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鼻。不过青璃也明白自己的想法才是特立独行、不容于世的,说不定自己替大福晋和三福晋抱不平,传到她们耳里,还以为自己是想坏她们的名声哩。
因此青璃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跟她们争论,更不会以势压
。
不过青璃还是想帮帮大福晋和三福晋,也有些疑惑:“你们看重嫡长孙吗?”
惠贵妃和瑜妃连连点
,一脸肯定:“那当然。”
青璃这下是真搞不懂她们了,眉
微蹙,满是不解:“想要嫡长孙的话,那就得等嫡福晋产子之后,再让妾室们开怀。大福晋腹中是
儿,要再生儿子,尚需时间,三福晋腹中胎儿的
别更是还未确定。你们现在连纳三个妾室进门,是生怕庶长子出不来吗?”
惠贵妃表
不太自然,支支吾吾、语气忸怩:“可以,先让、让她们……喝避子汤。”
瑜妃也垂
不语,表示默认。
青璃内心的吐槽声很激烈:敢
你们纳妾不是为了子嗣,是为了满足你们儿子的私欲呗?秀
也都是好
家的
儿啊!
但青璃也知道别说皇家了,京中的高门大户里,这些都是常态,青璃没能力彻底杜绝。男
要纳妾是拦不住的,若不许灌避子汤,确实是善待妾室了,但损害的却是嫡妻的利益,青璃没这么糊涂。
青璃只强调一点:“记得让太医配温和些、不怎么伤身的避子汤,若是
家好端端的
儿因此绝育,那咱们岂不是沾上了业力?”
惠贵妃和瑜妃拍着胸脯牢牢记下,青璃又忍不住多嘴一句:“胤禔和胤福的侧福晋,家世想必不会低。让高门贵
喝避子汤,她们能接受吗?若是心不甘
不愿,甚至跟家里
诉苦,那你们这就不是结亲,是结仇了吧?”
见惠贵妃和瑜妃若有所思的模样,青璃揉了揉额角:“本宫只是提醒一句罢了,具体结果如何,本宫都不会
手。你们回去后可以随意召见秀
,若有看中的给本宫递个消息就行。”
作者有话说: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完稿,这里把它提前了。
第9章
自那
拜访过坤宁宫后, 惠贵妃和瑜妃也听进了青璃的提点,心中有所顾虑。二
一合计,决定先召见一批秀
试探试探态度,万一有愿意的呢?
事实证明, 惠贵妃和瑜妃异想天开了。
她们二
都只有一个宝贝疙瘩, 在她们心中, 自己的儿子方方面面都该拥有不出格范围内最好的,包括侧福晋。惠贵妃和瑜妃按照芙芫送过来的秀
名册,选中了适合当贝勒侧福晋中, 家世最好的那一批。
召来秀
们言语暗示一番过后,容貌出众、仪态上佳、才艺优秀的几个顶尖好苗子, 都不约而同地在接下来的环节中, 出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岔子, 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愿之意。
在这些秀
心中, 储君地位稳固, 其他几位皇子
后顶多位至亲王。若是生下庶长子,或许还能争一争亲王世子的位子, 可惠贵妃/瑜妃一心想要嫡长孙, 那自己进了皇子后院也没什么好前程,还不如凭借家世
品相貌, 嫁进宗室或者八旗的勋贵
家,做个正
娘子。
还在积极表现、努力争取的秀
,要么容貌平平、要么德行有瑕、要么才艺普通,这样的秀
又怎么
得了两位“儿控”娘娘的眼呢?
侧福晋可是由礼部册封、有朝延定制的冠服、会
皇室名册的, 下帖子开宴会、待
接客、出门
际, 这些侧福晋都会参与。侧福晋也是皇子后院的门面, 而且贝勒的侧福晋名额仅有一位, 惠贵妃和瑜妃可不得
挑细选,恨不得十全十美么?
