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那叫丧心病狂!
听到太子以轻描淡写的态度,毫不否认的直接认下此事,宋太师的两只手下意识抓紧铁栅栏杆。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在先帝朝纵横多年,为何会在拥有大量优势的
况下,最后落得个一败涂地,而且是败在这个一直隐身在暗处,让他纵然想到,也不敢、不愿相信的
手上。
“老夫不明白,这世上莫非真有生而知之的
?”
在正宁帝身上用尽心思,下了多年苦功,宋太师十分定,若真像猜测的那样,这些年来,一直有位代皇上执政的高
,必定是从皇上登基后,就已开始。
因为纵观正宁帝登基后十余年执政风格,或许呈越发强势的现象,但其执政理念与风格,从最初到现在,都不曾改变过。
可是皇上登基时,太子刚年满三周岁,除了生而知之,宋太师实在难以接受这么让
匪夷所思的事。
何殊也没有在对方隐瞒的意思,毕竟连正宁帝与皇后的心里也隐约有所猜测。
不过因为她是出生后,现学的大安语言和文字,除了显示出打小就记忆超好,超级聪明的天分外,并无其它特殊之处,不会让
联想到她其实身具宿慧。
身边这些知
,应该也是这么猜测,所以她直接坦然大方地直接默认。
“宋太师可以这么认为,毕竟史书上不乏这类案例的记载,多孤一个也无妨。”
心中的猜测得到确认,对宋太师而言,显然是个打击。
“能败在殿下这等
手中,老朽输得不冤,多谢殿下愿意成朽,以实相告。”
“宋太师此言差矣,准确地说,你应当是败在自己手中,父皇对你多有赞誉,为了父皇,孤也不会对你怎样,原本给你准备的可是功成身退的风光结局。”
第一百零五章
听到何殊这话, 宋太师愣了片刻,然后掩面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
他知道事到如今,眼前这位没必要骗他,从对方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 也不难看出对方从来都是个坦
之
, 不屑于玩
蜜腹剑的那套。
“殿下说得是, 老朽是败在自己手中。”
若没有当年狠心谋害妻子一事,也不至于因心中有鬼,为安抚自己, 将小儿子当做转世投胎的大儿子,将之宠成只知贪图享乐的蠢货, 最后还给了对方闯下滔天大祸, 连累全族的机会。
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的宋太师,如在瞬间被抽走
气,整个
看上去苍老数岁。
“太师请孤过来走这一趟,就是为了想要确定自己的这个猜测?”
想到他自以为
明, 发现了皇上与太子二
之间的大秘密, 结果却发现,太子身边这些真正能得到他重视的
, 其实都知道这个真相,根本算不得他的什么本事。
苦笑了两声后,宋太师才抬起
,强打起
看着太子道。
“郭寺卿曾说过, 若老朽能坦白一些事,会给其他
减轻处罚?”
何殊知道重点来了, 她毫不犹豫地点
道。
“是的, 这个减轻程度, 会根据宋太师所坦白的内容价值来决定,孤说话算话,绝对不会打折扣。”
欺君这件事,本就是件可大可小的事。
有一说一,宋氏这些年势大,还真没
下什么可以抓住把柄的违法犯纪之事,宋氏族也不是那等家有良田万顷的豪族。
毕竟宋太师这辈子最在意的是名与权,对家
与族
管束得很严格。
对于能力稍可得宋氏族
,他只会帮
动作官位,却不会允许宋氏
去做圈占田地之类的,容易留下把柄的事。
所以何殊本就没打算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那些
一律判处重罚,更不介意用这些
的处罚结果做条件,从宋太师这里换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正宁帝觉得宋太师心中藏着的那些秘密,基本都是先帝朝的,已经没有什么价值。
可是何殊不会这么认为,因为在她看来,这世上的一切信息,都具有价值,端看得到这些信息的
,该怎么用。
听得出太子的坦诚与直白,宋太师暗自松了
气,他很担心对方会因记恨他在过去那些年里,双方在某些政见上的争执与较量。
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再次试探着问了一句。
“连老朽的儿孙们在内?”
看着眼前这个此刻倒是对其儿子生出一点慈父之心的
,郭风远面带嘲讽的勾唇露出一抹冷笑。
何殊看着对方,露出一抹饶有
意的笑容,然后语气淡漠地回道。
“除了宋进明这房之外的儿孙,他必须要为文山府的五十多条
命负责,以命相偿,以儆效尤!”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这结果,宋太师还是忍不住为其争取道。
“这等程度的雪灾自古以来,都会造成在成百上千的伤亡,五十多个
,已经是非常轻微的结果,殿下想要得到最理想的完美结果,那是不可能的!”
何殊也知道不可能,所以她一再强调那些预防措施的重要
,最重要的是,她并不是只在嘴上说说,还给提供相应资金,让各地完成这件事。
即便如此,每年各地都会报上来一些没能熬过风雪的
员伤亡数据,可是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她看了就算觉得伤感,只要不涉及
为因素,就不会想着要去追究谁的责任。
“文山府之所没有像以往般,在雪灾中死去成百上千的
,是因为你给宋进明准备的那个同知章世恩,还算尽职尽责,在你儿子嫌他烦,将他派往各县巡视前,已经做好相应工作。”
“大雪灾到来时,你儿子带着讨他欢心的官员在家赏雪玩乐,章世恩被困在下面县里,导致府衙无
坐镇,才会出现那几十
的死亡,数百
不同程度的受伤生病。”
至于牛羊猪之类的牲畜死亡多少,何殊虽然接到奏报,并没放在心上,毕竟以大安目前的
况,那点经济上的损失好弥补。
可是那么多本可避免的
员死伤,让她实在难以释怀。
这还是宋太师第一次知道文山府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想过可能是因章世恩不满自己的功绩被夺,有意消极怠工,给他儿子挖了坑。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他儿子自己作死,嫌章世恩总拿各种政务打扰他,扰了他的兴致,将
给打发到下面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