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云可不想外误会,她家小叔子,不然被她婆婆知道了,要骂她的。
她连忙解释,“五婶,你可别瞎说,陶知青就是好心,给我们点东西垫垫肚子,再说我们家小叔子有对象的,家可是县城里的工
。”
叫五婶的却歪歪嘴,“我就说嘛,我喜酒都没喝,哪来的侄媳
儿!”
众忍不住噗嗤笑了
陶永芳涨红了脸低下,她不解释也不说话,心里恨恨的,这五婶子真讨厌,不就是没给她饼
吗?就在这说三道四的。
第3章 靠自己
五婶是个厉害的, 几句话就把陶永芳说的臊红了脸,她没有解释,这种事越解释越说不清楚。
韩小英坐在陶永芳对面, 整件事看得很清楚,她目的也太强了。
为了讨好刘金枝姑嫂, 平时舍不得吃的饼都拿出来了, 要知道她下乡好几年了,可没多少钱。
五婶跟她无冤无仇的,没事儿不会挤兑她,是她刚才做事太过分了。
大家乡里乡亲的, 阮荷花你都给了,也不差五婶家小姑娘那一块吧。
再说就是给了, 五婶也未必会要,陶永芳连句客套话儿都不说, 不怪五婶不乐意出言讥讽她。
张翠云手上捏着没吃完的饼,看着被说的低
不语的陶永芳,眼闪了几下,事不关己, 她什么都没说。
刘金枝更是直接扭过脸去了,不看陶永芳那副没脸见的样子。
别看陶永芳请她吃面条又买冰棍的, 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她, 扣扣搜搜的, 没钱就别打肿脸充胖子, 还想当她二嫂,也不好好照照镜子, 看自己配不配。
只有阮荷花, 她一脸不好意思的说道:“五婶, 我这块饼还没吃,给孩子吃吧,我不怎么饿。”
“不用了荷花,这不亲不邻的,咱得要着点脸皮,饼这等金贵的东西咱可不能随便接。”你个知青瞧不起谁呢,一块
饼
,咱又不是非得吃你那一
,就能成仙了。
五婶揽过自己闺,说什么也不让孩子要,那孩子也听话,饼
连看也不看了。
阮荷花没送出去,饼只好留着自己吃,她伸手拍了拍陶永芳,低声安慰了两句,让她不要往心里去。
陶永芳感激冲她笑了笑,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她刚才行事确实有不妥,以后会注意的。
韩小英看得心里一突,阮荷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她可不会烂好心的替陶永芳化解尴尬,说不定又在打什么主意呢。
有个念在韩小英脑子里一闪而过,只是快得她没有及时抓住。
回去马儿跑的不快,可能实在太热,他们回到宋家堡时已经下午了。
知青点院子里静悄悄的,不用上工,天气又热,大家都出去躲凉去了。
男知青屋里没,
知青这边只有肖兰在。
趁着歇伏有时间,肖兰学着村里,也把去年冬天穿过的棉衣给拆洗了,这儿正在炕上做棉衣呢,眼下不做,不然等过段时间上工,忙起来就没时间做了。
所以说是歇伏,也不是就真的没事可做,谁家没有点儿针线活。
见他们回来,肖兰停下手里的动作,下了炕,问道:“你们回来啦,永芳,你也去公社了吗?”
中午陶永芳没回来吃饭,大伙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后来有村里孩子说看见她出村了,肖兰便猜她是去公社了,就是一点纪律没有,出去也不说打个招呼,害大家四处找她。
陶永芳淡淡的嗯了一声,她心仍不是太好,不想说话,进屋就趴到炕上了。
肖兰识趣的没有再问,陶永芳总算跟长了刺似的,说扎谁就扎谁,很不招待见。
她核对完韩小英他们稍回来的做饭用的调料什么的,拿到厨房放好。
韩小英跟谭雅婷也没去理会陶永芳,回来热了一身汗,赶紧出去打水洗脸,再去西厢房擦了个澡,身上凉爽了,又把换下的衣服洗出来,晾到院子里。