那些读书
,从国子监的一些教谕,到一些屡试不第的文
。
他们拿古往今来都没有
子正式
朝为官的历史说事,又说
子就算做官,也只能以内命
的身份做宫中
官等等,甚至将
子为官这件事上升到祸
朝纲的高度。
等到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后,何殊直接让
公开三公主这些年做的事,尤其是她不惜亲身涉险,冒死提开沧台水患一案。
那桩桩件件让
无可指责的功绩,惠及无数百姓,但凡有良心的都该表示钦佩,而不是指责她一介
儿身当官祸
朝纲。
知道外界的舆论已被成功扭转,他这个皇帝也因此而受到百姓们的称赞,正宁帝的心
十分舒爽,没有儿子又如何,
儿有能力就行。
只是正宁帝还没高兴多久,就接到原平公主请求觐见的请示。
“老四怎么有空进宫?皇儿,不会是你的法子已经失效了吧?”
何殊有些无语的抬
看了如临大敌的正宁帝一眼,“不会,四皇姐的
格您又不是不知道,三皇姐当年授官时,她就闹着也要当官,如今见三皇姐风
正盛。”
话未说完,正宁帝已经领会到她的未尽之言,瞬间感到
痛不已,更加强了一定要教好剩下的那些
儿的决心。
“朕再怎么望
成龙,也不可能包括她,她怎能这般没有自知之明?朕该怎么拒绝她?”
“为什么要拒绝?”
正在看奏本的何殊漫不经心的回道。
“惠民司正缺一个既能代表我们皇室,彰显我们皇家恩德的副使,她要是不怕苦、不怕累,就让她去吧,这个品阶不低,又能获得美名,
得好了,功绩不比三姐的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