惠贵妃和瑜妃对毓出名门、贤惠孝顺、气度风华的大福晋和三福晋,还偶有不满,如今看见剩下的这些秀
简直眼睛疼,甚至觉得跟自己的儿子站在一起,都是对自己儿子的侮辱。
惠贵妃和瑜妃绝了此时选侧福晋的想法,不过她们挑起格格来倒还算顺利。
“格格”只是皇子后院的低阶妾室,这个称谓其实只是一个客气称呼,是没经过朝廷册封的,仅仅比府中的婢
侍从略高一等而已。不过格格有了生子之功后,是可以被请封为侧福晋的。
挑选格格的家世标准几近于无,毕竟很多出生内务府的包衣宫
们,都能被后宫的娘娘们看中,作为“格格”赐给儿子。如今这届大选的秀
可都出生八旗,天然就比包衣旗高一等。
惠贵妃和瑜妃也不会要求儿子的格格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艺,品德言行多么出众,只要盘靓条顺、懂事会哄
开心就行。
对于很多长相出众的普通旗
、甚至是小官之
而言,皇上的后宫不会进
、圣旨赐婚也
不到她们、落选后更不可能嫁进高门大户,那么皇子后院的格格,便是她们唯一能争取到的鱼跃龙门、改
换面的机会。
不就是先喝两年避子汤吗?这有何难?只等福晋生下嫡长子,自己不就能拿到“准生证”吗?等自己生下儿子,或许还能摸一摸侧福晋的位子呢?
怀着这种想法,这些家世低微却长得漂亮的秀
们,一拥而上、极力表现,恨不得把惠贵妃/瑜妃当成亲娘伺候。惠贵妃和瑜妃也选得很开心,就连挑侧福晋时,受挫难受的
绪,都烟消云散了。
惠贵妃和瑜妃把看中的格格
选上报给青璃,青璃也没有意见,只等选秀结束后,一抬小轿子把
抬进阿哥所就成。
惠贵妃满是感激:“臣妾虚长皇后娘娘十来岁,可很多时候看事
远不如娘娘清明细致,这次也多亏了娘娘提点。”
瑜妃点
如捣蒜,脸上还带着些许后怕之色:“之前是臣妾想当然了,若不是娘娘点醒臣妾,等侧福晋进门后若是不愿喝避子汤、闹腾起来,那胤福岂不是后院不安?甚至还会被御史弹劾。”
瑜妃之所以有此一叹,是她遇到了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之
,这位秀
的额娘出生于武将世家,把她教得很虎,是个典型的满族姑
。
满族姑
听明白瑜妃的暗示之意后就炸了,再加上她
不得落选自嫁,就装傻出言。
“侧福晋可是有正规品阶的朝廷命
,这岂不是谋害命
之举?瑜妃娘娘,是京中哪家宗亲后院中如此行事啊?还请您告知臣
。臣
的阿玛是佥都御史,就是管这些的,臣
回家就让阿玛弹劾他们!”
瑜妃吃了个闷亏,却拿这个虎妞毫无办法,毕竟
家字字句句都挑不出毛病,旁
听见了也会夸一句“仗义执言”,再叹一句“佥都御史好家风”——就连闺
都时时不忘风闻奏事。
瑜妃脸上的表
很生硬,却不得不咬牙解释一番,表明绝无此事,是自己失言。
瑜妃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幸好本宫没有直说,幸好本宫是绕着弯子暗示她们!
当然了,若是普通的御史之
,她也不敢快
快语,直接怼上去。虽说能处置秀
的只有皇后,但三贝勒也快到上朝的年龄了,若是瑜妃心胸不够,撺掇三贝勒找她阿玛麻烦,那她岂不是连累家
?
这位姑
之所以敢如此,是因为她那出身武将世家的额娘姓钮祜禄,是跟青璃隔了三房的堂姐。细究起来,这位姑
是青璃的表侄
,也能唤青璃一声“姨母”。
而瑜妃也正是顾虑到她的这一层身份,才
净利落地揭过此事,吃下这个闷亏。
青璃听说此事之后,好好抱着肚子乐了一回,对这个表侄
很感兴趣,想要见一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